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MRI图像融合技术与CT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沈静 王梦格 +1 位作者 宋阳 任振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8-541,546,共5页
目的对比CT/MRI图像融合技术和传统CT引导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疗效。方法收集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医疗信息,按不同影像引导方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T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融合组(CT/MRI图像融合技术辅助三... 目的对比CT/MRI图像融合技术和传统CT引导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疗效。方法收集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医疗信息,按不同影像引导方式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T引导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融合组(CT/MRI图像融合技术辅助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对穿刺操作时间、术中不适发生率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融合组穿刺操作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融合组术中和术后的VAS及BNI评分、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提高疗效、减少术中不适、术后并发症方面,CT/MRI图像融合技术较CT引导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RI图像融合 三叉神经 凝术 神经 CT引导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引导3D重建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6
2
作者 梁欣洁 钟伟洋 +1 位作者 周泽军 杨晓秋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X-线引导3D重建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therapy,PRT)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疗效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2012至2017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目的:探讨X-线引导3D重建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therapy,PRT)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疗效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2012至2017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PRT治疗的复发性TN病人共55例。均采用X-线引导3D重建PRT治疗。收集术后复发性TN病人一般资料,随访术后并发症、疼痛缓解及复发情况。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病人疼痛情况。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病人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本研究55例病人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后1年疼痛缓解率为81.46%,术后1年复发率为14.55%。并发症:面部麻木及感觉减退约94.55%,面部肿胀18.18%,咀嚼力下降12.73%,口腔溃疡7.27%,复视0%。结论:X-线引导3D重建PRT靶点定位精确、视野清晰、穿刺成功率高;能及时消除疼痛、保留大部分触觉,疼痛缓解率高、复发率低、禁忌症少、适应证广;手术重复性好,尤其适合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故X-线引导3D重建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可作为复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重建 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 复发性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引导下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卵圆孔穿刺技术 被引量:20
3
作者 乔梁 朱宏伟 +2 位作者 陶蔚 胡永生 李勇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35-637,共3页
卵圆孔穿刺对于多项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均至关重要:无水乙醇或甘油注射[1,2],球囊压迫[3],电凝[4]及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5]。精准快速的卵圆孔穿刺不仅大大提高手术效率,保证手术效果,还对于减少穿刺并发症(血肿、刺入眶下裂、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凝术 穿刺技术 卵圆孔 神经导航 引导 穿刺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针尖裸露长度和射频温度对三叉神经痛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京杰 李玄英 +4 位作者 杨立强 曹国庆 何明伟 杨惠婕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2-24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针尖长度的穿刺套管针及不同射频温度对于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三叉神经痛缓解、术后复发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均在CT引导下经皮行穿刺半月节射频热凝手术,A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针尖长度的穿刺套管针及不同射频温度对于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三叉神经痛缓解、术后复发及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的关系。方法: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均在CT引导下经皮行穿刺半月节射频热凝手术,A组应用穿刺套管针针尖裸露端长为5mm的射频针进行治疗,持续热凝温度为75℃;B组针尖裸露端5mm,温度为70℃;C组针尖裸露端2mm,温度为75℃;D组针尖裸露端2mm,温度为70℃。射频热凝的时间均为120s,2次。术后24h、3d、7d、1m、3m随访观察4组间疼痛强度(V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QOL),麻木范围及程度,以及咀嚼无力、角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有无显著差异。结果:80例患者全部随访成功。4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及QOL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且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面部麻木感(发生率100%),麻木程度评分随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术后1个月及3个月时,A组麻木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B、C、D组,B组高于C、D组,C组的麻木程度评分也显著高于D组(P<0.05)。术后3m,A组的麻木范围和咀嚼无力发生率显著高于C、D两组(P<0.05),B组显著高于D组。结论:CT引导下半月节射频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相同的射频温度下,应用针尖裸露端为2mm的穿刺套管针进行射频治疗,术后所产生的麻木范围、麻木程度以咀嚼无力明显少于针尖裸露端为5mm的穿刺套管针;应用相同穿刺套管针,75℃射频热凝,术后麻木程度评分明显高于70℃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针尖裸露端长度 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庞艳丽 郑婧 +2 位作者 高宇 梅敦成 王云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51-252,共2页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指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的阵发性剧痛,传统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将我院从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收治...