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调节机制与运行机制的构建
1
作者 刘诗白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9-46,共8页
为了构建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和能有效地发挥以计划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把产品分配型的旧体制转变为商品运行型的新体制,这是一项深刻、全面的改革,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企业经营... 为了构建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和能有效地发挥以计划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把产品分配型的旧体制转变为商品运行型的新体制,这是一项深刻、全面的改革,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企业经营实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调节机制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市场调节作用 国家调控 市场机制 市场作用 进市场 价格放开 运行机制 经济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统一的经济调节机制
2
作者 王奇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33-41,共9页
我在一九八二年写的“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统一的经济调节机制”(刊登在《经济研究》一九八二年八月号)一文中,对社会主义现阶段社会经济的运行,即社会劳动分配的实现途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统一的经济调节机制... 我在一九八二年写的“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统一的经济调节机制”(刊登在《经济研究》一九八二年八月号)一文中,对社会主义现阶段社会经济的运行,即社会劳动分配的实现途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统一的经济调节机制问题。但它只是个框架子,一个提纲。经过这几年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践证明,我认为继续沿着这个路子展开探讨,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调节机制 社会主义现阶段 计划经济 实现途径 体制改革 经济研究》 经济管理 社会经济 劳动分配 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调节——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立法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漆多俊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2期3-6,共4页
2003年底是我国入世两周年。由中南大学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于2003年11月在华东政法学院共同举办,并有全国各地多所大学经济法学专家学者参加的“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立法的影响”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就中国入世后在社会经济... 2003年底是我国入世两周年。由中南大学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于2003年11月在华东政法学院共同举办,并有全国各地多所大学经济法学专家学者参加的“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立法的影响”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就中国入世后在社会经济、法律制度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编辑部约请华东政法学院徐士英教授将本次研讨会上的重要发言及提交的文章进行编辑,并经发言者和论文作者的同意,以笔谈的形式刊载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WTO 中国 经济立法 经济调节机制 国际调节主体 民族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社会经济环境
4
作者 卫兴华 黄泰岩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2-55,共4页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模式,井指出:“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因此,进一步深刻地探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很有必要。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具体方式除了会受其他因素制约外,还...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模式,井指出:“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因此,进一步深刻地探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很有必要。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具体方式除了会受其他因素制约外,还会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与市场 市场机制 社会经济环境 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 经济调节机制 政府干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总供给与总需求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在矛盾
5
作者 傅泽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5-38,共4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经济调节机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高效率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为此,就必须把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达到内在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经济调节机制,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高效率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调节机制,为此,就必须把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达到内在的统一。然而,在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中,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为什么能达到有机结合,怎样达到有机结合,却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在矛盾运动,从而揭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互相制约、相互渗透的深刻动因,阐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能够达到有机结合所具有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机制 内在矛盾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调节机制 经济运行 改革和完善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战略与河北地区的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凌 《河北学刊》 1984年第6期31-35,共5页
一 河北必须尽快振兴。以什么战略思想来指导河北的振兴?我认为,必须以开放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在开放中,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河北的发展能量,在极为广泛的区域里发挥河北的优势。提出开放的战略并不是仅仅出于主观愿望,更重要的是,世界... 一 河北必须尽快振兴。以什么战略思想来指导河北的振兴?我认为,必须以开放的发展战略为指导,在开放中,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河北的发展能量,在极为广泛的区域里发挥河北的优势。提出开放的战略并不是仅仅出于主观愿望,更重要的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经济形势的发展,经济不再允许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继续走封闭式的发展道路,并且已经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以运用开放的战略,在广大的市场上汲取外部的能量,促进自身的发展。可以用“两件大事”“三股潮流”来概括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上两件大事的发生和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地区的发展。 第一件大事是,世界经济中心的东移。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的中心一直在西半球。而处于东半球太平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经济的格局中一直处于依附和次要的地位。七十年以来,环太平洋的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经济发展势头之猛,远远超过了环大西洋的国家和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战略 河北地区 世界新技术革命 世界经济格局 物资管理机制 对外开放 信息服务机制 外界 经济调节机制 行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新实践为理论的大突破提供了实证
7
作者 陈肇斌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6-6,共1页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就一直对发展商品经济和发挥市场机制功能进行了有创造性的探索,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旧概念所形成的桎梏,实际上是坚定和稳步地把经济调节机制由原有的僵硬的计划体制转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新轨道.邓小平同志...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就一直对发展商品经济和发挥市场机制功能进行了有创造性的探索,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旧概念所形成的桎梏,实际上是坚定和稳步地把经济调节机制由原有的僵硬的计划体制转向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新轨道.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的理论指导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伟大意义即在于总结了中国的新实践,也为今后实践开辟了前进道路.我国的新实践已初步证明,调节机制的转换,包括像深圳那样已初步转到市场经济的运行新轨道,并不意味着转向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是反映出社会主义经济更加具有活力、富于生气,而从另一些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例证又说明,即使它们通过推进私有化来实行市场经济,却仍不能达到预期的效应,也未能摆脱经济的困境.这种鲜明对比,证明了市场经济与私有制,与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一回事.我国沿海开放前沿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实践也说明,市场经济确是合理配置资源增强经济活力的有效调节手段,我国在探索这条道路时,可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实践 大突破 实证 发展商品经济 经济调节机制 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 利用资本主义 沿海开放 调节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