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志平 金丽华 张宝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10期2627-2627,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 急性心肌梗死 严重心律失常 护理 介入心脏病学 冠状动脉再通 PTCA 心律失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治疗AMI效果比较
2
作者 王瑞莹 许静 +3 位作者 吴尚琴 孙姗 付乃宽 王惠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比较直接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 (PTCA +STENT)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术后左室功能。方法 :10 3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分为 2组 :A组 6 4例行择期PTCA +STENT术。B组 39例在发病 12h内行直接PTCA +STENT... 目的 :比较直接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 (PTCA +STENT)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术后左室功能。方法 :10 3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分为 2组 :A组 6 4例行择期PTCA +STENT术。B组 39例在发病 12h内行直接PTCA +STENT术。术中冠状动脉造影 (CAG)定位梗死相关动脉 (IRA) ,多导心电生理仪监护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根据心律失常不同类型给予相应处理。术后 10~ 2 0d作超声心动图 ,对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评价心功能。结果 :①首次CAG显示A组IRA 81支 ,其中左前降支 (LAD) 4 2支 ,右冠状动脉 (RCA) 2 5支 ,左回旋支 (LCX) 14支。B组IRA有 4 4支 ,其中LAD 2 4支 ,RCA 12支 ,LCX 8支。 2组冠状动脉分支阻塞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A ,B 2组行PTCA +STENT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A组为 2 5 % (16 / 6 4 ) ,心室颤动发生率为 16 % (10 / 6 4 )。B组为 79% (31/ 39) ,其中心室颤动发生率为 5 4 % (2 1/ 39)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均为P <0 .0 5 )。 2组心室颤动患者行电除颤后均转复为窦性心率。③住院 10~ 2 0d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 ,LVEF≥6 0 %者 ,A组为 6 4 % (41/ 6 4 ) ,B组为 90 % (35 / 39) (P <0 .0 5 )。结论 :AMI患者行直接PTCA +STENT术与择期PT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左心室射血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术123例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全明 田 军 +2 位作者 李慧平 Martial Homon Gilles Grollier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介入材料的选择。 方法:选择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的12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88处左冠状动脉病变中,56例使用了Judkins左冠导管,16例使用了Vo...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介入材料的选择。 方法:选择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的12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88处左冠状动脉病变中,56例使用了Judkins左冠导管,16例使用了Voda左冠导管门4例使用了Amplatz左冠导管,另2例分别使用了人Amplatz左冠导管和MAC导管。45处右冠状动脉病变中,26例使用了Judkins右冠导管,12例使用了Amplatz右冠导管,6例使用了Amplatz左冠导管,l例使用了MAC指引导管。 结果:共对123例患者的138处病变(左主干1例,左前降支53例,左回旋支34例,右冠状动脉4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5例)进行了治疗。其中,对4处病变进行了单纯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65处进行了直接支架术,69处进行了PTCA加支架术。123例中119例获得成功(96.7%)。支架置入前后血管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83.4%和 5.8%。共置入支架 131枚,其中 2.5 mm的11枚,2.75 mm的 5枚,3.0 mm的 50枚,3.5mm的 51枚,4.0 mm的 13枚,5mm的1枚。 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术 动脉 经皮穿刺 冠状动脉内成形 PT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红细胞变形能力变化的临床研究初探
4
作者 葛智平 郭静萱 +2 位作者 毛节明 谭秀娟 文宗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 冠状动脉支架术 术后 红细胞变形能力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冠状动脉阻塞的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齐国先 Cost.,P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5期456-457,共2页
应用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慢性冠状动脉阻塞97例,成功51例(52.58%)。性别,病变部位及阻塞分级与成功率无明显关系,而冠脉阻塞部位有残干者,其成功率明显高于无残干者(P<0.001)。失败的主要原因... 应用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慢性冠状动脉阻塞97例,成功51例(52.58%)。性别,病变部位及阻塞分级与成功率无明显关系,而冠脉阻塞部位有残干者,其成功率明显高于无残干者(P<0.001)。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导丝不易通过阻塞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冠脉内成形 冠心病 慢性 冠状动脉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I行直接与择期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瑞莹 许静 +6 位作者 吴尚琴 孙姗 付乃宽 信庭文 王惠中 李鹏 曹月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对比直接与择期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术后心肌功能的恢复。方法 63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4例行择期PTCA加STENT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B组19例行直接PTCA... 目的对比直接与择期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术后心肌功能的恢复。方法 63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4例行择期PTCA加STENT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B组19例行直接PTCA加STENT术。术中分别应用CAG(冠状动脉造影术)定位IRA(梗塞相关动脉),多导心电生理仪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根据不同的心律失常类型予以相应的处理。术后10~20d两组病人均做超声心动图,对比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以评价心肌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1)首次CAG显示A组IRA51支,其中左前降支(LAD)29支,右冠状动脉(RCA)15支,左回旋支(LCX)7支;B组IRA 24支,其中LAD 13支,RCA 7支,LCX 4支。两组冠状动脉分支梗塞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A B两组行PTCA加STENT术中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为25%(11/44),其中心室颤动发生率为14%(6/44);B组为79%(15/19),其中心室颤动发生率为53%(10/19)。两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心室颤动发生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室颤动病人行电除颤后均转复为窦性心率。(3)病人住院10~20d,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LVEF达到或超过60%者。A组为64%(28例),B组为89%(17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 冠状动脉支架术 AMI PT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及支架术后的早期康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素巧 孙惠萍 +2 位作者 赵志红 李彩英 刘东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50-752,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心肌持久、严重缺血和部分坏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及支...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心肌持久、严重缺血和部分坏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及支架术能早期、快速、充分、持久开通梗死的相关血管(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恢复前向血流,对IRA的开通率高达95%-99%,从根本上改善患者预后。但AMI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疼痛并伴有濒死感,往往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再加上急诊胛CA手术创伤、长期卧床、体力严重下降。如何使患者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是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对AMI急诊PTCA及支架术后患者采取全程系统的康复活动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PTCA 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康复 支架术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内成形 AMI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PCI与择期PCI
8
作者 申国璋 沈向前 +3 位作者 胡信群 方臻飞 周滔 唐建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3-166,共4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后即刻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择期PCI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探讨即刻PCI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1~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CAG后即刻PCI者入选即刻组(115...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后即刻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择期PCI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探讨即刻PCI的临床价值。方法:2005年1~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CAG后即刻PCI者入选即刻组(115例),择期PCI者入选择期组(172例)。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病变血管特征及支架的长度和直径是相似的。病变血管根据1988年ACC/AHA标准分为A型、B型和C型。结果:A型和B型病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病变的成功率即刻组低于择期组(P<0.01),并发症率高于择期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型和B型病变CAG后即刻PCI是可以接受的,C型病变不宜CAG后行即刻PCI。CAG后即刻PCI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 支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致老年患者横纹肌溶解症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方立明 姚源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90-690,共1页
患者男,82岁,2006年4月凶“心前区疼痛阵作半月余,加重2d”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严重狭窄,予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支架术。当时予优维显370mL造影。造影前生化示血肌酐123μmol/L,造影后未检查。造影前后... 患者男,82岁,2006年4月凶“心前区疼痛阵作半月余,加重2d”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严重狭窄,予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支架术。当时予优维显370mL造影。造影前生化示血肌酐123μmol/L,造影后未检查。造影前后小便量无变化。术后患者心前区疼痛明显缓解。出院后予抗血小板聚集、降压、抗凝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功能衰竭 横纹肌溶解症 阿托伐他汀 老年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 心前区疼痛 抗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