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4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彭贵海 孙天敏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和干预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干预组实施6个月多途径、多方式的护理延伸服务,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指标得分率总水平为81.02%、临床医嘱行为为84.18%、生活改良行为为81.29%、应急处理行为为78.23%,与对照组各对应项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提供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提升CASI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延伸服务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玲 方琴 +3 位作者 肖明朝 肖爽 王攀 赵庆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21-24,41,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3个主题:患者疾病知识缺乏,健康教育需求迫切;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少;健康促进行为不佳。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及能力的培训,落实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健康教育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爱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6期143-145,共3页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PTCRA)的护理体会。方法 8例患者行PTCRA,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加强监护、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加强制动期间护理。结果本组8例患者均顺利完...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PTCRA)的护理体会。方法 8例患者行PTCRA,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及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加强监护、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加强制动期间护理。结果本组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造影检查效果良好,与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病变,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6例患者在旋磨过程中发生一过性的冠状动脉血流受阻,经及时处理后症状快速消失;1例于旋磨后拔除导管、固定管鞘时,发生室颤,给予除颤和药物注射后恢复。结论 PTCRA手术操作精密,可能发生术中意外及术后不良反应,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患者的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内旋术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护理配合 心肌梗死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鹏磊 张亚豪 +1 位作者 刘鑫 陈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961-964,共4页
目的分析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1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成形术的患者中,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选取154例进行研究。根据术中抗凝方案,... 目的分析比伐芦定与普通肝素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13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成形术的患者中,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选取154例进行研究。根据术中抗凝方案,将患者分为普通肝素组(n=77)和比伐芦定组(n=77)。比较两组术后30d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伐芦定组与普通肝素组在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出血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在经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中的应用是安全且有效的,与普通肝素相比,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旋磨术 比伐芦定 普通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东亚 李小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50-353,共4页
老年冠心病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而不断增加 ,这是一组有着特殊临床病理生理的人群 ,在选择介入治疗时应当充分考虑年龄、合并的慢性疾病、心功能状态、病变局部的解剖以及能否进行完全性血运重建等因素。老年冠心病人的介入治疗同样可以... 老年冠心病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而不断增加 ,这是一组有着特殊临床病理生理的人群 ,在选择介入治疗时应当充分考虑年龄、合并的慢性疾病、心功能状态、病变局部的解剖以及能否进行完全性血运重建等因素。老年冠心病人的介入治疗同样可以获得理想的成功率。严格的病例选择标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戍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抄龙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0期5745-5746,共2页
目的研究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CASI)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CASI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 目的研究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CASI)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CASI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干预。采用健康行为量表(HPLP)评估患者健康行为,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负性情绪,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HPLP和CSMS评分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导向的整体护理用于CASI能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程序导向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延伸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秦燕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0期3829-3831,共3页
目的分析以健康相关行为生态学模式为导向的心脏康复延伸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124例CAS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建档时间分为常规组(62例)与研究组(62... 目的分析以健康相关行为生态学模式为导向的心脏康复延伸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124例CAS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建档时间分为常规组(62例)与研究组(6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以健康相关行为生态学模式为导向的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CSM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GQOLI-74评分均高于护理前,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0.32%(56/62),高于常规组的74.19%(4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健康相关行为生态学模式为导向的心脏康复延伸护理应用于CASI术后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健康相关行为生态学模式 心脏康复延伸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李佳欣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8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急性非ST...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住院时长、心率变异性、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STEMI患者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NSTEMI患者,NT-proBNP高于NSTEMI患者,室壁运动异常例数高于NSTEM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患者住院时间长于NSTEM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能够改善心脏血流量,缩短住院时长,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爱华 郐占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9期40-41,共2页
1999年8月~2003年2月,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TCA)63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0例,女13例;年龄35~75岁.放置内支架1个58例,2个5例;术后发生低血压9例,鞘管脱出致出血1例,局部血肿1例.无其他并... 1999年8月~2003年2月,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TCA)63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0例,女13例;年龄35~75岁.放置内支架1个58例,2个5例;术后发生低血压9例,鞘管脱出致出血1例,局部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支架置入术 经皮冠状动脉 围术期护理 护理体会 PTCA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血管成形术的护理
10
