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引文空间的中医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云晓 孙振海 +5 位作者 张梦贺 李树弟 李雯雯 邢钰尉 李妍 陈守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4-1072,共9页
目的应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挖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医药治疗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前沿、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为中医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有关经皮冠状动脉介... 目的应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挖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医药治疗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前沿、作者及机构合作网络,为中医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有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中医药治疗的文献,将其导入至NoteExpress软件中进行筛选与数据清洗,利用引文空间软件对关键词、作者、机构等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了1708篇文献,其中2020年发文量最多,为137篇;核心作者数量占总发文人数的4.37%,暂未形成核心作者群;辽宁是发文量最多的地区,各地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协作网络;聚类分析得到25个聚类,448个关键节点和1266条连线,主要的聚类结果为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再狭窄等;突现分析得出24个突现词,包括中医辨证、参芍口服液、心脏康复等。结论中医药治疗PCI术后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医辨证、病因病机、临床试验等,再狭窄等术后病理现象为本领域之研究难点,焦虑、双心医学、心脏康复为当前研究热点。中医药在促进PCI术后心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再狭窄等事件的发生率,改善焦虑和抑郁等方面具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中医药 引文空间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坚持服药的障碍与促进因素: 基于能力、机会、动机和行为模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方勇 李超亚 +1 位作者 韩知浩 徐潮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5-89,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患者药物依从性的障碍和促进因素,为制订药物依从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混合研究系统评价设计,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 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患者药物依从性的障碍和促进因素,为制订药物依从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混合研究系统评价设计,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CBM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PCI术后患者药物依从性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1日。以能力、机会、动机和行为(capability, opportunity, motivation, behavior, COM-B)模型的6个子组件为基础,对PCI术后患者药物依从性的障碍和促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研究,包括3篇质性研究、5篇横断面和7篇队列研究;确定30个影响因素,归纳为身体能力、心理能力、反射性动机、自发性动机、物理机会、社会机会等6个类别。结论 建议根据PCI术后患者COM-B模型6个类别确定的药物依从性障碍和促进因素,采取多方面策略,解决多个领域的因素,以促进PCI术后患者药物依从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药物依从性 能力、机会、动机和行为模型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浦东新区全科医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社区治疗现状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倪岚 薛锦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267-4272,共6页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全科医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社区治疗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法。方法于2014年7—9月,在浦东新区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落的地域(城区、城郊结合区、郊区)进行分层,每层随机抽取4家社区卫生...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全科医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社区治疗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法。方法于2014年7—9月,在浦东新区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落的地域(城区、城郊结合区、郊区)进行分层,每层随机抽取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该中心所有临床工作2年以上的全科医生进行调查,共363例。结合《2012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自拟问卷,内容主要分为3部分:药物治疗、伴发疾病的治疗、随访和健康宣教。共发放问卷363份,回收有效问卷362份,有效回收率为99.7%。结果药物治疗情况:160例(44.2%)全科医生阿司匹林的使用比例为31%~60%;190例(52.5%)全科医生听说过氯吡格雷,但是不知晓其作用;238例(65.7%)全科医生从未听说过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70例(46.0%)全科医生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比例〉60%;238例(65.7%)全科医生不知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目标值;296例(81.8%)全科医生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比例为10%~30%;318例(87.8%)全科医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比例为10%~30%;不同职称全科医生对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的使用比例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LDL-C目标值的了解掌握情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伴发疾病的治疗情况:150例(41.4%)全科医生对伴发高血压的患者会优先考虑β-受体阻滞剂和/或ACEI/ARB;226例(62.4%)全科医生会严格控制伴发糖尿病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不同职称全科医生对伴发高血压的药物选择情况、伴发糖尿病的治疗在严格控制其他危险因素的选择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和健康宣教情况:260例(71.8%)全科医生只在吸烟患者初诊时做戒烟宣教,仅1例(0.4%)全科医生在吸烟患者每次就诊时均做戒烟宣教,不同职称全科医生对吸烟患者的戒烟宣教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9例(66.0%)全科医生对患者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356例(98.3%)对患者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65例(18.0%)对患者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21例(5.8%)对患者定期进行运动试验检查;不同职称全科医生对患者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心脏超声检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电图检查、运动试验检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CI术后治疗中,浦东新区全科医生对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使用比例掌握较好,对指南推荐使用的其他药物、伴发疾病治疗、戒烟宣教、定期评估方面掌握欠佳,因此需要深刻理解指南,积极学习新进展、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 社区治疗 浦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实施完成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严凤娇 宋文馨 +6 位作者 陈桂铃 唐兰馨 王晶 林春喜 王爽 陈少珍 成守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1期1617-1621,共5页
目的:调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完成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急诊PCI术后参与Ⅰ期心脏康复的患者104例,通过医院病历系统调取患者资料,采用自行设计... 目的:调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完成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急诊PCI术后参与Ⅰ期心脏康复的患者104例,通过医院病历系统调取患者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资料收集。应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患者Ⅰ期心脏康复完成度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急诊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完成度为72.7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营养等级、PCI术后运动康复危险分层、焦虑水平是心脏康复完成度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41.50%。结论:急诊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的完成度有待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应对此给予重视和支持,及时针对影响完成度的因素进行干预,以促进患者高质量地完成心脏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及其行为的相关性 被引量:9
