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续性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君 李寰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康复过程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7月于我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2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康复过程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7月于我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2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3个月后自我管理、自我效能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自我管理除情感认知维度外,研究组其余维度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自我效能中功能维持、症状维持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西雅图心绞痛问卷各条目评分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水平以及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术后康复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活血方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疗效及对Lp-PLA2、hs-CRP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彩星 吴超 +1 位作者 张丽玉 郜玉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清热活血方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的疗效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行PCI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研究清热活血方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的疗效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行PCI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活血方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40/45),对照组为71.11%(32/4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8.68±1.87)分低于对照组(17.04±2.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Lp-PLA2、hs-CRP、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FGF水平高于对照组,Lp-PLA2、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6.67%,3/45)与对照组(8.89%,4/45)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累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3.33%(6/45),对照组为31.11%(14/45),观察组患者累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活血方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可调节患者Lp-PLA2、hs-CRP、bFGF的表达水平,改善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活血方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彭贵海 孙天敏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和干预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干预组实施6个月多途径、多方式的护理延伸服务,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指标得分率总水平为81.02%、临床医嘱行为为84.18%、生活改良行为为81.29%、应急处理行为为78.23%,与对照组各对应项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提供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提升CASI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护理延伸服务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玲 方琴 +3 位作者 肖明朝 肖爽 王攀 赵庆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21-24,41,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3个主题:患者疾病知识缺乏,健康教育需求迫切;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少;健康促进行为不佳。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及能力的培训,落实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健康教育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射频消融对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叶金善 杨丽霞 +5 位作者 刘毅慧 郭瑞威 郭传明 朱国富 苗贵华 段亚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24-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对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行PCI术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频发室早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36例。比较消融...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合并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对左心室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行PCI术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频发室早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治疗36例。比较消融手术前与术后6个月室早总数、6分钟步行试验、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有关参数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消融治疗后6个月复查,24 h室早总数由术前(25 662±13 121)个减少为(256±223)个(P<0.01);临床胸闷、心慌症状消失;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487±70)m vs(527±82)m,P<0.05],NYHA心功能分级较前改善(2.4±0.5 vs 1.1±0.4,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等心脏结构明显缩小[(56±12)mm vs(51±8)mm,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0.48±0.09 vs 0.56±0.07,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合并频发室早患者,行射频消融可改善频发室早引起的临床症状及心脏结构重构和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及支架植入术
6
作者 马东星 刘惠亮 +2 位作者 罗建平 刘英 王书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111-,共1页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成功率和疗效。方法  1999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4 1例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 ,男 2 9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 (6 3± 12 )岁 ;其中...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成功率和疗效。方法  1999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4 1例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 ,男 2 9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 (6 3± 12 )岁 ;其中慢性冠状动脉闭塞小于 3个月者 2 7例 ,大于 3个月者 14例。冠脉造影示单支病变 2 1例 ,2支病变 13例 ,3支病变 8例 ;完全闭塞的病变中 ,前降支 17支 ,回旋支 8支 ,右冠状动脉 16支。对完全病变在导引钢丝通过后先行PTCA ,而后根据情况置入冠脉内支架。结果  4 1例完全闭塞病变扩张成功 38例 ,成功率为 92 % ;其中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各失败 1例 ,且均为闭塞大于 3个月的病例 ;失败原因为导引钢丝或球囊不能通过病变部位。扩张成功的 38例病变置入支架 35例 ,置入率 92 % ,置入支架的指征主要为PTCA后夹层瘤形成或有残余狭窄大于 5 0 %且闭塞病变较短者。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行PCI是安全有效的 ,而冠脉内支架的置入有助于提高完全闭塞病变PTCA治疗的疗效。但血管闭塞时间越长 ,PCI成功率越低。对于大于 3个月者术前应进行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病变 成功率 经皮冠状动脉 慢性完全闭塞 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实时精显技术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支架内再狭窄风险的影响
7
