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AX评分及其衍生评分与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怡锋 刘志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9期173-177,共5页
冠状动脉(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如何避免其发生、发展仍是临床活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SYNTAX评分作为评估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相关研究梳理,... 冠状动脉(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SR)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如何避免其发生、发展仍是临床活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SYNTAX评分作为评估冠脉病变复杂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相关研究梳理,阐述ISR发生的病理机制及SYNTAX评分的特点和不足,分析两者相关性的,为冠心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AX评分 冠状动脉 支架内再狭窄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21
2
作者 谢小华 李小环 张燕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对选择性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9年 3月~2 0 0 1年 3月在我院实施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Stenting)的 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重点总结此术式患者主要的护理诊... 目的探讨对选择性PTCA及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 1999年 3月~2 0 0 1年 3月在我院实施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Stenting)的 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重点总结此术式患者主要的护理诊断和措施。结果通过接受健康宣教及精心的治疗和整体护理 ,本组实施PTCA+支架术的 86例患者顺利康复 ,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护理程序做好患者住院评估、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护理 ,是提高PTCA及支架术的临床护理质量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PTCA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脉愈心浓缩丸防治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庆海 李小兵 +5 位作者 李庆玉 李晓海 李彦萍 孟庆莉 张克清 武亚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2期6-7,64,共3页
目的:在中药通脉愈心浓缩丸预防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疗效观察的基础上,研究通脉愈心浓缩丸防治再狭窄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1例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加通... 目的:在中药通脉愈心浓缩丸预防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疗效观察的基础上,研究通脉愈心浓缩丸防治再狭窄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1例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加通脉愈心浓缩丸组(治疗组,61例)和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60例)。疗程均为6个月,追踪观察患者有无心绞痛复发、心电图异常,并通过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评价再狭窄的发生。并对观察病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再狭窄率为9.8%,对照组再狭窄率为23.3%,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血清NO高于对照组,而血浆ET低于对照组。结论:具有化痰祛浊、活血通脉功效的通脉愈心浓缩丸对预防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ET、升高NO、改善内皮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再狭窄 通脉愈心浓缩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经皮胃肠造口联合食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邹志英 吴素梅 +1 位作者 柏屏 彭南海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8期17-19,共3页
24例晚期肺或食管肿瘤并发癌性食管梗阻或食管气管瘘患者在内镜下实施经皮胃肠造口联合食管内支架术。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及常规用药;术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术后给予饮食指导。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病情稳定者实施家庭营养... 24例晚期肺或食管肿瘤并发癌性食管梗阻或食管气管瘘患者在内镜下实施经皮胃肠造口联合食管内支架术。术前给予心理支持及常规用药;术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术后给予饮食指导。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病情稳定者实施家庭营养支持。结果24例无腹膜炎、误吸、食管穿孔、支架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1d出现呕血,经止血处理后好转;2例经皮肠造口营养管返入胃内。后在胃镜辅助下重新放入空肠。2例在住院期间死亡;22例营养状态明显改善。体力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15d后出院,继续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肺肿瘤 食管内支架置入术 经皮胃造口术 经皮肠造口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脉成形术和冠脉内支架治疗冠心病2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新贵 许文亮 +3 位作者 王旭 王晏平 林宪如 何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脉成形术 冠脉内支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体会 被引量:6
6
作者 韩淑艳 魏明霞 黄庆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6期223-224,共2页
目的总结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降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的经验,能及早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护理人员超前护理的意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好的经验更能很好... 目的总结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降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的经验,能及早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能提高护理人员超前护理的意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好的经验更能很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常规指导。结果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护士充分了解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客观分析患者的病情,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对于术后患者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介入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把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置入术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红霞 柳海华 +1 位作者 宫玉 王宏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1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62例接受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62例接受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为(2.1±0.6)分明显轻于对照组的(5.4±1.3)分,护理满意情况为(97.2±1.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6±2.4)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时给予患者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普妥联合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田恒松 周庆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5-56,共2页
