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商品经济阶段的不可逾越性
1
作者 杨昌俊 《南方经济》 1985年第2期65-68,56,共5页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这一论断,充分阐明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发展商品经济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 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充分发展 产品经济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 创造性发展 社会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阶段、要素条件变化与区域产业演化路径:后发国家视角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伟 贺灿飞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9-939,共11页
演化经济地理学将知识与技术置于分析的核心位置,重点关注技术关联在发达国家区域产业演化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对后发国家来说,劳动力与资本等要素条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会影响技术关联的作用。本文以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吸收相... 演化经济地理学将知识与技术置于分析的核心位置,重点关注技术关联在发达国家区域产业演化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对后发国家来说,劳动力与资本等要素条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会影响技术关联的作用。本文以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吸收相关经济学理论的合理成份,构建1个新的分析框架,探讨区域产业演化路径的阶段性调整。本文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刘易斯二元经济阶段、越过刘易斯转折点后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增长理论、后发国家赶超理论和新熊彼特主义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中提取3个经济发展阶段生产要素的主要变动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发展阶段要素条件变化与技术关联综合影响下的区域产业演化路径。本文研究结果可对后发国家区域产业演化提供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经济地理学 经济发展阶段 要素禀赋 技术关联 区域产业演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快速增长阶段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强 卫海燕 黄静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9年第3期322-328,共7页
目的。研究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阶段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总体变化态势,以求为制定政策服务。方法。借用气候突变原理.采用Mann—Kendall方法判定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从生态环境生产潜力、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效应和社会响应4... 目的。研究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阶段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的总体变化态势,以求为制定政策服务。方法。借用气候突变原理.采用Mann—Kendall方法判定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从生态环境生产潜力、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效应和社会响应4个主题出发,构建了包含37个指标的陕西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主题层内部采用权重积(WP)方法构建了生态环境生产潜力指数等4个主题子指数,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各子指数变化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采用欧式距离法计算研究区1989—2006年的综合环境生态指数并对其变化态势进行分析。结果。1989。1997年研究区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保持稳定,略有下降;1997~2006年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2000年西部大开发以来呈现出跨越式的进步,这主要归功于加大社会响应、减小人类活动影响,从而降低了生态环境效应、增强了生态环境生产潜力。结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但通过加大社会响应、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图10,参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综合可持续能力 时间变化 经济阶段 Mann—Kendall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动力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考察 被引量:25
4
作者 舒帮荣 朱建军 +2 位作者 李永乐 曲艺 雍新琴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5-71,共7页
研究目的: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对1987—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进行经济发展阶段划分,采用计量工具分析经济增长、城市人口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为城市用地扩张差别化调控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对1987—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进行经济发展阶段划分,采用计量工具分析经济增长、城市人口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及固定资产投资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为城市用地扩张差别化调控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统计与计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推进,城市用地扩张速度不断加快;在传统经济发展阶段,城市人口增加对城市用地扩张影响最大,而固定资产投资对其无显著影响;在工业化初期,固定资产投资及经济增长成为主导因素,城市人口增长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力下降;在全面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成为城市用地扩张的首要驱动力,而固定资产投资则变为影响最小的负向作用因子。研究结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扩张驱动因素及其作用强度及效果有所不同,为引导城市用地合理扩张,需把握各地区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城市用地扩张主导驱动力,制定差别化城市用地扩展管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市用地扩张 驱动力 经济发展阶段 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人口—经济耦合与经济发展阶段关联分析 被引量:24
5
作者 吴连霞 赵媛 +1 位作者 管卫华 王玉娟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3,共7页
运用灰色关联法建立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人口与经济耦合关联模型,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单元,基于第五次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定量评判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类型及特征,并将其与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研究耦合类型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 运用灰色关联法建立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人口与经济耦合关联模型,以江苏省县域为研究单元,基于第五次及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定量评判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类型及特征,并将其与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研究耦合类型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00年江苏省处于工业化初期,各县域大致划分为低水平(14个)、拮抗型(29个)、磨合型(20个)3种类型耦合区;2010年全省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各县域分为拮抗型(40个)、磨合型(11个)和协调型(12个)3种类型耦合区;耦合类型空间分布以长江为界,苏南与苏北两极分化明显,长江以北耦合类型水平较低,长江两岸耦合类型中等,长江以南耦合类型水平较高。从人口与经济发展耦合类型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间的关联来看,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区域的耦合类型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升级而依次升级,经济发展阶段越高,人口与经济耦合程度越高,其耦合类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则越趋向于协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与经济 经济发展阶段 耦合类型 灰色关联法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规模、经济增长阶段与需求动力机制结构演变 被引量:17
6
作者 杜焱 柳思维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2,共8页
本文重点考察了国家规模不同的假设条件下,需求动力机制在罗斯托经济增长(成长)的长期阶段的动态演变过程。大国与小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机制在罗斯托的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会发生变化。小国在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经济增长... 本文重点考察了国家规模不同的假设条件下,需求动力机制在罗斯托经济增长(成长)的长期阶段的动态演变过程。大国与小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机制在罗斯托的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会发生变化。小国在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驱动逐渐转变为出口需求主导驱动,在第六个阶段,经济增长仍主要由出口需求主导驱动。大国在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驱动逐渐转变为国内消费需求主导驱动,在第六个阶段,经济增长主要由国内消费需求主导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动力机制 经济增长阶段 国家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及其战略转型 被引量:6