作者 胡波 殷音 张英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995,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实时精显技术(clear stent live,CSL)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及其对支架内再狭窄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 目的探讨支架实时精显技术(clear stent live,CSL)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及其对支架内再狭窄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的140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CSL组,各7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支架对接技术,CSL组通过CSL进行PCI,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造影图像质量、手术治疗基本情况、心功能状况以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CSL组有效辐射剂量、显影合成时间及剂量面积乘积显著低于常规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支架置入成功率、手术时间、支架长度及支架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L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9.83±1.21)d vs(11.85±1.68)d,P=0.000],治疗费用高于常规组[(3.01±0.63)万元vs(2.79±0.52)万元,P=0.026]。与同组术前比较,术后7 d的心脏指数显著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25.71%(18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CSL组4.29%(3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CSL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05,P=0.000)。结论CSL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CI术中提供了更好的图像质量,从而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低反应患者短期替格瑞洛强化治疗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范远生 王飞 +8 位作者 杨璐 张晶 徐可 龚晓旋 李锦爽 应良红 纪矞钦 叶森 李春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患者短期替格瑞洛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PCI术后经光学血小板聚集(light transmit-tan...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氯吡格雷低反应(clopidogrel low re-sponse,CLR)患者短期替格瑞洛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PCI术后经光学血小板聚集(light transmit-tance aggregation,LTA)法检出的CLR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50例)和替格瑞洛组(50例)。氯吡格雷组予氯吡格雷75 mg/d;后者予替格瑞洛90 mg,2次/d,bid,强化1个月后改为氯吡格雷75 mg/d;两组患者均联合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1个月后检测所有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随机治疗前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denosine diphosphate-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ADP)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arachidonic acid-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PLAA)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时,替格瑞洛组PLADP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21.27±12.81)%vs.(48.72±10.92)%,P<0.01],两组患者PLAA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随访,替格瑞洛组心源性再入院患者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6%vs.20%,P<0.05),但轻微出血增加(24%vs.8%,P<0.05)。结论: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显著优于氯吡格雷,对CLR患者PCI术后替格瑞洛强化抗血小板治疗1个月可能减少心源性住院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血小板聚集率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血清CTRP12水平变化及其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友明 龚军辉 朱红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1-167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清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CTRP12)水平的变化及与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AMI并行PCI的患者104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清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CTRP12)水平的变化及与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AMI并行PCI的患者104例,统计术后12个月内ISR发生率,并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ISR组和非ISR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和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IS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RP12对AMI患者PCI术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104例AMI患者PCI术后12个月ISR发生率为14.4%(15/104)。ISR组术前TIMI血流≤1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TC、LDL-C较非ISR组显著升高,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低于非ISR组(P<0.05)。非ISR组中,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ISR组中,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降低是AMI患者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前日血清CTRP12对AMI患者PCI术后ISR预测的最佳截断点为3.89 ng/mL(敏感度93.3%,特异度73.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结论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ISR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CTRP12可能是AMI患者PCI术后ISR的治疗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
10
作者 许俊萍 陈光辉 +2 位作者 刘玲玲 李春江 王士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374-374,共1页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QT离散度 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前后NO和NA的变化
11
作者 姚珂 贾国良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0-311,共2页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CASI)支架植入前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去甲肾上腺素 (NA)浓度的变化 ,探讨其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1例 ,年龄 ...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CASI)支架植入前后血浆中一氧化氮(NO)和去甲肾上腺素 (NA)浓度的变化 ,探讨其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术后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1例 ,年龄 (5 4.7± 8.3)岁 ,对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分别取冠状静脉窦血测定血浆中NO和NA的浓度。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后即刻血浆中NO生成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1) ;术后即刻血浆NA释放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 )。结论 :支架植入术后NO和NA浓度有明显变化 ,这些变化与再狭窄的发生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一氧化氮 去甲肾上腺素 血液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CA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晨玉江 吕湛 +4 位作者 朱法胜 王勇 黄永培 王天杰 杨伟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6-463,共8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初步构建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可视化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7年1~12月1 102例PCI后支架内再狭窄住院患者纳入分析。采用单因素...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初步构建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可视化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17年1~12月1 102例PCI后支架内再狭窄住院患者纳入分析。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LASSO回归及结合临床经验筛选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预测因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中位随访1 264(1 169,1 334)d期间,111例(10.1%)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复发。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0.98,95%CI:0.96~0.99)、总胆红素(HR=0.95,95%CI:0.91~0.99)、载脂蛋白A1(HR=0.08,95%CI:0.02~0.42)、高敏C反应蛋白(HR=1.05,95%CI:1.01~1.10)和参照血管直径(HR=0.65,95%CI:0.44~0.98)是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危险因素,支架内再狭窄复发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的AUC为0.70(95%CI:0.64~0.77)。