收治急性冠脉综合征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在应用阿斯匹林、硝酸酯类、波立维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冠脉支架置入术联合口服立普妥治疗。结果治疗组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Ⅲ级以上心功能不全、死亡等心脏事件... 收治急性冠脉综合征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在应用阿斯匹林、硝酸酯类、波立维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冠脉支架置入术联合口服立普妥治疗。结果治疗组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Ⅲ级以上心功能不全、死亡等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立普妥联合冠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普妥 冠脉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经皮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仕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PCI(经皮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进行PCI的20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 目的:探讨对接受PCI(经皮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进行PCI的20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PCI及常规的出院指导。在此基础上,对乙组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年时其血压水平的达标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达标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达标率。结果:在术后1年时,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血压水平的达标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达标率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达标率均更高,P <0.05。结论:对接受PCI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控制其血压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常规的出院指导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出院前教育实践与效果
10
作者 姜岩宏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期270-271,共2页
冠脉支架置入术是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缓解症状快,住院周期短,已为广大患者逐渐接受。但治疗后有些患者放松了警惕,认为冠心病已经治愈。事实上,支架置入术只是一种物理疗法,并不能完全治愈冠心病,而只是防止和减少了病变冠脉闭塞,... 冠脉支架置入术是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其缓解症状快,住院周期短,已为广大患者逐渐接受。但治疗后有些患者放松了警惕,认为冠心病已经治愈。事实上,支架置入术只是一种物理疗法,并不能完全治愈冠心病,而只是防止和减少了病变冠脉闭塞,保证了管腔内血流通畅,但冠心病引发急、重症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况且,术后半年再狭窄率约为20%[1]。这都需要患者正确认识康复的整个过程,在出院以后采取措施完成后续药物治疗,全面消除冠心病及再狭窄发生的易患因素,降低再次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置入术 术后患者 出院前 教育实践 药物治疗 冠心病 再次住院率 住院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11
作者 熊碧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9期36-38,共3页
目的调查PCI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危机产生。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心内科102例实施PCI的患者进行了凋查和分析。结果找出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方法。结论根据患者的需求,采用正确的护... 目的调查PCI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危机产生。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心内科102例实施PCI的患者进行了凋查和分析。结果找出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方法。结论根据患者的需求,采用正确的护理干预手段,通过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制定出各种疾病的适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不同层次患者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 患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2
作者 仲捷 刘好田 +2 位作者 王彦华 刘英勋 赵业民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胆道支架置入术(PTIBS)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4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对其进行PTBD+PTIBS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单侧或双侧穿刺入路。手术前后检测...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BD)+胆道支架置入术(PTIBS)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4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对其进行PTBD+PTIBS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单侧或双侧穿刺入路。手术前后检测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碱性磷酸酶。结果24例手术均成功,置入单侧支架10例,两侧支架14例,其中4例行单侧肝管穿刺,分别在肝管—胆总管间及左—右肝管间放入支架,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术后1周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均明显降低(P均<0.01)。术后随访4个月,6例因再发梗阻性黄疸行二次穿刺引流术。结论对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BD+PTIBS治疗,可根据其梗阻部位采取适当的PTIBS,是一种安全、疗效确切的姑息性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高位 恶性 经皮肝穿刺引流 胆道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奥迪 王玺 +1 位作者 卢文杰 邱春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5期6536-6540,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药物涂层支架(DES)植入术治疗的248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至少6个月的随...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药物涂层支架(DES)植入术治疗的248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过至少6个月的随访,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ISR组(80例)和非ISR组(16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探讨DES植入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非ISR组比较,ISR组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肌酐(Scr)、血清尿酸(UA)水平较高(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W和UA是缺血性心肌病患者DES植入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UA诊断ISR的界值为426 mmol·L^-1,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P<0.001),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60.0%;RDW界值为13.95%,AUC为0.837(P<0.001),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8.6%。结论RDW增高、血清UA水平升高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DES植入后易发生I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经皮冠脉介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希春 于晓霞 付维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7期39-40,共2页