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指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的阵发性剧痛,传统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将我院从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19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在DSA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远期随访的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 凝术 神经 DSA引导 治疗效果 远期疗效观察 阵发性剧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迷走神经兴奋反应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9
6
作者 贾和平 金瑞林 +2 位作者 郭英俊 王康 张大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57,共2页
局麻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患者因紧张和疼痛通常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而我们发现少数患者术中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活动增强的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迷走神经... 局麻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患者因紧张和疼痛通常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而我们发现少数患者术中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迷走神经活动增强的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迷走神经兴奋反应及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活动增强 凝术 兴奋反应 三叉神经 危险因素 交感神经兴奋 心率增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臂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松鹤 夏令杰 +2 位作者 陶熔 刘琳 严相默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695-696,共2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中老年患者为多见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短暂电击样剧痛为特点,发病率为4.7/10万人。目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射频热凝疗法和外科治疗。对...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中老年患者为多见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短暂电击样剧痛为特点,发病率为4.7/10万人。目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射频热凝疗法和外科治疗。对于顽固性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副作用大;神经阻滞复发率高;外科治疗创伤大,风险高。本研究为本科自2005年至2010年收住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选择在C型臂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 凝术 神经 C型臂引导 药物治疗 顽固性三叉神经 中老年患者 凝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下经皮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10
8
作者 荣道建 张海波 +3 位作者 姜雪 陶乃溶 宋君 潘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2-615,共4页
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其反复发作的疼痛症状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临床上大部分病人伴发了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慢性疼痛相关的精神问题,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手段包括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n,M... 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其反复发作的疼痛症状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临床上大部分病人伴发了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慢性疼痛相关的精神问题,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手段包括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n,MVD)、经皮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RT)、球囊压迫术及伽马刀放射治疗等[2]。在众多方法中,PRT技术历史悠久,其操作相对安全简便及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显微血管减压术 神经 神经导航 凝治疗 疼痛症状 伽马刀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半月节射频热凝术面部电刺激疼痛阈值的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秀华 杨惠婕 +2 位作者 郑淑月 何亮亮 倪家骧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8-310,共3页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 percutaneous ganglion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PGRT )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术后疼痛缓解迅速、创伤小、有效性高,尤其适用于年老体...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 percutaneous ganglion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PGRT )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术后疼痛缓解迅速、创伤小、有效性高,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的患者,目前应用的比较广泛[1]。但对于术后疗效的判断,主要依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评估,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有一定的局限性[2]。痛阈是人体对体内外伤害刺激感受能力的直接反应。为揭示疼痛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变化机制,许多学者应用多种手段对疼痛患者的痛阈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35],本研究拟对PGRT三叉神经痛患者行表面电刺激痛阈检查,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疼痛患者 凝术 疼痛阈值 电刺激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迷走神经兴奋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贾和平 金瑞林 王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77-378,共2页
