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对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苏显明 王东琦 +1 位作者 崔长琮 王育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7-389,共3页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的功能状态以及普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 30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单支或二支以上≥ 70 %狭窄。随机分成普伐他汀组和非普伐他汀...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的功能状态以及普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 30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有单支或二支以上≥ 70 %狭窄。随机分成普伐他汀组和非普伐他汀组 ,测定其PTCA术后即刻、5、10、15、2 0min冠状静脉窦血以及同时相外周血中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PTCA术后即刻、5、10、15、2 0min冠状静脉窦血中ET含量较同时相外周血中高 (P <0 .0 1) ;NO含量较同时相外周血中低 (P <0 .0 1)。PTCA术后普伐他汀组冠状静脉窦血及外周血中ET含量较非普伐他汀组同时相低 (P <0 .0 1) ;NO含量较非普伐他汀组同时相高 (P <0 .0 1)。结论 PTCA术后应用普伐他汀可改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冠状动脉内皮功能 内皮素 一氧化氮 普伐他汀 PTCA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新鲜 黄素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4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围手术期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防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风 杨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5,共2页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0成为闭塞性动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但是术后再狭窄高发率 (约 3 0 %~ 5 0 % )一直困扰着人们。中医药学以其科学的辨证论治治理体系 ,在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的研究中 ,... 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广泛应用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0成为闭塞性动脉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 ,但是术后再狭窄高发率 (约 3 0 %~ 5 0 % )一直困扰着人们。中医药学以其科学的辨证论治治理体系 ,在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的研究中 ,中药单味药和中药复方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针对其发病环节筛选有效方药 ,并在中西医结论指导下 ,优化组方配伍 ,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手段研究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再狭窄 中药防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并发症及其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钟莉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6期482-483,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的心理康复
5
作者 刘红 叶丽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9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高负荷血栓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满新 张丙雨 戴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44-549,共6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治疗高负荷血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到2022年11月因为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负荷血栓患者入住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急诊行PCI...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治疗高负荷血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到2022年11月因为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负荷血栓患者入住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急诊行PCI手术的患者85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应用尿激酶原)37例,对照组(未用尿激酶原)4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及手术治疗基础上加用冠状动脉内靶向重组人尿激酶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24 h内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手术后1 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例、术中血流分级情况、住院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院1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结果:两组显示观察组心肌损伤标志物24 h内cTnI(69.35±16.31)ng/mL和CK水平(3136.27±1952.52)U/L,低于对照组(80.52±15.20)ng/mL和CK水平(4554.51±1982.34)U/L(P<0.05);同时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例、TIMI血流3级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好于对照组LVEF(54.27±4.21)%vs.(48.20±3.12)%、FS(29.21±2.10)%vs.(21.52±1.80)%、LVED(47.27±4.15)mm vs.(56.67±4.3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急诊PCI手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可改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灌注和心功能,减少心肌缺血,MACE事件未见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 重组人尿激酶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I技术定量评价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后左心室局部与整体的收缩功能
7
作者 徐丽 赵宝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 :用组织多普勒成像 (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评价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前后左心室局部与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 方法 :对 33例择期行 PTCA+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用 HP5 5 0 0型超声诊断仪 ,于 PTCA术前及术后3d、1~ 3... 目的 :用组织多普勒成像 (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评价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前后左心室局部与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 方法 :对 33例择期行 PTCA+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用 HP5 5 0 0型超声诊断仪 ,于 PTCA术前及术后3d、1~ 3个月对胸骨旁左心室乳头肌短轴切面的前间壁、下壁、后壁、侧壁行二维超声心动图 (2 DE)检测各节段的室壁运动情况 ,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 (PW- TDI)检测上述各节段的内、外膜下及中层心肌的收缩期峰值速度 (Ven、Vep、Vm) ,内外膜下心肌的收缩速度差 (Ven- Vep)及心尖四腔观二尖瓣外侧环的收缩期峰值速度。结果 :术后 3d左心室节段运动恢复 ,局部各层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有所增加 ,内外膜下心肌的收缩速度差略下降 ,左心室二尖瓣环收缩速度于术后 3d有所增加 ,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 1~ 3个月 ,各层心肌的收缩期峰值速度、内外膜下心肌收缩速度差较术后 3d均明显增加 (P<0 .0 5 ) ,左心室二尖瓣环收缩速度亦明显增加 (P<0 .0 5 )。 结论 :TDI能较准确地定量检测 PTCA前后左室局部与整体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I技术 定量评价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左心室收缩功能 组织多普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致假性动脉瘤2例患者的护理
8
作者 孙自梅 杨庭树 朱秀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3期98-99,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及外周动脉血管病变,但由于此项技术须穿刺动脉,穿刺后止血难度大,或由于压迫止血不当等多种原因可能导致假性动脉瘤的形成.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假性动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紧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9
作者 何松涛 覃月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4期398-39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形术中血栓抽吸对术后1年心脏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树武 马洪俊 +12 位作者 王媛媛 王玉平 吴英凤 刘长红 王玉昆 刘革明 桂正光 李振龙 曹景丽 张杰 刘毅 许承斌 李玉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技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术后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142例ACS患者随机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形术(PCI)(59例)及PCI+血栓抽吸术(83例)。观察患者术中TIMI血流分级,左心室舒张末径、... 目的研究血栓抽吸技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术后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142例ACS患者随机行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形术(PCI)(59例)及PCI+血栓抽吸术(83例)。观察患者术中TIMI血流分级,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MACE发生情况。结果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EMI患者行常规PCI组术后MACE发生率分别为50.0%和38.1%;血栓抽吸+PCI组术后MACE发生率分别为8.3%和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CS患者在常规PCI术中联合血栓抽吸能降低术中无复流几率,减少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血栓抽吸 心脏事件 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1周内心功能改变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晓云 周秀华 叶文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1期4-6,共3页