7
作者 任保平 卫玲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90,共7页
经过30年的经济改革与经济转型,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从起飞阶段进入到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工业化进入由中期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时期,整体经济发展进入到了双重转型期,结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消费的... 经过30年的经济改革与经济转型,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从起飞阶段进入到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工业化进入由中期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时期,整体经济发展进入到了双重转型期,结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消费的增长效应逐步增强,资源环境构成了对经济发展的强约束,经济发展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依据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和面临的转型问题,必须确立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新发展战略,形成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以自主创新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新途径,通过体制的综合创新建立与经济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新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方式 特征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经济发展阶段与科技进步贡献率探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董必荣 施建军 李虎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83,共6页
根据钱纳里等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结构"理论,运用增长速度方程,对江苏省及其13个地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实际测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及其各个地市的经济增长主要受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的驱动;相比较而言,... 根据钱纳里等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标准结构"理论,运用增长速度方程,对江苏省及其13个地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实际测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及其各个地市的经济增长主要受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的驱动;相比较而言,科技进步对苏南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而资本投入对苏北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科技进步贡献率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经济增长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再判断——从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谈起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月 邓露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0-117,共18页
本文提出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并定位当前大陆有效经济增长阶段。基本结论是:有效经济增长大体分为中低速稳定增长... 本文提出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并定位当前大陆有效经济增长阶段。基本结论是:有效经济增长大体分为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高速波动增长阶段与停滞或小幅下降阶段三个阶段;其中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为"起飞前准备阶段",高速波动增长阶段为"新起飞阶段";1978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起飞前准备阶段",但当前已接近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与高速波动增长阶段的转折点,即正向"新起飞"阶段跨越。对此我们应充分借鉴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在新的实践逻辑起点上为祖国大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经济增长 超额人均收入 经济发展阶段 新起飞阶段 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碳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历史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审视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武 常燕 李云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共7页
随着近年来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增加,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把碳减排责任的矛头指向中国。为了明确中国碳排放的国际地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首先运用IEA2011年公布的碳排放数据分析了我国2009年面临... 随着近年来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增加,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把碳减排责任的矛头指向中国。为了明确中国碳排放的国际地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首先运用IEA2011年公布的碳排放数据分析了我国2009年面临的碳排放形势,继而研究了工业革命以来中国碳排放的总体贡献情况,最后从经济发展阶段视角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认为:①尽管我国当前的碳排放总量巨大,但人均碳排放量低于世界前10名的主要碳排放国家,碳排放强度与世界主要碳排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②我国的历史累计碳排放贡献及人均碳排放均较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累计碳排放量达到世界累计碳排放量的近3/4;③与发达国家相同经济发展阶段相比,我国的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快速推进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阶段普遍伴随着高碳排放。鉴于此,我们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中国的碳排放,一方面中国当前的确产生了较大的碳排放,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这种碳排放规模和水平。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和碳足迹也表明,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一定程度的高碳排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 国际比较 经济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阶段对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回寅 梁凤波 原玉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4-16,共3页
体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不平衡,体育产业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地区间体育发展不平衡,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建议通过协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体... 体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不平衡,体育产业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地区间体育发展不平衡,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建议通过协调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体育发展,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促进我国体育发展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体育发展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长质量、阶段特征与经济转型的关联度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40,共8页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关系图以及能够反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1995—2006年为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数及其分指数,据此判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及增长模式的进程。以期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乐一 粟壬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3,0+4,共6页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准确把握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对于及时调整政策取向、力度和重点,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前瞻性具有重要意义。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与经济周期阶段紧密相关,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分析、重要宏观...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准确把握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对于及时调整政策取向、力度和重点,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前瞻性具有重要意义。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与经济周期阶段紧密相关,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分析、重要宏观经济变量三个层面对中国经济周期阶段的分析,表明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但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目前经济增速放缓是政府主动调控宏观经济的结果,中国经济运行的平稳态势并未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阶段 潜在经济增长率 总需求分析 价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力资本结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晓军 余爽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0,共16页
