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城市圈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廷兰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34-136,共3页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分别测算了京津冀城市圈各城市与作为两经济增长极的北京、天津的联系强度,并分析其呈现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对廊坊的经济联系度最强,天津与北京的经济度次之;联系方向基本呈旋转90度后的"Y"型和"门&...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分别测算了京津冀城市圈各城市与作为两经济增长极的北京、天津的联系强度,并分析其呈现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对廊坊的经济联系度最强,天津与北京的经济度次之;联系方向基本呈旋转90度后的"Y"型和"门"字型;从经济联系趋势去看,廊坊、唐山、沧州与北京、天津的联系程度在加强,尤其是廊坊市对北京和天津的经济联系强度越来越强,而其他城市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隶属 经济联系总量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梯度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叶磊 欧向军 卿圆圆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3,共5页
从地区生产总值、非农业人口数、专利授权量、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运用中心城市职能指数、经济联系总量、潜力强度与隶属度等模型,对长三角25个地级以上市区进行了空间重构,初步建立起由五大城市圈构成的城市群... 从地区生产总值、非农业人口数、专利授权量、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运用中心城市职能指数、经济联系总量、潜力强度与隶属度等模型,对长三角25个地级以上市区进行了空间重构,初步建立起由五大城市圈构成的城市群网络体系,并结合分形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沪、苏、锡、禾等7座城市构成了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圈,宁、镇、扬、泰组成的南京城市圈与杭、绍、衢、金组成的杭州城市圈为长三角的半核心城市圈,而徐、宿、连、淮、盐组成的徐州城市圈与甬、温、台、舟组成的宁波城市圈则为长三角的边缘城市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隶属度 城市中心性 空间梯 分形理论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及省会经济辐射力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江璐璐 师谦友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3,共5页
以安徽省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节点分析、线路分析,结合引力模型测算安徽省与外部区域的经济联系作用量,确定其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分析合肥市的经济实力及其在安徽省所处的地位。研究表明:①安徽省经济联系的基本方向为向东与长... 以安徽省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节点分析、线路分析,结合引力模型测算安徽省与外部区域的经济联系作用量,确定其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分析合肥市的经济实力及其在安徽省所处的地位。研究表明:①安徽省经济联系的基本方向为向东与长三角的经济联系;②受相邻省区边缘大城市经济实力的影响,相邻省区大城市对安徽的经济辐射呈扇形分布,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③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中心性和经济联系量突出,但经济实力仍有待提高。安徽若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须进一步提高合肥及其各级城市的经济实力,并加强与周边区域尤其是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联系 经济隶属度 中心职能强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核心节点城市经济联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爱君 毛锦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100,共9页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间段的中国西北段,在经济带的崛起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城市之间的可达性、经济联系强度及经济隶属度等方面,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18个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情况,得出了...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间段的中国西北段,在经济带的崛起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城市之间的可达性、经济联系强度及经济隶属度等方面,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18个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情况,得出了西北段节点城市的城市中心职能、经济联系强度、可达性等普遍较低的结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协同发展为基础的城市群和城市带的战略构想,以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 中国西北段 节点城市 经济联系强 可达性 经济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时空差异及其动力机制
5
作者 王克英 赵中花 +2 位作者 谢磊 李玉丹 李景保 《绿色科技》 2012年第12期235-239,共5页
利用山东省统计年鉴及社会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对2004~2010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旅游经济联系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0年山东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时空差异明显,鲁中和鲁东地区的城市旅... 利用山东省统计年鉴及社会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对2004~2010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旅游经济联系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0年山东省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时空差异明显,鲁中和鲁东地区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强于鲁西地区,城市旅游经济连系呈现不规则的"H"型空间结构模式;泰安的旅游地位和作用突出,济南和青岛的旅游影响力下降。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区位、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资源、旅游政策等因素共同构成山东省时空差异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联系 旅游经济隶属度 动力机制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山东省城市经济联系格局演变 被引量:19
6
作者 高兴亮 殷为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58-461,共4页
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采用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选取2002、2007和2012年的就业人口数、GDP以及山东省主要城镇公路里程等数据,对山东省17城市的经济联系量、城市间经济联系隶属度进行测算。本文的... 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采用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选取2002、2007和2012年的就业人口数、GDP以及山东省主要城镇公路里程等数据,对山东省17城市的经济联系量、城市间经济联系隶属度进行测算。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山东省各主要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绝对量保持增长;各城市的占总体比重隶属度结构在2002-2007年存在较大变化,2007-2012年基本不变。济南、淄博、威海等城市比重下降,与其他城市联系总体有所减弱;菏泽、济宁、聊城、临沂比重上升;主要形成"济南-泰安、淄博-济南-东营-潍坊;烟台-威海市;枣庄-临沂市"三大经济联系紧密带的格局。从山东省总体空间范围来看,中、北部城市间联系紧密,而西部和沿海城市之间联系较弱。本文最后对山东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了相关启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城市经济联系和隶属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齐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焦红 方雅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12,共6页
哈齐高速铁路是哈大齐工业走廊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联动和空间重组产生深刻影响。选取可达性模型,测度哈齐高速铁路的开通对区域可达性水平的影响;再根据距离引力模型测量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利用经济隶属度,分析各... 哈齐高速铁路是哈大齐工业走廊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联动和空间重组产生深刻影响。选取可达性模型,测度哈齐高速铁路的开通对区域可达性水平的影响;再根据距离引力模型测量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利用经济隶属度,分析各个城市经济联系方向,从而探究哈齐高速铁路背景下黑龙江经济格局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哈齐高速铁路的开通大幅度优化了区域沿线城市之间的可达性水平;同时,哈齐高速铁路也加大了沿线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区域经济格局逐渐呈现"多中心化"的趋势;高速铁路轴带极化现象明显,部分空间隶属关系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齐高速铁路 可达性 经济联系强 经济隶属度 动态演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达性的兰州-西宁城市群经济联系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艳茹 贾卓 谷人旭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80,共10页
以中国西部兰州-西宁城市群为研究区,以县区为研究单元测算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基于交通通达性分析城市群2000-2015年的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兰州-西宁城市群所辖41个县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城市首位律显著;兰州-西宁城... 以中国西部兰州-西宁城市群为研究区,以县区为研究单元测算城市群的经济发展水平,基于交通通达性分析城市群2000-2015年的经济联系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兰州-西宁城市群所辖41个县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城市首位律显著;兰州-西宁城市群各县区之间交通通达性有较大提升,但各阶段各有特征;兰州-西宁城市群经济联系在空间上形成以城关区为核心向外辐射的全局联系,以及以城中区、白银区、临夏市、安定区为核心向外辐射的局部联系结合的多核心网络格局,城市群所辖县区之间经济联系较弱,核心县区的辐射作用有待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达性 经济联系隶属 空间格局 兰州-西宁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旅游圈双核模式结构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秦瑞鸿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7-90,共4页
文章借鉴旅游经济差异方面的研究成果,用标准差和离差系数定量测度山东半岛旅游圈城市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总体水平。用城市旅游地位的定量评价模型确定了山东半岛旅游圈两核模式。采用旅游经济联系强度,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 文章借鉴旅游经济差异方面的研究成果,用标准差和离差系数定量测度山东半岛旅游圈城市旅游发展的空间差异总体水平。用城市旅游地位的定量评价模型确定了山东半岛旅游圈两核模式。采用旅游经济联系强度,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城市旅游吸引区边界的确定模型对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空间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经济区进行了划分,最后确定了典型的双核圈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旅游圈 城市旅游 旅游经济联系 旅游经济隶属度 双核圈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