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在脑卒中和脑外伤后患者家庭喂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亚玲 李振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评估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PEG)在脑卒中和脑外伤后患者家庭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无法经口进食、在我院实施PEG的脑卒中或脑外伤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梗塞9例,脑出血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外伤1例。结... 目的评估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PEG)在脑卒中和脑外伤后患者家庭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6例无法经口进食、在我院实施PEG的脑卒中或脑外伤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脑梗塞9例,脑出血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外伤1例。结果出院后第30、60和120天,患者的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出院时(P<0.05或P<0.01)。出院后第30、60和120天的NHISS评分分别为14.0±1.3、14.0±1.1和3.0±1.2,均明显低于出院时的16.0±1.2(P均<0.05)。1例患者发生胃内容物潴留,1例发生反流,1例发生吸入性肺炎,1例发生内垫综合征。结论PEG人工家庭肠内营养对脑卒中或脑外伤后吞咽困难、长期昏迷和营养不良患者有显著治疗作用,可避免患者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 家庭肠内营养 脑卒中 脑外伤 长期昏迷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晓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PEG)是针对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球麻痹患者维持长期营养及预防呛咳的最好方法,使用逐年增多。目前多用于脑卒中及肌萎缩侧索硬化,但对PEG置放的时机、风险和对延长存活期的价值仍需更多的循证医学研究。老年期...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PEG)是针对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球麻痹患者维持长期营养及预防呛咳的最好方法,使用逐年增多。目前多用于脑卒中及肌萎缩侧索硬化,但对PEG置放的时机、风险和对延长存活期的价值仍需更多的循证医学研究。老年期痴呆患者应用PEG是否有益处争议较大,有待于积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 卒中 肌萎缩侧索硬化 老年期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肠内营养置管途径: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 被引量:4
3
作者 于健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3-244,共2页
自1980年首例报告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PEG)以来,该方法已在国外广泛应用于吞咽困难、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进食困难患者肠内营养置管喂养超过3~4周以上就应考虑PEG,但由于诸多原因该方法在国内使用尚不普遍。本文介绍了... 自1980年首例报告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PEG)以来,该方法已在国外广泛应用于吞咽困难、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进食困难患者肠内营养置管喂养超过3~4周以上就应考虑PEG,但由于诸多原因该方法在国内使用尚不普遍。本文介绍了PEG的适应证和益处,及可能发生的风险、局限性、禁忌证和并发症,尤其是危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 肠内营养 适应证 禁忌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3
4
作者 易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PEG)是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肠道营养患者的微创手术。麻醉下行PEG不仅可使患者感到舒适,更重要的是在麻醉监护下保证患者安全。本文总结了PEG术中麻醉用药、方法和监测等麻醉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 麻醉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的麻醉
5
作者 徐建青 黄宇光 +3 位作者 罗爱伦 马志强 康维明 于健春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452-45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临床麻醉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90例PE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麻醉方式、静脉麻醉药物和麻醉风险进行总结。结果 85例采用表面麻醉+局部麻醉+静...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临床麻醉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90例PE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麻醉方式、静脉麻醉药物和麻醉风险进行总结。结果 85例采用表面麻醉+局部麻醉+静脉镇静或全麻,其中仅1例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其他5例采用表面麻醉+局部麻醉。静脉麻醉药物主要为咪达唑仑、芬太尼或舒芬太尼、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用药剂量和方法各不相同。在PEG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基本平稳,但可能发生低氧血症、高血压和心动过缓等风险。与PEG前比较,PEG期间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最小值明显下降,脉搏血氧饱和度最大值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的麻醉方式可以采用表面麻醉+局部麻醉+静脉镇静或全麻,但应加强麻醉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空肠造口术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康维明 于健春 +1 位作者 马志强 刘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行PEG/J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指征、操作要点、围手术期处理、手术相关并发症和临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29例危重患者PEG/J获得成功,... 目的探讨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空肠造口术(PEG/J)在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行PEG/J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指征、操作要点、围手术期处理、手术相关并发症和临床疗效进行总结。结果29例危重患者PEG/J获得成功,PEG平均操作时间为(7.5±2.5)min,PEJ为(12.5±8.2)min,PEG/J平均留置时间为(230±159)d,未发生术中置管相关并发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出现局部软组织感染,1例出现J管脱入体内,2例出现空肠营养管堵塞。与术前相比,术后第4周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危重患者中行PEG/J是建立长期胃肠道营养通路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和易于护理等特点,患者耐受良好,可长期留置营养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空肠造口术 危重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2例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肠造口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彭南海 邹志英 吴素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5-267,共3页
关键词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肠造口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口术在胸科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如松 陈文萍 +1 位作者 沈银珠 曲桂花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4期251-251,253,共2页
关键词 经皮内镜引导下造口术 胸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年第30卷文题索引
9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 文题索引 造口术 专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