5
作者 胡亚妮 林平 赵振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1期12-15,共4页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执行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常规复查的200例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行为执行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常规复查的200例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自我管理知识问卷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自我管理知识问卷总得分为(43.84±6.94)分。PCI术后患者CSMS总得分为(80.48±12.08)分。各维度按得分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不良嗜好管理、急救管理、一般生活管理、情绪认知管理行为、疾病知识管理、症状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本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管理知识之间呈中度正相关(r=0.690,P=0.000),其中疾病的医学管理知识和行为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r=0.732,P=0.000),而日常生活管理知识和行为之间、情绪认知管理知识和行为之间存在低度正相关(r=0.335,P=0.000;r=0.399,P=0.000)。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其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针对不同的自我管理内容,医护人员应采取不同的自我管理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自我管理 知识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凌燕 许燕玲 胡三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6期13-15,36,共4页
目的描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调查简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short form 36,MOS SF-36)测评180位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资料... 目的描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调查简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short form 36,MOS SF-36)测评180位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和推断性分析。结果本组PCI术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在中高水平。生活质量的九个维度中精神健康得分最高,其次为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和精力,一般健康状况和自我报告的健康变化得分最低。PCI术后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既往史对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护理工作者应对PCI的冠心病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生活质量 现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左心局部功能及同步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书丽 王燕霞 马秀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供血心肌节段的功能及同步性。方法选取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测量PCI治疗前、后左心室局部心功能,并获... 目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供血心肌节段的功能及同步性。方法选取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测量PCI治疗前、后左心室局部心功能,并获得17节段的容积-时间曲线。结果与术前相比,PCI术后部分节段局部舒张末容积(REDV)减小,各节段局部收缩末容积(RESV)均减小,REF均有所增加,Tmsv-6-SD%、Tmsv-16-SD%、Tmsv-12-Dif%及Tmsv-16-Dif%均减低(P均<0.05)。结论 PCI术后,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局部功能及同步性,能够准确评价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 三维 心室功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卧位及其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文芝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9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介入术(PCI)后患者的卧位及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A组(60例)和B组(80例),A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并用1kg沙袋压迫8h,保持术侧肢体制动、平卧24h后...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介入术(PCI)后患者的卧位及卧床时间对患者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A组(60例)和B组(80例),A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并用1kg沙袋压迫8h,保持术侧肢体制动、平卧24h后下床活动;B组术后床头抬高30°,穿刺点弹性绷带包扎,术肢伸直,平卧2h后改术侧卧位、坐位或半坐位,12h后下床活动。结果B组术后烦躁、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睡眠差、无食欲等不舒适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改进PCI术后患者卧位及其时间可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卧位 卧床时间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教育干预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健康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腊年 李小峰 孙玉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3期21-25,共5页
目的研究以健康信念构建模式为指导的多学科教育干预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健康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12月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4名... 目的研究以健康信念构建模式为指导的多学科教育干预方案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健康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12月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4名患者。干预组行基于健康信念构建模式为指导的多学科教育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经过6个月干预后,采用健康行为量表、自制抗血小板知识问卷和中文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分别评价两组患者健康认知水平、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知识掌握程度和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依从性,并统计两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6个月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健康认知评分、抗血小板知识问卷掌握程度以及服药依从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基于健康信念构建模式为指导的多学科教育干预,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它能提高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服药的依从性,纠正患者不良健康行为,从而降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护理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健康教育 健康信念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心脏康复有氧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佳 徐华 王奇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心脏康复有氧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2018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AMI并成功接受PCI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A组、治疗...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心脏康复有氧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2018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AMI并成功接受PCI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A组、治疗B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A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B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心肺康复有氧操治疗。