局麻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患者因紧张和疼痛通常出现心率增快等交感神经兴奋反应[1],而我们发现少数患者术中出现心率减慢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严重者可以出现心脏骤停,危及生命.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局麻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患者因紧张和疼痛通常出现心率增快等交感神经兴奋反应[1],而我们发现少数患者术中出现心率减慢等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严重者可以出现心脏骤停,危及生命.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逐次心搏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脏窦房结自律活动通过交感和迷走神经,神经中枢,压力反射和呼吸活动等因素的调节作用[2],是评定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敏感的定量指标[3],以HRV评价此术中迷走神经兴奋反应未见报道.本文旨在研究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患者HRV及迷走神经兴奋(excitation of vagus nerve,EVN)的相关因素,以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兴奋 凝术 心率变异性 三叉神经 相关因素 患者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振华 林建 +1 位作者 戴仪 顾新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4-276,共3页
三又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指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的阵发性剧痛,传统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创伤小,即时显效,并发症少等特点。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 三又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指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的阵发性剧痛,传统治疗效果不佳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创伤小,即时显效,并发症少等特点。选择性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治疗三又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 凝术 神经 治疗效果 临床效果 阵发性剧痛 生活质量 分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性阻滞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庆玎 曹红 赵可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诊断性阻滞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A组为非诊断性阻滞组(n=80),B组为诊断性阻滞组(n=80)。A组患者不进行诊断性阻滞直接入院治疗,B组患者入院前行三... 目的探讨诊断性阻滞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A组为非诊断性阻滞组(n=80),B组为诊断性阻滞组(n=80)。A组患者不进行诊断性阻滞直接入院治疗,B组患者入院前行三叉神经半月节诊断性阻滞。2组患者入院后均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2组患者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穿刺针尾有新鲜血液流出视为穿刺出血,记录诊断性阻滞阴性率,穿刺次数及穿刺出血率。结果B组诊断性阻滞阴性3例,占3.8%(3/80)。2组比较VAS评分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中B组一次穿刺到位率明显高于A组(69例vs.24例,χ2=57.738,P=0.000),穿刺出血率显著低于A组(6例vs.17例,χ2=5.683,P=0.017)。结论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前通过诊断性阻滞的诊断和定位,对于提高射频热凝的毁损效果并无明确帮助,但诊断性阻滞本身可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防止误毁损的发生,提高穿刺的准确性与成功率,有效减少反复穿刺导致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性阻滞 原发性三叉神经 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建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385-3387,共3页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病因复杂,确切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因而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涉及中枢神经病变学说和周围神经病变学说,但这两种学说目前均不能圆满解释...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病因复杂,确切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因而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涉及中枢神经病变学说和周围神经病变学说,但这两种学说目前均不能圆满解释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其临床表现。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感觉根入髓区(REZ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凝术 卵圆孔穿刺 病变学 微血管减压 神经梳理术 电生理监测 未明 神经导航 开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对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穿刺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王然 高献忠 +4 位作者 华敏 陆伟萍 管华 史宏伟 徐晨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8-1183,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对第三支三叉神经痛(TN)患者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的第三支TN患者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18岁,BMI≤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对第三支三叉神经痛(TN)患者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的第三支TN患者48例,男19例,女29例,年龄>18岁,BMI≤28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组(U组)和单纯CT引导组(C组),每组24例,分别接受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和单纯CT引导下经皮卵圆孔穿刺,并实施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记录穿刺成功例数、穿刺次数、辐射剂量、穿刺时间、手术时间。记录术前、术后2、4、12、24周NRS评分、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评分,计算术后疼痛良好缓解率(BNI评分Ⅰ或Ⅱ级)。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完成穿刺操作和射频热凝治疗。与C组比较,U组穿刺次数明显减少,辐射暴露明显降低,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4、12、24周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2、4、12、24周疼痛良好缓解率、面部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其他严重治疗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下实施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治疗第三支TN的安全可行方案,与单纯CT引导比较,超声引导联合CT验证可以明显提升穿刺精准性并降低治疗相关的辐射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凝术 超声 卵圆孔 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与三氧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彤 钱晓焱 +5 位作者 郑蓉 胡桂莲 白清丽 李芝兰 张建峰 安建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44-749,共6页