作者 汪艾本 《淮海医药》 2000年第z1期53-,共1页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心绞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李萍 成真勃 +2 位作者 于侍唯 陈婷 陈馨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急诊PCI后行Ⅰ期心脏康复的184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参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急诊PCI后行Ⅰ期心脏康复的184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康复方案参与度进行评估。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康复方案参与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MI患者PCI后康复方案参与度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本研究184例急诊PCI后行Ⅰ期心脏康复的老年AMI患者,心脏康复方案参与度最低19.00%,最高100.00%,平均73.55%。不同年龄、合并慢性疾病数量、文化程度、吸烟史、心功能分级、月收入、焦虑或抑郁情况、营养状况、PCI后康复运动危险等级、病变血管支数及支架置入枚数老年AMI患者PCI后康复方案参与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854,95%CI 1.366~5.963)、合并慢性疾病数量(OR=3.261,95%CI 1.329~8.002)、文化程度(OR=5.571,95%CI 2.125~14.605)、吸烟史(OR=3.287,95%CI 1.574~6.864)、心功能分级(OR=3.209,95%CI 1.594~6.460)、月收入(OR=1.149,95%CI 1.594~6.460)、焦虑或抑郁(OR=2.775,95%CI 1.059~1.247)、营养状况(OR=2.649,95%CI 1.204~6.396)、PCI后康复运动危险等级(OR=3.036,95%CI 1.523~4.607)、病变血管支数(OR=4.532,95%CI 1.779~11.545)、支架置入枚数(OR=1.994,95%CI 1.108~3.588)为老年AMI患者PCI后康复方案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AMI患者PCI后的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参与度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康复方案实施期间临床应当密切关注高危群体,以便于及时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从而提升患者的康复方案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不良反应及血清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曹利波 韩利平 +1 位作者 杨昊煜 贾东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反应及病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1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n=93)、小剂量组(n...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格瑞洛对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反应及病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1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n=93)、小剂量组(n=93),常规剂量组予以常规剂量替格瑞洛治疗(90 mg/次),小剂量组予以小剂量替格瑞洛治疗(45 mg/次)。比较两组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冠状动脉血流相关指标[舒张期血流峰值(DPV)、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CTVI)、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收缩期血流峰值(SPV)]、血小板功能[花生四稀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A-MAR)、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DP-MAR)]、病情相关指标{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脂蛋白a[Lp(a)]、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钙卫蛋白A4(S100A4)}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结果治疗3个月后,常规剂量组LVEF明显高于小剂量组[(57.32±1.24)%,比(54.79±1.09)%,P<0.05],LVESD、LVEDD明显低于小剂量组[(32.29±1.39)mm比(36.83±1.58)mm、(50.13±2.35)mm比(54.36±2.54)mm,P<0.05],但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常规剂量组的DPV、CTVI、CFVR、SPV明显高于小剂量组[(34.18±2.16)cm/s比(30.56±1.82)cm/s、(23.05±1.45)比(19.74±1.39)、(3.49±0.32)比(3.02±0.30)、(16.81±1.06)cm/s比(14.76±1.00)cm/s,P<0.05],但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常规剂量组的AA-MAR、MPAR、ADP-MAR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但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常规剂量组血清sICAM-1、Lp(a)、sVCAM-1、S100A4水平明显低于小剂量组[(387.25±16.58)μg/L比(425.63±21.36)μg/L、(196.25±14.94)mg/L比(224.76±17.66)mg/L、(247.07±10.15)μg/L比(258.64±12.32)μg/L、(38.98±5.25)ρg/ml比(47.42±6.72)ρg/ml,P<0.05],但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剂量组出血事件总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13.48%比4.49%,P<0.05)。结论心肌梗死PCI术后予以不同剂量替格瑞洛治疗,可改善心功能、血小板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缓解病情进展,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小剂量替格瑞洛也可达到与常规剂量相近的作用效果,并未明显增加MACE发生率,且出血风险较低,临床应依据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心功能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出血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护理门诊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运动康复的实践
13
作者 刘欣源 陈素珲 +3 位作者 文红 赵嘉祺 杨惠云 王蓉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评价在专科护理门诊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为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我院于2023年6月开设心脏康复专科护理门诊,提供运动风险评估、运动处方建立、... 目的:评价在专科护理门诊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为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我院于2023年6月开设心脏康复专科护理门诊,提供运动风险评估、运动处方建立、模拟运动实践指导、门诊多学科诊疗、家庭参与的多元健康教育、随访与居家运动监管等服务内容。比较门诊开设前后PCI术后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得分、运动能力和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专科护理门诊开设后PCI术后患者运动知信行得分、Peak VO2、Peak METs、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开设前(P<0.05)。结论:在专科护理门诊开展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可以提高PCI术后患者对康复运动的知信行水平,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门诊 心脏运动康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就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乾 张文斌 +1 位作者 范静君 杨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究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抗凝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CI术的AF患者103例... 目的探究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抗凝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PCI术的AF患者103例,按照抗凝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52例和达比加群酯组51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心排血量)、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内皮素1)、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RAC相关蛋白(Rac-related protein,Rac1)水平,术后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缺血性脑卒中、肺栓塞、下肢深静脉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心排血量、PT、APTT、TT、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升高,FIB、内皮素1、t-PA、PAI-1、Rac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达比加群酯组治疗后2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心排血量、PT、APTT、TT、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FIB、内皮素1、t-PA、PAI-1、Rac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达比加群酯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5.9%vs 19.2%,P<0.05)。结论PCI术后达比加群酯抗凝可有效改善AF患者凝血功能,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并降低出血风险,为临床抗凝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房颤动 达比加群 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碎石术处理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支架膨胀不全的效果
15