3组患者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心肺功能测定仪测定治疗前后最大代谢当量(METs)、最大氧脉搏(VO2max/HR)和最大摄氧量(VO——2max/kg)评价患者心肺功能,选取超敏C反应蛋白评价心血管内皮情况。治疗后选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试,采用GQOLI-74生活质量问卷评定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治疗B组最大代谢当量(METs)、最大氧脉搏(VO——2max/HR)和最大摄氧量(VO2max/kg)水平较对照组、治疗A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A组、B组超敏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B组在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方面较对照组、治疗A组均明显改善。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心脏康复有氧操能改善PCI术后AMI患者心肺功能,心理健康程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 丹红注射液 心脏康复有氧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术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圣博 冯玲 +3 位作者 陈贝贝 姚芳 邢永生 刘艳宾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9-703,共5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6例,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6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32)进行PCI术+rhBNP,研究组(n=34)PCI术+rhBN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检测对比两组血压、乳酸水平及机械并发症、心室重构、炎性因子、心肌酶学、ox-LDL水平。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乳酸、舒张压、收缩压、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P>0.05);出院后3个月随访,乳酸、LVESD、LVEDD、LVPWT、LVRI、Hcy、IL-6、c TnT、LDH、CK-MB、ox-LDL水平降低,且研究组较低,舒张压、收缩压、LVEF水平上升,且研究组较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机械并发症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急诊PCI术后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rhBNP治疗,可缓解患者心室重构、心肌损伤,减轻炎性损伤,改善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组织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球囊反搏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周世源 李明奇 +1 位作者 郑赛 周青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53-657,662,共6页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参数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CI的STEMI患者,所有入选者均于PCI术后第1周及第6月...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参数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CI的STEMI患者,所有入选者均于PCI术后第1周及第6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将PCI术后STEMI患者分为左心室功能恢复组与未恢复组。应用Qlab软件获取MCE参数:平台期心肌节段增强强度(A)、平均充盈速率常数(β)和微循环血流量(MBF)。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各变量与预后的关系,构建Nomogram模型,采用ROC曲线预测模型效能。结果:总计入选78例患者,左心室功能恢复组48例,未恢复组30例。左心室功能恢复组的A((11.21±2.76)dB vs(10.48±2.24)dB,P=0.039)、β(1.28(0.87,1.60)s^(-1)vs 0.97(0.84,1.11)s^(-1),P=0.046)和MBF(11.50(10.52,15.53)dB/s)vs 10.14(8.32,12.43)dB/s,P<0.001)较未恢复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及MBF分别是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的独立保护及危险因素(OR:0.978,95%CI:0.957~1.000,P=0.049)、(OR:1.332,95%CI:1.062~1.670,P=0.013)。基于二者构建的Nomogram模型预测左心室功能恢复的AUC为0.78,敏感度为93.6%,特异度为56.7%。常规超声联合MCE参数定量评估预后预测的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为38%(AUC为0.77,特异度为73.3%,敏感度为83.0%)。结论:MCE检查提供的灌注信息对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状况有重要价值,其中MBF和收缩压是预测左心室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超声心动描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sST2、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广艳 苏衡 朱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402,共7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0例,患者均接受PCI治疗且治疗后存在心力衰竭,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常规组加用左西孟旦治疗,结合组加用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sST2、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心肌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cMyBP-C)、心肌肌钙蛋白l(cTnI)、肌红蛋白(MyO)、6分钟步行距离、心衰计分系统(Lee)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差异,统计两组随访6个月累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sST2、NT-proBNP、cMyBP-C、cTnI、MyO、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DD)、sST2、NT-proBNP、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SD)、cMyBP-C、cTnI、MyO、左室质量指数(LVMI)低于治疗前(P<0.05)。结合组治疗后LVEF高于常规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sST2、cMyBP-C、LVEDD、NT-proBNP、LVESD、cTnI、MyO、LVMI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前6分钟步行距离、Lee评分、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结合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SAQ评分高于治疗前,Lee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结合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SAQ评分高于常规组,Lee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合组随访6个月累计MACE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发生胃肠道反应2例,结合组发生低血压1例,胃肠道反应3例。结论达格列净结合左西孟旦可改善PCI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提高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左西孟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力衰竭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4
作者 张云飞 燕文娟 +5 位作者 温红梅 陈伟晨 周红娟 韩琼 许娇阳 李迎风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由两名独立的评价人员按照预设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关键数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4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样本量共计97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再灌注时间≥6 h(OR=1.52)、术前TIMI血流≤1级(OR=1.12)、血栓负荷重(OR=1.60)、高龄(OR=1.56)、糖尿病(OR=1.83)、术前Killip分级≥Ⅲ级(OR=2.52)、长靶血管病变(OR=1.95)、侧支血流≤1级(OR=1.61)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术前收缩压<90 mmHg(OR=1.17)、白细胞计数高(OR=1.27)不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论再灌注时间≥6 h、术前TIMI血流≤1级、血栓负荷重、高龄、糖尿病、术前Killip分级≥Ⅲ级、长靶血管病变、侧支血流≤1级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慢血流或无复流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邓文燕 程德梅 那润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10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10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问卷、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收集数据。结果 :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得分为(41.16±8.41)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总分、家庭复原力、冠心病病程、吸烟史、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直系亲属心肌梗死史是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变异的54.1%。结论 :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欠佳,尤其是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较差、家庭复原力水平较低、冠心病病程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受教育程度较低、无吸烟史及无直系亲属心肌梗死史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重视对这类患者的心脏康复自我效能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自我效能 心脏康复锻炼 家庭复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理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心脏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烨瑶 董芳红 +1 位作者 俞淑君 黄翱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999-3003,共5页
