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劳动就业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胡伟略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22,共5页
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劳动就业问题胡伟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100732)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因与生产资料结合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就成为重要的经济问题。就业者不仅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财富,而且还要创造未就业人口、社会及公共需... 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劳动就业问题胡伟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100732)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因与生产资料结合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就成为重要的经济问题。就业者不仅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财富,而且还要创造未就业人口、社会及公共需要的财富,又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就业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发育 经济转变 从业人员 劳动力供给 就业体制 就业难 第三产业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及其对现代管理会计的冲击 被引量:10
2
作者 余绪缨 《财会通讯(上)》 1998年第4期3-5,共3页
总的说来,当今的世界正处于历史性转变的时期,具体表现为经济发达国家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时期,这一转变将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经历的经济阶段及其生产要素 回顾人类社... 总的说来,当今的世界正处于历史性转变的时期,具体表现为经济发达国家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时期,这一转变将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所经历的经济阶段及其生产要素 回顾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从经济上看已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阶段,现在有些经济发达国家已发展到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阶段。 在农业经济阶段,是以土地为主要的生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现代管理会计 工业经济 经济转变 无形资产 知识经济体系 经济阶段 三要素 管理会计师 增值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西藏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思考
3
作者 乔政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转变 西藏经济发展 商品经济 建立和发展 深化改革 培育市场机制 企业组织结构 宏观间接调控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伟大实践──经济特区改革经验点滴
4
作者 潘佩英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改革经验 经济转变 计划经济 伟大实践 多元利益主体 三资企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外向型经济 特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一个新思路──企业家揭短经营辩证思想的成功举措
5
作者 邹凤岭 《城市研究》 1996年第4X期2-4,22,共4页
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一个新思路──企业家揭短经营辩证思想的成功举措邹凤岭一位美国著名企业家曾说过:"企业集约经营的巨大效益潜力在不断揭短之中。"揭短,就是自己否定自己,让"短"变为"长",让"劣势"转化为"优势"。事物... 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一个新思路──企业家揭短经营辩证思想的成功举措邹凤岭一位美国著名企业家曾说过:"企业集约经营的巨大效益潜力在不断揭短之中。"揭短,就是自己否定自己,让"短"变为"长",让"劣势"转化为"优势"。事物总是在矛盾中运动,在否定之否定中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 辩证思想 新思路 经济转变 集约型经济 新产品 消费者 集约经营 经营者 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哲学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任务
6
作者 金志华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4期53-57,共5页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但是,由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项复杂的...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但是,由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做一系列的转换工作。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一转变时期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社会系统工程 经济体制转变 十四大 转换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秦朝 吴建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56,共15页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出台实施方案。本文以中国内地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内的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 党的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特点出台实施方案。本文以中国内地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在内的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系,以此对各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情况进行测评,并利用30个省级行政单位2006—2022年的面板数据,检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对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不仅能显著改善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且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四个维度均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战略实施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数字经济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测度、影响效应及提升路径》
8
作者 孟祥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数字经济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经济的主要引擎,它对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生产方式、驱动力、发展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诸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核心能力都与之息息相关。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 数字经济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经济的主要引擎,它对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生产方式、驱动力、发展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诸如“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核心能力都与之息息相关。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为全球经济复苏以及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广泛而深远。在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趋势下,数字经济正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新高地,谁引领数字经济发展,谁就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全球金融危机 转型升级 经济驱动 提升路径 新引擎 影响效应 新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经济林生产上两个根本性转变及产品产值增长方式转变
9
作者 柏方敏 罗建谱 +1 位作者 唐云安 习跃进 《经济林研究》 1996年第3期46-48,共3页
浅谈经济林生产上两个根本性转变及产品产值增长方式转变柏方敏,罗建谱,唐云安,习跃进(湖南省林业厅,长沙410000)湖南是全国农业大省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林生产基地。规划到2000年,改造低产油茶林500万亩,改造毛... 浅谈经济林生产上两个根本性转变及产品产值增长方式转变柏方敏,罗建谱,唐云安,习跃进(湖南省林业厅,长沙410000)湖南是全国农业大省之一,也是重要的经济林生产基地。规划到2000年,改造低产油茶林500万亩,改造毛竹低产林500万亩,建设林果基地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产品产值增长 市场经济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发展战略——世界主要国家的增长方式与中国
10
作者 田春生 《太平洋学报》 1996年第4期49-56,共8页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质量上差距明显,而且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显著改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进程。从发达国家转变增长方式的经验来看,科技进步起了决定性作用,必须大力增加科技投入和提高经济增长中的...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质量上差距明显,而且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显著改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进程。从发达国家转变增长方式的经验来看,科技进步起了决定性作用,必须大力增加科技投入和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后发优势”和“政策干预”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集约化的捷径。中国要实现这种转变必须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人口质量和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综合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转变 经济发展 中国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 被引量:126
11
作者 任保平 郭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9-75,159,共7页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内容包括产业创新、科...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重大转型期,宏观上支持中国长期增长的各项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内容包括产业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驱动机制就是以改善供给为实现路径,在政策导向上实现一系列的转型:在政策激励方面实现从"投资激励"向"创新激励"的转变,在政策内容方面实现从"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转变,在创新人才培育方面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包括: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推动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动结构创新;加强建设产学研体系,积极推动体制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重点提升文化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要素驱动 创新驱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 被引量:30