目的 评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u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 )术后 1周内心功能的改变 ,为完善PTCA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 对 6 0例成功行PTCA及PTCA +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 ,于术... 目的 评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ercutanu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 )术后 1周内心功能的改变 ,为完善PTCA围手术期护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 对 6 0例成功行PTCA及PTCA +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 ,于术前 1d、术后 1~ 7d每日定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的每搏血量 (SV)、心输出量 (CO)、心脏指数 (CI)、每搏功指数 (SWI)、心肌收缩力 (MCF)、左室总泵力 (TPF)、左室射血分数 (LVEF)及心肌耗氧量 (MVO)在术后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术后第 3天最低 ,至术后第 5天或第 7天恢复至术前水平。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指标术后各天未见明显改变 ,均与术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显示 ,PTCA术后 1周内心功能经历了从减退到逐渐恢复的过程 ,提示患者仍存在着潜在的心肌缺血的可能。PTCA术后护理应针对患者心功能的变化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与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如升 杨志健 +5 位作者 张馥敏 张寄南 马根山 朱铁兵 王连生 马文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3,128,共4页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对心肌的可能影响 ,以探讨 PTCA术后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对远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对 173例行 PTCA术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CAD)患者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对心肌的可能影响 ,以探讨 PTCA术后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及对远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对 173例行 PTCA术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CAD)患者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 ,随访患者的远期心脏事件。结果 :42例患者术前 c Tn I正常 ,术后升高 ,84例术前术后均正常 ,47例术前术后均升高。 1例患者 CK- BM术前术后均升高 ,10例患者 CK- MB术后增高。血清 c Tn I升高与球囊扩张总时间、压力、次数、支架植入数、造影剂用量及术中胸痛发生有关 (P<0 .0 5 ) ,随访 16 2例出院患者 ,在平均 2 1个月的随访时间中 ,共有 2 6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 34件 ,各组间远期心脏事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c Tn I监测 PTCA术患者心肌损伤比 CK- MB敏感 ,特异性高 ;PTCA术造成的心肌损伤与手术操作的强度有关 ,其不足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肌钙蛋白 心脏事件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老年病人的干预 被引量:15
13
作者 赵皎皎 金海君 +2 位作者 任爱玲 姜琦 文淑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8期2011-2013,共3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老年病人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6例实施PTCA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音乐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治疗前后分别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和...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老年病人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6例实施PTCA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音乐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治疗前后分别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和McGill疼痛强度指数(PPI)评估病人心理状态及术后伤口、腰背疼痛情况,并记录术后入睡困难和排尿困难情况。[结果]音乐组病人术后焦虑状态及术后疼痛、入睡困难和排尿困难等不适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或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有效地降低PTCA老年病人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老年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峻 陈纪林 +3 位作者 赵秀文 关婷 吴永健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凝血及纤溶系统的相应变化。 方法:选择行PTCA的患者20例,于手术前1天、术后4、12、24、48、72小时和手术后第5天取血测定纤维蛋白肽A(FPA)、组织型纤溶酶...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凝血及纤溶系统的相应变化。 方法:选择行PTCA的患者20例,于手术前1天、术后4、12、24、48、72小时和手术后第5天取血测定纤维蛋白肽A(F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活性。 结果:PTCA术后12小时FPA较术前增高(P=0.01),并于术后24小时达到峰值(P<0.01),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此后逐渐降低,于术后第5天恢复至术前水平;PAI-l活性、tPA活性和PAI-1/tPA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 结论:PTCA术后凝血系统被激活,应加强抗凝血酶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肽A类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病人早期康复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包艳 钟美容 +3 位作者 张丽群 韦丽华 杨靖 朱沛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5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方案护理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循证组按循证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方案护理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循证组按循证康复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理状态及运动能力。[结果]循证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理状态、运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以促进PTCA及支架置入术后病人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置入术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急性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临床评价(摘要)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杰 白小涓 于亚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期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对相关知识的需求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玮 赵伟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调查PTCA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危机产生。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心内科102例实施PTCA的患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找出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结论根... 目的调查PTCA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危机产生。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心内科102例实施PTCA的患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找出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结论根据患者的需求,采用正确的护理干预手段,通过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制定出各种疾病的适合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不同层次患者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患者 健康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护理 被引量:15
18
作者 席虎玉 《护理研究》 2002年第5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老年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护理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芳芳 郭航远 邢杨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55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特征。结果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诱因明显、起病急骤、症状... 目的探讨45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55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特征。结果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诱因明显、起病急骤、症状典型且并发症少,合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比例分别为45.45%(25/55)、32.73%(18/55)和23.64%(13/55),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的比例分别为52.73%(29/55)、30.91%(17/55)和16.36%(9/55),罪犯血管大部分为前降支(61.67%),冠状动脉闭塞发生率达35.00%,血栓形成率为14.55%。冠状动脉均无钙化,钢丝一次性通过率、开通成功率为98.18%(54/55),无一例发生PCI并发症,随访3个月无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诱因和发病临床特点,可针对性进行一级预防,减少发病率;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通血管成功率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中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焕鑫 张宏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1期1813-1816,共4页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尽管初始疗效较好,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本文从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机制及其防治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指出新生内膜增生和冠脉重塑不良可能是发生再狭窄的主...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尽管初始疗效较好,但术后再狭窄率较高。本文从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机制及其防治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指出新生内膜增生和冠脉重塑不良可能是发生再狭窄的主要机制;对于再狭窄的防治主要有药物、支架、基因、切割球囊PTCA和放射等方法,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再狭窄 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