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全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减压术治疗L_(5)-S_(1)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展奇 王贺 +2 位作者 谢昌达 王辰超 王新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4-158,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减压术治疗腰5-骶1(L_(5)-S_(1))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诊断为L_(5)-S_(1)侧隐窝狭窄症的患者,根据前瞻、单盲、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接受经... 目的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入路和椎板间入路减压术治疗腰5-骶1(L_(5)-S_(1))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诊断为L_(5)-S_(1)侧隐窝狭窄症的患者,根据前瞻、单盲、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减压术(PETD),B组患者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减压术(PEID),手术由本中心同一高年资、脊柱内镜技术成熟的外科医师完成。记录手术时间、C臂放射次数、住院天数、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下肢VAS评分、ODI指数、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疗效。通过CT检查记录术前、术后1年骨性侧隐窝角度。结果共95例患者(A组:n=48;B组:n=47)符合条件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接受至少1年的随访,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C臂放射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的下肢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两组患者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但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末次随访时的手术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骨性侧隐窝角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与PETD是治疗L_(5)-S_(1)侧隐窝狭窄症的有效手术方式,且均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全脊柱内镜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腰5-骶1侧隐窝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通督健腰汤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全脊柱内镜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瑞博 张长江 +1 位作者 付卫平 唐晓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2113-2116,共4页
目的:探讨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全脊柱内镜术后自拟通督健腰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 目的:探讨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全脊柱内镜术后自拟通督健腰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术后配合给予常规西药;观察组给予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术后配合给予自拟通督健腰汤。对比治疗前、1个月后症状评分变化,治疗前、2周后和1个月后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腰椎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下肢麻木、腰部疼痛、步行障碍、感觉障碍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ODI评分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2周后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1个月后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和2周后(P<0.05),2周后、1个月后观察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腰椎功能效果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皮全脊柱内镜术后采用自拟通督健腰汤治疗能够显著减轻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通督健腰汤 经皮全脊柱内镜手术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