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左心室重建术治疗前壁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合并心功能不全一例 被引量:6
1
作者 丁风华 方跃华 +6 位作者 杨文洁 杨震坤 张建盛 张奇 胡健 张瑞岩 沈卫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6-888,共3页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原因主要为发生心肌梗死,20%-50%患者会在随后的数年内发展为心力衰竭。研究表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容易发展为心力衰竭。由于前壁梗死面积相对较大、曲面形态和心尖部心肌相对薄弱,因...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原因主要为发生心肌梗死,20%-50%患者会在随后的数年内发展为心力衰竭。研究表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容易发展为心力衰竭。由于前壁梗死面积相对较大、曲面形态和心尖部心肌相对薄弱,因此重构发生更加明显,病程进展更快。虽然,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断剂均用于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和抑制左室重构,但仍有部分患者最终出现室壁瘤甚至心力衰竭。外科手术是室壁瘤重要的治疗方法,术式包括室壁瘤线性切除修补术和成形术等,但临床效果不尽如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室重建术 室壁瘤 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左心室重建术的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野 郭莹莹 +1 位作者 刘怡 程继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5期13-14,48,共3页
目的总结2例心力衰竭经皮左心室重建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进行循环血管评估、皮肤及药物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用药指导、伤口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室舒张末... 目的总结2例心力衰竭经皮左心室重建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进行循环血管评估、皮肤及药物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用药指导、伤口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改善。结论经皮左心室重建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等围术期护理可保障该技术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左心室重建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力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经皮左心室隔离装置治疗心肌梗死后充血性心力衰竭1例
3
作者 夏炜聪 朱政斌 +4 位作者 丁风华 陈馨 李佩佩 虞林俊 张瑞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2年前因突发胸痛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于1周后行择期左前降支支架植入术,术后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美托洛尔、贝那普利和口服降糖药等治疗。术后患者时有阵发性心悸,胸闷...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2年前因突发胸痛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于1周后行择期左前降支支架植入术,术后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美托洛尔、贝那普利和口服降糖药等治疗。术后患者时有阵发性心悸,胸闷气喘等症状,于2016年12月11日入我院治疗。入院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壁节段活动异常(广泛前壁),心尖部室壁瘤形成.心功能不全。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和吸烟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左心室重建术 左心室隔离装置 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