目的:比较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与三氧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至2020年因三叉神经痛接受治疗的病人诊疗信息,按手术方法分为经皮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RT)组14例和三氧... 目的:比较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与三氧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至2020年因三叉神经痛接受治疗的病人诊疗信息,按手术方法分为经皮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RT)组14例和三氧注射治疗(ozone therapy,OT)组13例;并进行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BNI)疼痛评分,评估病人疼痛(pain)和麻木(numbness)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前VAS,BNI(P)和BNI(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周VAS和BNI(P)评分均降低;但OT组高于PRT组。治疗后BNI(N)评分OT组均低于PRT组。随访期间PRT组2例疼痛复发,病人均有麻木症状;OT组5例病人偶发轻微疼痛,均无麻木症状。结论:OT和PRT均可缓解三叉神经痛,OT缓解疼痛的效果略低于PRT,但OT组的病人术后麻木程度低于PRT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凝术 三氧注治疗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方入路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垒 吴承远 +2 位作者 张强 刘玉光 张良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41-442,共2页
经皮穿刺卵圆孔行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效果肯定。卵圆孔穿刺有侧入路和前入路两种,临床以前入路穿刺居多,侧入路穿刺鲜见报道。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 神经 凝术 侧方入路 治疗 经皮穿刺 毁损 卵圆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静脉麻醉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颖 汤芹芹 +1 位作者 刘慧 杨邦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49-250,共2页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源性疼痛,一般疼痛程度严重,普遍治疗效果差,或容易复发[1]。近年来开展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效果肯定,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我科2008年1月~2009年6月使用芬太尼或瑞芬太尼...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源性疼痛,一般疼痛程度严重,普遍治疗效果差,或容易复发[1]。近年来开展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效果肯定,临床应用日趋广泛。我科2008年1月~2009年6月使用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浓度控制输注麻醉给药系统(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对90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患者进行麻醉处理,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静脉麻醉方法 凝术 靶浓度控制输注 神经源性疼痛 临床应用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经皮穿刺导航系统在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陆丽娟 韩影 +1 位作者 槐洪波 谢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14-918,共5页
目的:评估3D打印个性化经皮穿刺导航系统应用于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有效性。方法:60例符合国际头痛学会分类委员会确定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有射频热凝术适应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D打印组,n=30)和B组(对照组,n=30),A组在导... 目的:评估3D打印个性化经皮穿刺导航系统应用于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的有效性。方法:60例符合国际头痛学会分类委员会确定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有射频热凝术适应症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D打印组,n=30)和B组(对照组,n=30),A组在导航系统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B组在常规CT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记录经皮穿刺到达靶点所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CT扫描次数;患者术中反应(呻吟、肢动等);患者术后即刻、术后7 d、30 d疼痛完全缓解率、病人满意率;术后1 m、3 m、6 m优良率评估;术中(或术后)脑脊液渗漏、面部淤血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在穿刺到达靶点时间、手术时间、CT扫描次数、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明显减少或降低(P<0.05),而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手术即刻疼痛完全缓解率、患者满意度、术后1 m、3 m、6 m优良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个性化经皮穿刺导航系统辅助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 3D打印 导航模块 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凝术 三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秀双 杨立强 +2 位作者 何明伟 武百山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5-866,共2页
三叉神经痛为面部爆发性、短暂性、刺激性、周期性的疼痛,疼痛分布在三叉神经单支或多支分布区,发生率3—5/10万人年,并且随着年龄上升。另有报道,三叉神经痛的国内及国外发病率分别为47.8/10万人口和62.6/10万人口。该病可严重影响患... 三叉神经痛为面部爆发性、短暂性、刺激性、周期性的疼痛,疼痛分布在三叉神经单支或多支分布区,发生率3—5/10万人年,并且随着年龄上升。另有报道,三叉神经痛的国内及国外发病率分别为47.8/10万人口和62.6/10万人口。该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研究显示,三叉神经痛患者伴随高发的抑郁和焦虑异常[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远期疗效分析 神经 治疗术 CT引导 生存质量 爆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温控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锁良 申小东 +2 位作者 王辉 吕建国 王忠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1-753,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在DSA或C型臂引导下,采用Hartel前入路法,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后以温控射频热凝对靶点毁损,温度控制在76~80℃,持续时间1~2min,共3~4次。结果本组56例中,5... 目的观察和分析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在DSA或C型臂引导下,采用Hartel前入路法,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后以温控射频热凝对靶点毁损,温度控制在76~80℃,持续时间1~2min,共3~4次。结果本组56例中,53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为工级,视为临床治愈,治愈率为94.6%;1例达Ⅱ级明显缓解;1例达Ⅲ级;1例为Ⅳ级无效。治疗优良率为96.4%,总有效率为98.2%。元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可靠及有效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神经 凝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