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DET沟通模式结合接纳承诺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康伟 李辉 牛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 探讨AIDET沟通模式结合接纳承诺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 目的 探讨AIDET沟通模式结合接纳承诺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及宣教,观察组以AIDET沟通模式结合接纳承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的心理灵活性水平、焦虑抑郁程度、自我管理能力。记录两组干预6个月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接纳与行动问卷总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总分及焦虑亚量表、抑郁亚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疾病知识、遵医行为、急救知识、情绪管理评分及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IDET沟通模式结合接纳承诺疗法可提高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心理灵活水平,降低其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ET沟通模式 接纳承诺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焦虑抑郁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栓加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2例护理体会
2
作者 刘丽华 胡艳 +2 位作者 原玲 刘晓华 房秋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对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老年患者术后便秘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华成 陈虾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对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的老年患者术后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于深圳市中医院行PCI术后发生便秘的78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对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的老年患者术后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于深圳市中医院行PCI术后发生便秘的78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排便情况和肛肠动力参数变化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两组的排便间隔时间评分、排便性状评分和排便速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干预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的肛管收缩压和直肠静息压均显著高于同组干预前(P值均<0.05),直肠初始感觉容积值均显著小于同组干预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肛管收缩压和直肠静息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直肠初始感觉容积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腕踝针对行PCI的老年患者术后便秘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其排便情况,促进直肠动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中药穴位贴敷 腕踝针 便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马静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1期2006-2009,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冠心病患者124例,按照时间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9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冠心病患者124例,按照时间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延续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住院治疗率。结果护理前患者生存质量测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检测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用药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次住院治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延续护理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伸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颜廷翠 王艺静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6期126-129,141,共5页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延伸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不同阶段用药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1年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后1、2、6个月的用药剂量、用药间隔时间及用药次数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随访1年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心绞痛,冠脉再狭窄)及再次住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用药1年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获得良好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护理模式 老年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 生存质量 用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运动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龚晨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医院心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行PCI术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中医院心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0例行PCI术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运动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运动组予以常规护理结合康复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因子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3个月后,运动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的丙二醛(MDA)高于常规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E选择素(E-selectin)、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sVCAM-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运动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两组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行PCI术后给予康复运动训练可以有效强化患者心功能,降低炎症水平,纠正氧化应激,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康复运动训练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宋翠华 张秋玲 +2 位作者 许平 王丽霞 李林清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12月在邹平市人民医院实施PCI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通过康复团队实...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12月在邹平市人民医院实施PCI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通过康复团队实施心脏康复管理。术后3个月均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良好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PCI术后3个月的自我管理良好率分别为43.33%和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自我管理7个维度中的规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术后治疗及康复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可明显提高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良好率,帮助建立规范的自我管理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自我管理 冠心病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98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军鹏 王晓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3期174-174,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 精心护理 支架术后 基层医院 心肌梗死患者 介入治疗 住院时间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对CHD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胡丹初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7期960-962,共3页
目的分析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3个月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咄格雷低反应性(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已接受过支架植入术治疗的CHD患者82例患者,并通过光... 目的分析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抗栓3个月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氯咄格雷低反应性(CLR)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已接受过支架植入术治疗的CHD患者82例患者,并通过光学血小板聚集仪筛选全部为CLR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41例)和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41例)。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为100mg阿司匹林+150mg氯吡格雷,连续治疗3个月,后调整为100mg阿司匹林+75mg氯吡格雷,治疗9个月;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为100mg阿司匹林+75mg氯吡格雷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随访3个月时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另随访1年记录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结果住院期间两组所测二磷酸腺昔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D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随访显示两组PLADP均较住院时显著降低(P<0.05),且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PLADP明显低于同期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及3个月随访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LA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均完成1年随访,无失访者,氯吡格雷双倍剂量组与氯吡格雷常规剂量组主、次要不良事件及安全性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不良事件中心源性再入院比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R患者给予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强化治疗3个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并减少其心源性再入院率,且未明显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氯吡格雷低反应性 血小板聚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延伸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0期3829-3831,共3页
目的分析以健康相关行为生态学模式为导向的心脏康复延伸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124例CAS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建档时间分为常规组(62例)与研究组(62... 目的分析以健康相关行为生态学模式为导向的心脏康复延伸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124例CAS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建档时间分为常规组(62例)与研究组(6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以健康相关行为生态学模式为导向的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CSM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GQOLI-74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32%(56/62),高于常规组的74.19%(4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健康相关行为生态学模式为导向的心脏康复延伸护理应用于CASI术后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健康相关行为生态学模式 心脏康复延伸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植入术后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苏豫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6期518-518,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 置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3
12
作者 彭贵海 孙天敏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和干预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干预组实施6个月多途径、多方式的护理延伸服务,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指标得分率总水平为81.02%、临床医嘱行为为84.18%、生活改良行为为81.29%、应急处理行为为78.23%,与对照组各对应项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提供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提升CASI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护理延伸服务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肖玲 方琴 +3 位作者 肖明朝 肖爽 王攀 赵庆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21-24,41,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3个主题:患者疾病知识缺乏,健康教育需求迫切;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少;健康促进行为不佳。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及能力的培训,落实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健康教育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后的抗凝护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碧月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抗凝护理 支架术后 冠心病介入治疗 血栓形成 治疗方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彩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0期135-136,共2页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S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探讨心理干预对经PTCA及支架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对56例PTCA及支架植入术诊疗患者在术前、术...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SI)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探讨心理干预对经PTCA及支架植入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对56例PTCA及支架植入术诊疗患者在术前、术后进行测查,通过不同心理方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未经干预的患者(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PTCA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 情绪障碍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T、DPET及AT判断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意义
16
作者 乔鲁军 刘传木 +3 位作者 张明哲 田明坤 董希昌 顾春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8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EET DPET AT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 术后再狭窄 运动心电图试验 双嘧达莫负荷心电图试验 冠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
17
作者 熊碧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9期36-38,共3页
目的调查PCI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危机产生。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心内科102例实施PCI的患者进行了凋查和分析。结果找出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方法。结论根据患者的需求,采用正确的护... 目的调查PCI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危机产生。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心内科102例实施PCI的患者进行了凋查和分析。结果找出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方法。结论根据患者的需求,采用正确的护理干预手段,通过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制定出各种疾病的适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不同层次患者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置入术 患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抄龙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0期5745-5746,共2页
目的研究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CASI)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CASI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 目的研究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CASI)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CASI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PLP)评估患者健康行为,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负性情绪,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HPLP和CSMS评分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用于CASI能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护理程序导向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对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预后的影响
19
作者 陈虹 韦春姣 +1 位作者 陈磊 徐子海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64-166,172,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成功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本中心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间连续收治的186例成功行PCSI的CH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将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63人)和干预组(123... 目的:探讨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成功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本中心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间连续收治的186例成功行PCSI的CH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将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63人)和干预组(123人),结合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5年后多个指标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组的累积生存率、全因死亡率、心肌梗塞率和心绞痛率的风险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患者高龄及并存病行再血管成形术的风险较高(风险率=3.34,95%CI 1.15-9.23,P=0.027)。结论:全程规范化护理干预是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一种安全合理的选择,但过高的再次行血管成形术风险的利弊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护理干预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李佳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8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急性非ST...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住院时长、心率变异性、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STEMI患者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NSTEMI患者,NT-proBNP高于NSTEMI患者,室壁运动异常例数高于NSTEM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患者住院时间长于NSTEM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能够改善心脏血流量,缩短住院时长,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