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洪名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22,共5页
本文通过建立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并用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示,在初始条件和市场化改革这两个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因素中,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大于初始条件的作用,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
本文通过建立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并用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示,在初始条件和市场化改革这两个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因素中,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大于初始条件的作用,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西部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本地区的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条件
制度变迁
市场化改革
区域
经济非均衡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技术外部性、工业集聚与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
被引量:
10
2
作者
简泽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7-52,共16页
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平衡和路径依赖特征是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技术外部性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增,这篇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上分析了技术外部性、工业集聚和地区经济非均衡增长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逐渐成长起来的...
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平衡和路径依赖特征是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技术外部性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增,这篇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上分析了技术外部性、工业集聚和地区经济非均衡增长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逐渐成长起来的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这些因素动态相互作用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增延续和放大了地区间不平衡的工业化过程,从而导致了经济增长空间上的不平衡和地区收入差距时间上的持久性和自我增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外部性
规模报酬递增
工业集聚
经济非均衡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
18
3
作者
倪庆萍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0,共3页
本文从结构和内生增长两个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文中依据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在对经济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 ,信息化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分析...
本文从结构和内生增长两个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文中依据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在对经济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 ,信息化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分析的基础上 ,导出信息技术不仅从结构因素方面推动着经济增长 ,而且它本身就是增长的内生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非
均衡
经济
增长
内生
经济
增长
产业结构
知识积累
技术进步
经济
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部大开发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
被引量:
4
4
作者
洪名勇
曹明华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53-56,共4页
国有经济调整速度不同是东西部经济非均衡增长的重要原因。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中央加大对西部的投资 ,政策向西部倾斜 ,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 ,更是西部资源配置得到不断优化、微观主体得到培育和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和国有经济不...
国有经济调整速度不同是东西部经济非均衡增长的重要原因。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中央加大对西部的投资 ,政策向西部倾斜 ,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 ,更是西部资源配置得到不断优化、微观主体得到培育和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和国有经济不断调整的过程。因此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由之路是积极推进西部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为此 ,必须在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等原则的指导下 ,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经济非均衡增长
国有
经济
战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通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苏金明
马小强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73,共2页
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出发,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20世纪初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因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在技术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大...
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出发,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20世纪初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因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在技术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大多数企业也都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
创新动力机制
技术创新理论
经济非均衡增长
通用
企业持续发展
生产经营活动
技术创新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15
1
作者
洪名勇
机构
贵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22,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西部地区所有制经济结构调整研究"(01BJL03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通过建立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并用中国的资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示,在初始条件和市场化改革这两个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因素中,市场化改革的作用大于初始条件的作用,因此,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西部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进本地区的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初始条件
制度变迁
市场化改革
区域
经济非均衡增长
Keywords
initial conditions
system reform
market reform
uneven local economic growth
分类号
F20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技术外部性、工业集聚与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
被引量:
10
2
作者
简泽
机构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7-52,共16页
文摘
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平衡和路径依赖特征是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技术外部性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增,这篇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上分析了技术外部性、工业集聚和地区经济非均衡增长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逐渐成长起来的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这些因素动态相互作用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增延续和放大了地区间不平衡的工业化过程,从而导致了经济增长空间上的不平衡和地区收入差距时间上的持久性和自我增强的特征。
关键词
技术外部性
规模报酬递增
工业集聚
经济非均衡增长
Keywords
Technological Externality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Industry Convergency
Disequilibrium Economic Growth
分类号
F061.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
18
3
作者
倪庆萍
机构
安徽财贸学院会计系
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0,共3页
文摘
本文从结构和内生增长两个角度分析了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文中依据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在对经济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信息技术与产业结构调整 ,信息化与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分析的基础上 ,导出信息技术不仅从结构因素方面推动着经济增长 ,而且它本身就是增长的内生因素 。
关键词
信息化
非
均衡
经济
增长
内生
经济
增长
产业结构
知识积累
技术进步
经济
增长
Keywords
information
unbalanced economic growth
internal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structur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progress of technology
分类号
F062.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部大开发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
被引量:
4
4
作者
洪名勇
曹明华
机构
贵州大学经济贸易系
出处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53-56,共4页
基金
贵州省重大社科基金招标课题!"贵州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国有企业改组问题研究"的部分内容
文摘
国有经济调整速度不同是东西部经济非均衡增长的重要原因。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中央加大对西部的投资 ,政策向西部倾斜 ,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 ,更是西部资源配置得到不断优化、微观主体得到培育和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和国有经济不断调整的过程。因此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由之路是积极推进西部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为此 ,必须在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等原则的指导下 ,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经济非均衡增长
国有
经济
战略调整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1.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通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苏金明
马小强
机构
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2-73,共2页
文摘
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出发,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20世纪初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因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在技术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大多数企业也都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关键词
企业技术
创新动力机制
技术创新理论
经济非均衡增长
通用
企业持续发展
生产经营活动
技术创新活动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初始条件、市场化改革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实证研究
洪名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技术外部性、工业集聚与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
简泽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信息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理论分析
倪庆萍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部大开发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
洪名勇
曹明华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通用模式研究
苏金明
马小强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