结论:年龄、总胆红素、载脂蛋白A1和参照血管直径越小、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风险越高;可视化的支架内再狭窄复发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性能较好,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复发性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彭贵海 谭利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1期3526-3528,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 0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 0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进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病人满意度、护患沟通率、健康教育覆盖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整体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桡动脉痉挛/闭塞、血肿/出血、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满意度、护患沟通率、健康教育覆盖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护理能明显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整体护理 冠心病 并发症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HDL-C、MPV/PC比值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郭晓冬 张海云 +1 位作者 孙秋愿 方居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2-447,共6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联合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MPV/PC)比值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比值联合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MPV/PC)比值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2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PCI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36例)与非ISR组(204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TG/HDL-C、MPV/PC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TG/HDL-C比值与MPV/PC比值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G/HDL-C、MPV/PC比值与PCI术后ISR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TG/HDL-C、MPV/PC比值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支架直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SR组TG、MPV、TG/HDL-C、MPV/PC比值高于非ISR组,HDL-C、PC低于非ISR组(P<0.05);TG/HDL-C比值与MPV/PC比值呈正相关(P<0.05);TG/HDL-C、MPV/PC比值与老年冠心病PCI术后ISR独立相关(P<0.05);TG/HDL-C、MPV/PC比值预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ISR的AUC分别为0.759、0.784,联合预测的AUC为0.921,优于两者单独预测。结论TG/HDL-C、MPV/PC比值与老年冠心病PCI术后ISR显著相关,联合预测价值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比值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沈卫峰 吕安康 +3 位作者 张建盛 张大东 张宪 郑爱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标准方法对30例AMI患者行心肌梗塞相关动脉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30%、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标准方法对30例AMI患者行心肌梗塞相关动脉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30%、心肌梗塞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2或3级血流,且围术期无心脏事件(死亡、冠状动脉再梗塞和心力衰竭)发生。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记录随访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3.3%,心肌梗塞相关动脉残余狭窄程度为(5.2±6.4)%。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为6.7%。随访期中(平均7.1±2.5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入院时测值显著增高(0.56±0.09比0.47±0.08,P<0.01),29例存活者中28例无心脏事件发生。1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平均3.1个月),均示心肌梗塞相关动脉通畅,且残余狭窄程度无显著变化[(4.6±7.5)%和(6.2±9.4)%]。结论:AMI时原发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安全可行,且有益于患者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AMI 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红 邱雪梅 +1 位作者 刘英 姜壮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6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4
17
作者 芦良花 张红梅 楚英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7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98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管理组150例,实施延续性健康管理1年;对照组148例,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结果管理组出院6、12个月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显...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98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管理组150例,实施延续性健康管理1年;对照组148例,给予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结果管理组出院6、12个月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延续性健康管理可提高PCI术后患者遵医依从性,减少危险因素、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健康管理 延续护理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侧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单侧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一梅 许建忠 +2 位作者 陈歆 初少莉 李明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评价分侧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单侧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TRAS)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在上海瑞金医院接受PTRAS治疗的64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检测患... 目的评价分侧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单侧肾动脉狭窄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PTRAS)效果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9年7月在上海瑞金医院接受PTRAS治疗的64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肾动脉狭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检测患者肾功能,血压水平,99mTc-乙二胺四乙酸(EDTA)检测分侧GFR,比较术前、术后患者血压水平、服用降压药种类、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 GFR)及分侧GFR等变化。结果 PTRAS术前患者患侧GFR显著低于健侧(P=0.002),术后12个月患侧GFR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01,P=0.003),但降压药种类、e GFR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GFR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结论 PTRAS可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患侧GFR,分侧GFR下降可作为行PTRAS术指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狭窄 经皮动脉支架植入术 分侧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春燕 张艺 余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7期543-544,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 6 8例AMI急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无严重合并症 )的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 34例 ,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后行...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 6 8例AMI急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无严重合并症 )的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 34例 ,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后行常规护理 ,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康复组平均离床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 (均P <0 0 5 ) ;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出院前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AMI急诊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 (无合并症 )病人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的 ,有利于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支架植入术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栓旋切抽吸术加内支架植入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成武 姚灵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血栓旋切抽吸术加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1例右股浅动脉中下段闭塞 17d ,溶栓 3d无效 ,行经皮血栓旋切抽吸术 ,开通后残留狭窄 70 %。术后2 6h血栓形成 ,立即溶栓后 ,再植入内支架。结果 通... 目的 探讨经皮血栓旋切抽吸术加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1例右股浅动脉中下段闭塞 17d ,溶栓 3d无效 ,行经皮血栓旋切抽吸术 ,开通后残留狭窄 70 %。术后2 6h血栓形成 ,立即溶栓后 ,再植入内支架。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 ,患者右股浅动脉、动脉及其以远动脉开放。随访 6个月后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抽吸术 经皮 血栓 下肢动脉 植入术 闭塞性 性病 溶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