为了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划分相适应,并参照各国人力资本发展的共同规律,本文将中国人力资本发展划分为初步形成、结构升级、学习模仿和自主创新四个阶段。同时,本文将结构因素引入人力资本分析框架,提出五种基于不同投资水平下的人力资... 为了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划分相适应,并参照各国人力资本发展的共同规律,本文将中国人力资本发展划分为初步形成、结构升级、学习模仿和自主创新四个阶段。同时,本文将结构因素引入人力资本分析框架,提出五种基于不同投资水平下的人力资本类型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1978-2016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本和学历教育的需求差异较大,目前我国人力资本发展正处于自主创新这一阶段,对创新人力资本和硕博生的投资会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其他类型的投资无明显作用甚至会产生负向影响,同时人力资本的存量和结构因素也为沿海和内陆之间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做出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发展阶段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经济发展阶段及相应贸易战略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小北 余洪燕 武火峰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3,42,共7页
中韩两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十分相似,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采取的贸易战略也存在很强的可比性。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值得重视的经验教训,寻求一些对于我国发展有益的启示,对我国当今贸易战略和政策选择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贸易战略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贫困到富裕的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琨 闫伟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12期8-15,共8页
随着统一增长理论的兴起,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又重新受到了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和内容上,根据国民经济生产部门、生产技术类型、... 随着统一增长理论的兴起,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又重新受到了学界的重视,相关研究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标准和内容上,根据国民经济生产部门、生产技术类型、人口增长模式、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竞争优势的来源等五种标准划分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第二,在阶段转换动力上,探讨了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产业结构升级、国家干预、制度变迁等五种因素对发展阶段转换的推动作用;第三,在理论缺陷和实践困境上,通过对理论缺陷和实践困境的反思揭示了未来经济理论的发展方向和创新基点。系统梳理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发展阶段划分标准 发展阶段转换动力 “中等收入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乐一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17,共8页
分析经济周期阶段主要立足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分析,同时也进一步分析GDP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这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其中重点是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和分析。通过对这些变量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位于繁荣阶段。根... 分析经济周期阶段主要立足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分析,同时也进一步分析GDP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这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其中重点是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和分析。通过对这些变量的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位于繁荣阶段。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所处阶段,下一步中国经济的目标和任务是继续保持经济繁荣的大好形势,努力延长扩张阶段,同时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阶段 潜在经济增长率 总需求分析 价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转型与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 被引量:2
18
作者 杭帆 郭剑雄 《西北人口》 CSSCI 2016年第3期8-13,共6页
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典型化事实是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的转型。正是这一人口转型,带来了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的划时代存在,也区分了工业化经济取代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超越工业化经济的工业化两个阶段。需要强调的是,没有人口... 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典型化事实是人口生产由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的转型。正是这一人口转型,带来了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的划时代存在,也区分了工业化经济取代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超越工业化经济的工业化两个阶段。需要强调的是,没有人口转型形成的人力资本内生化机制,不可能有工业化高级阶段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完成。人口转型的经验事实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加速现代化进程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人口转型 B-M-T转折点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153,共6页
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各种理论及划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1985-2004年间,广西崇左市、安徽滁州市、江苏南通市经济发展的变化轨迹,确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表明崇左市经济结构较... 在介绍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各种理论及划分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1985-2004年间,广西崇左市、安徽滁州市、江苏南通市经济发展的变化轨迹,确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表明崇左市经济结构较差,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且竞争能力较弱;滁州市经济中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较大,总体经济结构较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贡献,竞争能力较强;南通市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总体经济结构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且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建议:①崇左市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越"两廊一圈"经济带以及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吸收泛珠三角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国际贸易。②滁州市应融入南京都市圈,吸引和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注意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③南通市应把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提升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差异 偏离-份额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研究:基于经济长波理论视角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101,共9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未来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局背景和行动纲领。要深入理解这一新发展阶段,需要对中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未来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全局背景和行动纲领。要深入理解这一新发展阶段,需要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演变进行一个历史的、理论的以及现实的考察。为此,文章基于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方法论,构建了基于技术力、制度力以及两者之间耦合力的三元经济长波分析框架,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演变历程,同时从经济长波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论断进行了理论阐释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经济长波理论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