目的探究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2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总胆红素(STB)、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分别为... 目的探究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2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总胆红素(STB)、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分别为(194±67)μmol/L、(98±24)U/L、(104±51)U/L;术后3 d,STB、ALT及AST分别为(114±56)μmol/L、(67±21)U/L、(74±20)U/L;术后7 d,STB、ALT及AST分别为(95±34)μmol/L、(53±18)U/L、(62±32)U/L;术后14 d,STB、ALT及AST分别为(74±32)μmol/L、(50±15)U/L、(37±14)U/L;术后21 d,STB、ALT及AST分别为(31±13)μmol/L、(47±12)U/L、(34±12)U/L;术后3、7、14、21 d的STB、ALT及AST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方案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胆道梗阻,降低胆红素,其具备微创性优势,能够在老年体弱患者中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胆道内支架置入术 梗阻性黄疸 姑息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35例疗效观察
15
作者 孙肖玉 赵延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129-129,共1页
关键词 内支架置入术 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 疗效观察 治疗 胆管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爱华 郐占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9期40-41,共2页
1999年8月~2003年2月,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TCA)63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0例,女13例;年龄35~75岁.放置内支架1个58例,2个5例;术后发生低血压9例,鞘管脱出致出血1例,局部血肿1例.无其他并... 1999年8月~2003年2月,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TCA)63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0例,女13例;年龄35~75岁.放置内支架1个58例,2个5例;术后发生低血压9例,鞘管脱出致出血1例,局部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支架置入术 经皮冠状动脉 围术期护理 护理体会 PTCA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对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晚期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立博 党波 +1 位作者 白广海 陈春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8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叶酸 冠脉支架置入术 晚期再狭窄 预防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
18
作者 杨洋 杨萍 +7 位作者 施梦丽 吕春歌 孙永敏 李晶 曹秋影 胡云龙 白雪 张亚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8期5208-521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诊断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PCI术后3个月以上、伴有...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诊断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PCI术后3个月以上、伴有典型心绞痛症状、临床怀疑冠状动脉ISR的7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1个月内行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MIBI G-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作为金标准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MIBI G-MPI诊断PCI术后冠状动脉ISR的价值。结果73例患者中共计94支冠状动脉植入支架,其中22例患者的25枚(26.6%)支架经CAG检查出现了ISR。22例中单支冠状动脉局部病变10例(45.5%),单支弥漫病变及多支病变12例(54.5%)。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MIBI G-MPI诊断94支冠状动脉PCI术后发生ISR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5%(86/94)、88.0%(22/25)、92.8%(64/69)、81.5%(22/27)和95.5%(64/67)。诊断单支局部病变组与单支弥漫病变及多支病变组PCI术后ISR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植入直径≥3.50、3.00、≤2.75 mm支架组PCI术后ISR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糖化血红蛋白≥6.5%组与<6.5%组PCI术后ISR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MIBI G-MPI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对高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是否发生ISR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可作为CAG检查前的初筛,是一种经济、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多巴酚丁胺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 被引量:5
19
作者 廖花兰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调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STENT)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56例冠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分析影响其服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年龄、经济能力、社会支持、手术疗效及疾病药物相关知识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调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STENT)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56例冠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分析影响其服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年龄、经济能力、社会支持、手术疗效及疾病药物相关知识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年龄、经济能力、社会支持、手术疗效、疾病知识及药物相关知识是影响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金加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A)联合支架置入术(PTAS)治疗糖尿病足(DF)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D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PTA联合PTAS治疗,持续观察至术后4周。比较...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A)联合支架置入术(PTAS)治疗糖尿病足(DF)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D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PTA联合PTAS治疗,持续观察至术后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足背动脉血流变化及踝肱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10%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足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最低流速(EDV)、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A联合PTAS可增强DF的治疗效果,加快足背动脉血液流速恢复正常,提高踝肱指数,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经皮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 支架置入术 足背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