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金融安全视角下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与治理--基于经理主义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黎仁华 薛建礼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120,共7页
进一步规范保险企业的公司行为与市场行为,关系到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对建设创新国家提供金融支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保险企业在公司治理、资金运用中的风险问题,分析这些现象的具体成因、表现及经... 进一步规范保险企业的公司行为与市场行为,关系到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对建设创新国家提供金融支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保险企业在公司治理、资金运用中的风险问题,分析这些现象的具体成因、表现及经济后果,发现经理主义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保险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效率低下、资金运用风险高等问题。应该在明确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成因的基础上,从完善"董监高"的个体治理、加强内外部治理力量、夯实监管机制及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等层面,加强我国保险业治理,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及经济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业 保险资金 经理主义 公司治理 经济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资本主义、经理资本主义与机构资本主义──对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关系演进和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何自力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4,共6页
资本主义股份经济经历了三个演变和发展阶段,即家族资本主义阶段、经理资本主义阶段和机构资本主义阶段,相应地,股份公司内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也经历了由统一到分离,再由分离到统一的发展过程。机构资本主义是资本占有关系的新... 资本主义股份经济经历了三个演变和发展阶段,即家族资本主义阶段、经理资本主义阶段和机构资本主义阶段,相应地,股份公司内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也经历了由统一到分离,再由分离到统一的发展过程。机构资本主义是资本占有关系的新形式,机构资本主义的崛起推动了公司内部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关系由相互分离向重新统一的转变。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应该遵循现代企业制度内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互关系演进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按照所有权与控制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和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资本主义 经理资本主义 机构资本主义 所有权 控制权 股份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才是真正的创新推动者——基于经理中心主义和股东积极主义
3
作者 王健忠 张昭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55,共6页
根据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实际控制人(自然人)变动和大股东变动分别来模拟经理中心主义和股东积极主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企业比实际控制人为非自然人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性,但对于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家族... 根据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实际控制人(自然人)变动和大股东变动分别来模拟经理中心主义和股东积极主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企业比实际控制人为非自然人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性,但对于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的家族企业却得出了与此相反的结论;不论是非家族企业还是家族企业,企业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对企业创新都具有消极影响,对家族企业的影响更大;第一大股东变动对企业创新具有消极作用,结果并不支持控制权市场理论;进一步研究发现,业绩越差的企业越容易发生大股东的变动。对比实证结果可知,应适当保护企业创始人的控制权,发挥企业家精神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防止资本市场上的恶意收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 经理中心主义 股东积极主义 实际控制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经理式资本主义的三个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4
作者 于桂兰 《工业技术经济》 2000年第3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美国 经理式资本主义 特征 成因 经理式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息回购转债:一种有效制约经理机会主义的国有股回购工具
5
作者 韩杨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2年第1期75-80,共6页
本文认为,零息回购转债在制约经理人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方面的性能优于“增发后回购”、股转债等其它国有股回购方案。并且,无论国有股减持后是否仍占控股比例,股东是否决定赎回权的行使对零息回购转债制约经理机会主义的作用没有影响... 本文认为,零息回购转债在制约经理人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方面的性能优于“增发后回购”、股转债等其它国有股回购方案。并且,无论国有股减持后是否仍占控股比例,股东是否决定赎回权的行使对零息回购转债制约经理机会主义的作用没有影响。不同于股转债,零息回购转债另一个优点是避免了巨额现金流出,不致令上市公司在回购后承担过重的利息负担和过大的财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债回购 零息回购 经理机会主义 国有股回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司中的经理中心主义刍议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军 余涛 黄娅 《湖北社会科学》 2003年第7期115-116,共2页
经理在性质上是公司的雇员,现代公司的发展以及经理权的法律架构使经理权在较大程度上得以扩张,这种扩张趋势使得经理权相对于董事处于优越地位。因此为防止公司董事“形骸化”及内部人控制,应当对经理权进行规制。
关键词 经理中心主义 高级职员 董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决策过程与董事会权力虚置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叶蓓 金晶 陈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Z期46-48,共3页
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一大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两权分离情况下,公司董事会被视为股东利益的代表,在保护股东权益、维护公司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相应,各国公司法也都赋予了董事会以至上权力。然而,现实中董事会的作用饱受质疑。
关键词 董事会结构 现代公司制企业 决策过程 公司资产 股东利益最大化 经营权分离 董事会决策 董事会治理 股东至上主义 经理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人员自主度不同理论诠释的对比实证检验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世新 谢洁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Z期38-41,共4页
高管人员自主度(managerial discretion),有的学者直译为"经理自主权",是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决策和实际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力和行为空间的大小,它由企业的外部环境特征、组织特征以及高管人员的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因... 高管人员自主度(managerial discretion),有的学者直译为"经理自主权",是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决策和实际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力和行为空间的大小,它由企业的外部环境特征、组织特征以及高管人员的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理主义理论 公司成长性 独立董事比例 股东持股比例 利润最大化 实际控制权 自然对数表 配对样本 会计利润 指标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业绩指标存在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9
作者 陈震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从Holmstrom的标准委托—代理模型出发,可以得出高管人员报酬仅仅是业绩的函数,非业绩指标在契约中的存在只会增加代理成本;而从经理主义的经理人自利角度出发,可以对非业绩指标存在性给予充分解释。但在现实中,几乎所有国家上市公司的... 从Holmstrom的标准委托—代理模型出发,可以得出高管人员报酬仅仅是业绩的函数,非业绩指标在契约中的存在只会增加代理成本;而从经理主义的经理人自利角度出发,可以对非业绩指标存在性给予充分解释。但在现实中,几乎所有国家上市公司的高管报酬契约中都存在非业绩指标,很难用这些公司股东都没有发现或者没有能力遏制经理的自利行为来进行解释。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非业绩指标在契约中的存在性进行探讨,阐述规模指标的存在,同样也是符合代理理论和股东利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业绩指标 存在性 经理主义 代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人员自主度不同理论诠释的对比实证检验
10
作者 李世新 谢洁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6-77,共2页
本文基于现有的关于高层管理人员自主度的三种主要理论观点,提出一系列关于高层管理人员自主度的研究假设,并通过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经理主义理论和Hambrick-Finkelstein理论对高层管理人员自主度的诠释... 本文基于现有的关于高层管理人员自主度的三种主要理论观点,提出一系列关于高层管理人员自主度的研究假设,并通过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经理主义理论和Hambrick-Finkelstein理论对高层管理人员自主度的诠释更加符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而代理理论的诠释缺乏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人员自主度 经理主义理论 代理理论 Hambrick-Finkelstein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