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邓小平经济辩证法范畴论纲
- 1
-
-
作者
周志伟
-
机构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
出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61-66,72,共7页
-
文摘
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根据,从邓小平著作中概括出十对经济辩证法范畴,即:中心与其他、速度与效益、稳定与发展、全局与局部、暂时与长远、主体与补充、先富与后富、效率与公平、自力与引进、可能与现实。
-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辩证法
经济建设
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效益
局部利益
全局利益
可持续发展
-
分类号
F091.9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A849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辩证法二范畴
- 2
-
-
作者
周志伟
-
机构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11,共2页
-
文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辩证法二范畴周志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辩证法的范畴,不是人们的主观杜撰,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最普遍的对立统一关系及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列宁说过:“范畴是区分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些小阶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
-
关键词
经济辩证法范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效率与公平
民营经济
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法
市场竞争
对立统一关系
社会经济
-
分类号
F045.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试论邓小平经济辩证法思想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雍成瀚
-
机构
安徽省旅游集团
-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46-49,87,共5页
-
文摘
邓小平经济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 ,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内容角度总结其具体的经济思想 ,而立足方法论角度的研究则显得较为薄弱。邓小平经济思想蕴涵着深刻的辩证法 ,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辩证法
思想
-
Keywords
deng xiaoping
economic dialectics
thought
-
分类号
A849.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毛泽东经济辩证法思想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 4
-
-
作者
雍成瀚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03年第1期43-47,共5页
-
文摘
毛泽东经济辩证法思想为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留下宝贵的理论遗产。阐述了毛泽东经济辩证法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
-
关键词
毛泽东
经济辩证法
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分类号
A84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F01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邓小平经济辩证法管窥
- 5
-
-
作者
萧秀清
-
机构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8-30,共3页
-
文摘
一、邓小平经济辩证法的研究对象邓小平经济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的经济活动。但是,邓小平经济辩证法着力研究的并不是一般的社会经济活动,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活动。它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各种矛盾及其特殊表现的科学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活动的普遍规律。由此可见,邓小平经济辩证法是指邓小平创立的观察、分析。
-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辩证法
经济力
社会经济活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战略方针
经济建设为中心
研究对象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
-
分类号
F091.9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要认识和掌握经济辩证法
- 6
-
-
作者
梁坚
-
出处
《求实》
1981年第12期36-40,共5页
-
文摘
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坚持辩证法,做经济工作也不能例外。那么,什么是辩证法呢?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辩证法就是分析法,就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内在矛盾进行科学分析,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列宁说:“统一物之分为两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11页)他又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同上书。
-
关键词
经济辩证法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外延扩大再生产
内含扩大再生产
重工业
市场调节
生产和消费
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马克思何以创立经济-阶级辩证法的实践哲学范式
- 7
-
-
作者
罗朝慧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22,共4页
-
基金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ZZ007)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11XJC810001)
-
文摘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想精髓,关键不在于它是否以"实践"为其核心要素,而在于它是以"经济"和"阶级"这两个根本的实践要素为其核心概念,为人类自由本质真理的客观实践寻求和分析具体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或物质基础与主体力量,创立了不同于黑格尔自由—权利辩证法的经济—阶级辩证法哲学思维范式,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实践路径,充分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统一。
-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哲学
经济—阶级辩证法
黑格尔
法哲学
自由—权利辩证法
-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陈云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认识与运用
- 8
-
-
作者
周荫祖
-
机构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研室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5期78-83,共6页
-
-
关键词
经济辩证法
陈云
唯物论
综合平衡
思想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只唯实
决定政策
毛泽东
从实际出发
-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被引量:5
- 9
-
-
作者
白刚
-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6,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12﹠ZD1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资本与自由: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14BZX021)
+1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本论>的政治哲学解读"(13YJA72000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委托项目"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基础研究"(2014ZZ02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理论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交换关系作了实证性研究,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本质上是"非批判的实证主义"。黑格尔和马克思都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有密切的理论关系。只不过由于黑格尔哲学视理性为最高的存在,虽然他的哲学从古典经济学中汲取了劳动、资本等经济学营养,但他的经济学也只是他逻辑学的补充和同谋,本质上仍是"非批判的唯心主义"。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则既借助黑格尔的辩证法批判和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又借助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超越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从而实现了"经济学-哲学"的双重革命,本质上是"批判的实证主义"。
-
关键词
古典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
-
分类号
B516.3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学习毛泽东同志十本著作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 10
-
-
作者
李克
-
出处
《求实》
1982年第5期2-7,共6页
-
文摘
即将开始的在职干部学哲学,主要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十本著作。除《实践论》、《矛盾论》。
-
关键词
学习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经济辩证法
中国社会主义
毛泽东哲学思想
马列主义
领导方法
思想路线
工作方法
经济建设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