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经肝穿刺Fogarty球囊推石治疗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强 尹春辉 +4 位作者 李晓光 游国超 徐化静 集冰 张雪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入路,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联合Fogarty球囊推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胆管结石患者。常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入8 F血管鞘,超滑加硬导丝置入十二指肠内,应用半顺应性球囊扩张十二指...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入路,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联合Fogarty球囊推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胆管结石患者。常规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入8 F血管鞘,超滑加硬导丝置入十二指肠内,应用半顺应性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扩张2次,每次持续1~2 min;后撤出球囊,应用Fogarty球囊缓慢经结石上方沿导丝,向肠道内推送结石。若结石较大,更换大于原扩张球囊直径2 mm的球囊再次扩张乳头,并再次尝试推送结石,球囊最大直径不超过18 mm。若仍取出困难,停止手术。术后置入8 F外引流管于胆总管内,持续外引流。术后常规禁食、抗炎等治疗。1个月以后复查CT及超声,若无结石残留,拔出引流管,其后1、3和6个月复查彩超。结果13例成功取出,成功率92.6%(13/14),其中1例因结石较大,最大径大于25 mm,未能成功取出。术后1周无感染加重,发热、黄疸、腹痛等症状逐渐消失。合并急性胰腺炎及胆囊炎患者均保守治疗治愈。肝被膜下出血1例,胆道少量出血1例,保守治疗好转。随访期内无结石复发。结论经皮经肝穿刺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球囊推迭治疗胆总管结石,技术可行,安全有效,局麻下即可实施,是胆管结石的有效微创治疗方法,特别适合于高龄、基础疾病多、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全麻,或者毕Ⅱ(BillrothⅡ)式术后内镜无合适路径的胆总管结石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经皮乳头球囊扩张术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总管结石球囊推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锦州 朱培欣 +2 位作者 李建军 王闯胜 肖贾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入路,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Oddi括约肌,继而球囊推送胆总管结石至十二指肠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肝内胆管,应用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Oddi括约肌,连续扩张3次,...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入路,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Oddi括约肌,继而球囊推送胆总管结石至十二指肠腔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肝内胆管,应用球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Oddi括约肌,连续扩张3次,每次持续1min;继而用球囊缓慢沿导丝顺胆总管走行向十二指肠腔内推送结石。若结石较大,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困难,可更换更大球囊扩张Oddi括约肌,并再次尝试推送结石,球囊最大直径不超过18mm。若反复尝试后,结石通过十二指肠乳头仍困难,则终止手术。术后置入8F内外引流管于胆总管内,持续内外引流1周,减轻胆道内压。术后常规禁食、抗炎等治疗。1周后复查CT及超声,若证实无结石残留,拔出引流管,并于术后第1、3和6个月复查超声了解有无结石复发。结果:21例患者中18例成功完成手术,成功率85.7%(18/21),失败3例,其中1例结石长径29.0mm,结石过大;1例结石长径11.5mm,形态不规整,有棱角;1例患者脏器功能太差,无法耐受胆道刺激。术后1周,患者发热、黄疸、腹痛等术前症状逐渐消失,术前合并急性胰腺炎及胆囊炎者均治愈。术后并发疼痛8例、少量胆道出血4例、胰腺炎1例,均经药物治疗后缓解。随访期内无结石再发。结论:经皮经肝胆总管结石球囊推石治疗,技术可行,安全有效;对于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多、心肺功能差、全麻耐受能力差及不愿意外科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可考虑选择该手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经皮十二指肠乳头扩张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