作者 周庆庆 李叙沅 +8 位作者 孙红蕾 晋辉 朱雅坤 韦艳 杭晓阳 陈瑛 许华丽 王晓飞 郑海军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668-6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碎石术(IVL)在处理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支架膨胀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和焦作市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接受PCI,术中因冠状动脉钙化且经... 目的探讨血管内碎石术(IVL)在处理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支架膨胀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和焦作市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接受PCI,术中因冠状动脉钙化且经高压非顺应性球囊或超高压非顺应性球囊扩张支架仍膨胀不全,并接受IVL治疗的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数据、手术操作具体数据及相关并发症,观察IV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29例患者年龄(65.31±8.06)岁。17.24%的患者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51.72%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1.03%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手术成功率为100%。IVL后靶病变钙化处支架内最小直径较IVL前增加(P<0.001)。IVL后靶病变钙化处支架内最小面积较IVL前增加(P<0.001)。IVL后钙化组织的钙化程度(角度)较IVL前降低(P<0.001)。围手术期仅有手术相关性心肌梗死,共6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为20.69%,无严重夹层、冠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无MACE发生。结论在处理冠脉严重钙化病变时,支架植入后膨胀不全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使用IVL作为补救措施可能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内碎石术 支架膨胀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出院计划的最佳证据总结
16
作者 陈彤彤 王艳宏 +3 位作者 王伟 孟海燕 卢冉冉 祁聪慧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8期803-810,共8页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患者出院计划的最佳证据。方法 基于PIPOST模式构建循证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PubMed、美国国立指南库、英国...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患者出院计划的最佳证据。方法 基于PIPOST模式构建循证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PubMed、美国国立指南库、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心血管学会等数据库、指南网及专业学会网中关于PCI患者出院计划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等,并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和汇总。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2月1日。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临床决策4篇、最佳实践1篇、证据总结3篇、系统评价4篇、专家共识2篇,并从评估、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后续追踪与效果评价5个方面总结出40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PCI患者出院计划的最佳证据,为医院建立PCI后患者出院计划规范流程、实践标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出院计划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靶病变进展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17
作者 韩国栋 姚康 +6 位作者 魏志粱 蔺鹏阳 杨旭龙 李典 刘艳 张小卫 孙守刚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5年第3期260-265,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危险因素,为防治冠心病非靶病变进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前瞻性构建队列并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PCI术并复查造影的1568例患者,识...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危险因素,为防治冠心病非靶病变进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前瞻性构建队列并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PCI术并复查造影的1568例患者,识别冠状动脉非靶病变进展的83例病例作为进展组,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对照组,最终匹配成功进展组75例,对照组150例。通过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测量非靶病变数据,并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与非靶病变进展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进展组具有较高的体重指数(BMI)(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P<0.01)、血小板(P=0.01)、C-反应蛋白(CRP)水平(P<0.01),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1)、白细胞(WBC)(P=0.04)、间接胆红素(P=0.03)、血糖水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值(P<0.01)、血糖浓度(P=0.02)、CRP水平(P=0.04)、WBC水平(P=0.03)是非靶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试验表明,BMI值(P<0.01,AUC=0.68)、血糖浓度(P=0.02,AUC=0.59)、WBC水平(P=0.02,AUC=0.59)对非靶病变进展具有预测价值。结论血糖浓度、BMI值和CRP水平、WBC水平与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临床实践中对这些因素的严格控制对于改善非靶病变进展患者临床转归至关重要。血糖浓度、BMI值和WBC水平是PCI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预测指标。研究结果为冠心病的PCI术后患者个体化管理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非靶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危险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新发焦虑抑郁机制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陈利浩 李思琦 +4 位作者 姜佳慧 杨旭娜 顾文博 陈泽宇 南寒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28-31,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现已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策略。PCI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手段,患者在术后易发生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预后。近年来,随着双心疾病的研究发展,医师愈加关注重视心理因素对心脏疾病的影响。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现已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策略。PCI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手段,患者在术后易发生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严重影响预后。近年来,随着双心疾病的研究发展,医师愈加关注重视心理因素对心脏疾病的影响。西医认为PCI术后发生焦虑抑郁主要与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神经内分泌机制以及D型人格学说有关,并基于此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本文主要对PCI术后引发焦虑抑郁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 抑郁 发病机制 中西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
19
作者 魏巧玲 董晓光 《临床医药实践》 2025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据统计,2020年我国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高达百万余人[1]。PCI已成为国内治疗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手段,尽管PCI后再灌注有挽救梗死心肌的潜力,但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再次损伤,这种现象被称为“再灌注损伤”,目前仍无法有... 据统计,2020年我国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高达百万余人[1]。PCI已成为国内治疗心肌梗死的最有效手段,尽管PCI后再灌注有挽救梗死心肌的潜力,但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再次损伤,这种现象被称为“再灌注损伤”,目前仍无法有效预防[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梗死心肌 再灌注 心肌梗死 P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通心滴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田野 孙雅逊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7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符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符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PCI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麝香通心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7d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3个月心功能超声参数,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试验组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K-MB、cTnT、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血清CK-MB、cTnT、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LVEDV、LVESV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LVEF、LVEDV、LVESV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能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麝香通心滴丸 炎症因子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