12
作者 曹扬 邹云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4-237,共4页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社会对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在于"资源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创新驱动"。同时,利用知识经济学原理对"创新驱动"的组...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社会对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在于"资源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创新驱动"。同时,利用知识经济学原理对"创新驱动"的组织机制进行了探析,论证了这个机制是知识劳动者在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创新基础上开展的"知识型创业"并论证了"知识型创业"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创新 创业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刚 赵志耘 许端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16,共5页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十八大给予了系统且明确的回答,即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从科技创新驱动的要素重组、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优化三个视角,探讨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十八大给予了系统且明确的回答,即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从科技创新驱动的要素重组、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优化三个视角,探讨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区域弹性构建——基于DEA理论的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岩 戚巍 +1 位作者 魏玖长 周志翔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8,共8页
我国每年因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总量的5%以上,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损害。科学评估区域应急能力,加强区域应急弹性建设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路径。DEA方法能够避免设定先验的评价指标权重,而且还... 我国每年因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总量的5%以上,同时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损害。科学评估区域应急能力,加强区域应急弹性建设是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路径。DEA方法能够避免设定先验的评价指标权重,而且还能对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进行分析。本文构建基于DEA理论的区域弹性评估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测度中国大陆各省区2001—2009年的"区域弹性指数"。研究发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区域弹性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实施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注重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对区域弹性的提高具有正外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非常规突发事件 区域弹性 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测量与评价——来自全国的经验证据(1995-2014) 被引量:18
15
作者 何菊莲 袁永逸 李军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8,共9页
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是我国制定教育发展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运用构建的测评教育状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指标体系,利用全国1995-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方... 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是我国制定教育发展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运用构建的测评教育状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指标体系,利用全国1995-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率为28.72%。可见,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明显的贡献作用。根据结论提出了我国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贡献度 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利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转型 被引量:30
16
作者 任保平 郭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共5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长期支持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体制转轨红利、人口红利、投资红利、资源红利和外资与外贸红利逐渐消退。各项传统红利的消退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因此,在传统红利消退的背景下,中...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长期支持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体制转轨红利、人口红利、投资红利、资源红利和外资与外贸红利逐渐消退。各项传统红利的消退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因此,在传统红利消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在转变着眼点上要实现从短期向长期的转变,在转变突破口上要从传统红利空间向新红利空间的转变,在转变重点上要从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在转变目标上要实现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的转变,以推动新的红利空间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利变化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需求管理 供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东皇 沈坤荣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4,共10页
扩大居民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的问题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构建模型本文实证检验了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公共支出总量和结构对居民消费... 扩大居民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的问题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通过构建模型本文实证检验了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公共支出总量和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公共支出总量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公共支出总量增长对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都具有挤入效应;(2)在公共支出结构方面,只有社会文教方面的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3)在社会文教费对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方面,社会文教费的增长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显著地强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公共支出角度提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居民消费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路径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5,共6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原因在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多重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其基本特征体现为经济增长对高投资、外需、廉价劳动力、房地产和资源环境的依赖。形成这种多重路径依赖的根源是体制机制约束,包括要素定价机制、市场...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原因在于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多重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其基本特征体现为经济增长对高投资、外需、廉价劳动力、房地产和资源环境的依赖。形成这种多重路径依赖的根源是体制机制约束,包括要素定价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和财税激励机制。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依赖,要将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将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将经济发展的重点从短期因素转变为长期因素,将经济发展的政策从调节需求转变为改善供给。要通过一系列机制设计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路径依赖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路径依赖 破解路径 体制机制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及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大元 王昶 姚海琳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27,共5页
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发展路径,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分析再工业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 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研究主要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发展路径,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在分析再工业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实现路径,探讨了其对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工业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新型工业化 绿色制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循环经济的关键政策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墨 朱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3-47,共5页
通过对我国"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背景进行分析,得出循环经济仍然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结论,剖析了循环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循环经济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关键政策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