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经皮导管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被引量:6
1
作者 左梅迎 张婧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26-27,共2页
对3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行肱动脉穿刺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3例患者术后血压控制良好,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患者降压药物服用种类减少,1例患者术后未服降压药。提出对肱动脉穿刺经皮导管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患者加强护理... 对3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行肱动脉穿刺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3例患者术后血压控制良好,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其中2例患者降压药物服用种类减少,1例患者术后未服降压药。提出对肱动脉穿刺经皮导管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及术后随访,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少住院天数,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经皮导管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松云 鲁志兵 +1 位作者 赵劲波 江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74-1876,共3页
顽固性高血压并无严格定义,2008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第一次根据美国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一个实用性诊断标准,即服用3种或3种以上降压药(至少含有一种利尿剂)并且每种药物均已达到最佳剂量,而血压仍未控制者称为顽固性高血压。
关键词 消融术 临床研究 交感神经 美国心脏病协会 肾动脉 顽固性高血压 诊断标准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经皮经肾动脉射频消融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几点疑问 被引量:1
3
作者 顾复生 李虹伟 孙志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4-246,共3页
近30年来,全球心血管病专家及医师们十分重视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民众对自己血压的知晓率大大提高,多种降压药物的广泛应用使高血压的控制率也有很大提高,临床上不伴有靶器官损伤的难治性高血压明显减少。由澳大利亚医生报道的经皮经肾... 近30年来,全球心血管病专家及医师们十分重视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民众对自己血压的知晓率大大提高,多种降压药物的广泛应用使高血压的控制率也有很大提高,临床上不伴有靶器官损伤的难治性高血压明显减少。由澳大利亚医生报道的经皮经肾动脉射频消融交感神经术(RSD)的方法比起60年前的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虽然操作简单,但我们对这一介入术的理论、研究方法、短期及长期疗效、靶器官保护等方面的作用持审慎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经皮肾动脉消融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血压联盟关于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立场与建议 被引量:7
4
作者 蒋雄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51-56,共6页
近年来,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以下简称“该技术”)治疗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相继开展,国内部分医疗单位也采用该技术陆续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但因该技术为一种新的有... 近年来,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denervation,RDN)(以下简称“该技术”)治疗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相继开展,国内部分医疗单位也采用该技术陆续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但因该技术为一种新的有创治疗法,临床研究时间尚短,还缺乏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资料,国内外学者对其可否进入临床应用的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1]。为规范国内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避免无序、无效,防止滥用,中国高血压联盟多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集体讨论,征求各方意见,尤其考虑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并收集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进行研判,提出在我国开展RDN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立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RDN 导管消融去肾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经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临床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邵婷凯 郜俊清 +1 位作者 刘宗军 李彩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治疗慢性心力衰竭(HF)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0年9月。收集所有采用RDN治疗HF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RevMan 5.3软... 目的评价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DN)治疗慢性心力衰竭(HF)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0年9月。收集所有采用RDN治疗HF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8篇,共275例HF患者。随访6~12个月,8篇文献中对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结果显示,RDN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变化为7.61%(95%CI:6.21~9.01),P<0.01;6篇中对6分钟步行试验(6MWT)测定结果显示,RDN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变化为1.01%(95%CI:0.73~1.30),P<0.01;6篇对血压值测定结果显示,两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DN治疗慢性HF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和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经皮交感神经消融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神经射频消融术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附两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龚丽英 李慧 江凤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4期296-297,共2页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一直被认为是高血压发病的基础环节,其中肾脏交感神经系统对于诱发和保持高血压起着决定性作用。抑制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被认为是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一个重要靶点,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一直被认为是高血压发病的基础环节,其中肾脏交感神经系统对于诱发和保持高血压起着决定性作用。抑制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被认为是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一个重要靶点,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RSD)作为一种新型的降压技术,备受广大临床医生关注。RSD通过插入肾动脉的射频导管释放能量,透过肾动脉的内中膜选择性毁坏外膜的肾交感神经纤维,以达到微创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目的。我们报道两例术后随访超过6个月的高血压患者,以期初步探讨RSD的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消融术 高血压 肾动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主干加分支射频消融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天娇 李凌燕 +6 位作者 张弘 张华 李清丽 邓伟明 段秋霞 郜俊清 刘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79-882,共4页
目的探讨肾动脉分支去神经化在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方法入选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0例,完成肾动脉造影后随机分为单纯主支消融组、主支+分支消融组,各30例。观察分析患者基本资料,手术相关参数(消融点数、温... 目的探讨肾动脉分支去神经化在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方法入选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0例,完成肾动脉造影后随机分为单纯主支消融组、主支+分支消融组,各30例。观察分析患者基本资料,手术相关参数(消融点数、温度、平均能量),术前和术后2年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伴发疾病、用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支+分支消融组消融点数与单纯主支消融组相比呈显著增加趋势。两组患者术后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3~12个月期间主支+分支消融组诊室血压显著低于单纯主支消融组(P<0.001),但术后15~24个月期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动脉主支+分支消融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但远期随访中与单纯主支消融相比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分支去神经 难治性高血压 经皮交感神经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肺静脉造影在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单飞 刘少稳 张志勇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6期641-643,共3页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肺静脉造影 多排螺旋CT 房颤 室上性心动过速 经皮穿刺 左房后壁 反复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治疗院内感染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璟 张启高 +1 位作者 江时森 张爱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74-76,共3页
目的:对我科心脏介入治疗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易感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探讨其防治措施。 方法: 我科自1973~1999年6 月共收治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1 100 例,按照年龄、性别、手术种类、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 目的:对我科心脏介入治疗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易感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探讨其防治措施。 方法: 我科自1973~1999年6 月共收治行心脏介入治疗患者1 100 例,按照年龄、性别、手术种类、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1 100 例患者中,术后感染27例,感染率为2.45% 。包括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380 例,感染21 例,感染率为5.53%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520 例,感染6 例,感染率为1.15% ;射频消融术200 例,无感染发生。最常见的感染为血管相关性感染和切口感染。感染发生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心脏介入治疗后院内感染发生率较低,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可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导管感染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起搏器安置术 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