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皮三叉神经刺激对慢性偏头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林林
朱俊超
+1 位作者
白定群
蒋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8-509,共12页
目的:探究经皮三叉神经刺激(external trigeminal nerve stimulation, eTNS)对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 CM)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NTG)法构建CM模型。模型大鼠接受不同参数的eTNS刺激:低频...
目的:探究经皮三叉神经刺激(external trigeminal nerve stimulation, eTNS)对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 CM)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NTG)法构建CM模型。模型大鼠接受不同参数的eTNS刺激:低频段低强度、高频段低强度、低频段高强度、高频段高强度。检测大鼠机械痛阈值及热痛阈值,明确eTNS对CM的作用及最佳刺激参数;检测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 TNC)部位CGRP、c-Fos、小胶质细胞标志物及炎症因子表达,明确eTNS治疗的潜在机制。结果:高频段低强度eTNS显著提升CM大鼠疼痛阈值,降低TNC部位CGRP、c-Fos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及促炎因子释放,促进M2型标志物表达。结论:高频段低强度eTNS对CM具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介导的中枢敏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三叉神经刺激
慢性偏头痛
中枢敏化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减轻戊四氮诱导的大鼠癫痫发作并抑制海马内IL-1β和TNF-α的表达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益民
王倩倩
+1 位作者
贺慧艳
王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对戊四氮(PTZ)诱发的急性癫痫大鼠的行为学及海马致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致痫组(PTZ组)和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组,分别给予7 d、...
目的:探讨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对戊四氮(PTZ)诱发的急性癫痫大鼠的行为学及海马致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致痫组(PTZ组)和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组,分别给予7 d、14 d和28 d的假刺激和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后,腹腔注射PTZ建立急性癫痫动物模型,观察给药后大鼠癫痫行为学表现,并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ELISA方法对海马IL-1β、TNF-α进行检测。结果: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可以明显减轻大鼠的痫性发作级别,减少癫痫发作持续的时间(P<0.05),且海马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的表达明显少于PTZ组(P<0.05或P<0.01)。结论: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在PTZ急性点燃癫痫大鼠模型中不仅具有抗惊厥作用,还可以减少海马致痫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的表达,可能为癫痫的防治带来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三叉神经
电
刺激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三叉神经刺激对慢性偏头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林林
朱俊超
白定群
蒋莉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8-509,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02804)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B2022NSCQ-MSX0830)。
文摘
目的:探究经皮三叉神经刺激(external trigeminal nerve stimulation, eTNS)对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 CM)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NTG)法构建CM模型。模型大鼠接受不同参数的eTNS刺激:低频段低强度、高频段低强度、低频段高强度、高频段高强度。检测大鼠机械痛阈值及热痛阈值,明确eTNS对CM的作用及最佳刺激参数;检测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 TNC)部位CGRP、c-Fos、小胶质细胞标志物及炎症因子表达,明确eTNS治疗的潜在机制。结果:高频段低强度eTNS显著提升CM大鼠疼痛阈值,降低TNC部位CGRP、c-Fos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及促炎因子释放,促进M2型标志物表达。结论:高频段低强度eTNS对CM具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及其介导的中枢敏化有关。
关键词
经皮三叉神经刺激
慢性偏头痛
中枢敏化
小胶质细胞
Keywords
external trigeminal nerve stimulation
chronic migraine
central sensitization
microglia
分类号
R741.0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减轻戊四氮诱导的大鼠癫痫发作并抑制海马内IL-1β和TNF-α的表达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益民
王倩倩
贺慧艳
王玉
机构
绍兴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32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271444)
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No.09B140)
文摘
目的:探讨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对戊四氮(PTZ)诱发的急性癫痫大鼠的行为学及海马致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致痫组(PTZ组)和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组,分别给予7 d、14 d和28 d的假刺激和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后,腹腔注射PTZ建立急性癫痫动物模型,观察给药后大鼠癫痫行为学表现,并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ELISA方法对海马IL-1β、TNF-α进行检测。结果: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可以明显减轻大鼠的痫性发作级别,减少癫痫发作持续的时间(P<0.05),且海马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的表达明显少于PTZ组(P<0.05或P<0.01)。结论: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在PTZ急性点燃癫痫大鼠模型中不仅具有抗惊厥作用,还可以减少海马致痫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的表达,可能为癫痫的防治带来新的策略。
关键词
经皮
三叉神经
电
刺激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Keywords
External trigeminal nerve electrostimulation
Interleukin-1β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分类号
R742.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皮三叉神经刺激对慢性偏头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刘林林
朱俊超
白定群
蒋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减轻戊四氮诱导的大鼠癫痫发作并抑制海马内IL-1β和TNF-α的表达
刘益民
王倩倩
贺慧艳
王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