综述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心脏康复实施过程中应用护理理论的评估工具、相关定义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以期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的心脏康复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护理理论 心脏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心绞痛老年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丽萍 丁雯 +3 位作者 陆静钰 孙吉 孙芳 哈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6,191,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老年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部分UA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U... 目的分析影响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老年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部分UA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生活质量得分与健康素养各项得分间的关系。结果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103.76±14.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9岁(β=5.82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β=5.264)、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β=4.064)、非医保付费方式(β=7.103)、无运动训练(β=6.182)、未规律服药(β=8.176)是影响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UA老年住院患者的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得分均随其生活质量评分降低而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老年住院患者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各维度得分均与其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影响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且生活质量与其健康素养各项得分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不稳定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血清CTRP12水平变化及其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友明 龚军辉 朱红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1-167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清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CTRP12)水平的变化及与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AMI并行PCI的患者104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清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CTRP12)水平的变化及与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AMI并行PCI的患者104例,统计术后12个月内ISR发生率,并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ISR组和非ISR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和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IS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RP12对AMI患者PCI术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104例AMI患者PCI术后12个月ISR发生率为14.4%(15/104)。ISR组术前TIMI血流≤1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TC、LDL-C较非ISR组显著升高,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低于非ISR组(P<0.05)。非ISR组中,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ISR组中,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降低是AMI患者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前日血清CTRP12对AMI患者PCI术后ISR预测的最佳截断点为3.89 ng/mL(敏感度93.3%,特异度73.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结论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ISR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CTRP12可能是AMI患者PCI术后ISR的治疗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霍燕 魏晓鹏 +2 位作者 史会娟 崔彩霞 王玉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72,共4页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2年6月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心病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PCI术后心绞痛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6月—2022年6月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心病科门诊和住院收治的PCI术后心绞痛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00%(47/50)vs 74.00%(37/50),P<0.05]。治疗后,两组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日消耗量,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倦怠乏力、面色紫黯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Scale,SAQ)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6 min步行试验距离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在PCI术后心绞痛中应用效果确切,能降低中医证候得分,控制心绞痛发作情况,优化心功能,最终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府逐瘀汤 心功能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多维症状网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月 陈务贤 +2 位作者 李高叶 卢耀琼 崔嘉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9-1138,共10页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人多维症状体验,构建PCI术后病人症状网络,探索症状网络中的核心症状,为个性化干预提供证据支持。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选取广西某医院行PCI术的748例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症状严...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人多维症状体验,构建PCI术后病人症状网络,探索症状网络中的核心症状,为个性化干预提供证据支持。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选取广西某医院行PCI术的748例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症状严重程度调查表及9条目健康人抑郁量表等,调查PCI术后相关症状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通过高斯模型进行网络分析其核心症状,并基于相关、回归分析联合混合症状网络模型,探索PCI术后各症状与人口学、生活方式及疾病因素间的关系。结果:PCI术后发生率最高的症状是术后切口压迫点疼痛(90.5%);严重程度最高的是疲乏,其次是下肢肿胀以及压迫点疼痛;在高斯网络中,压迫点疼痛在整个网络中起桥梁作用;混合网络中,支架个数与消化道症状、睡眠障碍症状、心慌症状、下肢麻木症状及恐动症状有较强的直接关联,抑郁与疲乏症状有直接关联,生活态度与睡眠障碍症状有直接关联。结论:PCI术后病人压迫点疼痛症状须首要关注,安装支架个数与消化道、焦虑情绪及睡眠障碍等症状往往相互影响,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建立动态症状网络和中心性指数的轨迹,以探索上述症状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症状管理 网络分析技 个性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