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筹推进江苏经济薄弱地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
作者 伽红凯 姜知雨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7期161-165,共5页
经济薄弱地区是江苏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作为经济大省和农业强省,江苏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对经济薄弱地区倾注了大量资源,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江苏也转向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在厘清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 经济薄弱地区是江苏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作为经济大省和农业强省,江苏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对经济薄弱地区倾注了大量资源,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江苏也转向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在厘清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江苏省现阶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人才缺乏、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生态保护与发展问题突出以及基层治理中农民主体性有待加强等问题,针对此种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路径选择: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用好乡土文化资源;坚持算好“生态账”和加强乡村组织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薄弱地区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江苏经济薄弱地区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2
作者 孔有利 沈建新 吴爱民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83-385,共3页
江苏经济薄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继续采取传统的反贫困方式使用支农资金难以达到促进经济薄弱地区快速发展的效果。要制定总体发展规划,防止重复投资建设,鼓励帮扶单位对农户开展发展高效农业,加强对本土... 江苏经济薄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继续采取传统的反贫困方式使用支农资金难以达到促进经济薄弱地区快速发展的效果。要制定总体发展规划,防止重复投资建设,鼓励帮扶单位对农户开展发展高效农业,加强对本土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和培养,加大科技帮扶力度,提高经济薄弱地区农业科技水平,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经济薄弱地区 支农 资金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实践研究
3
作者 张鑫淼 韩雯 孔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9期225-227,共3页
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探索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农村金融路径,进一步剖析经济薄弱地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巨大潜力和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是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返贫方式从“输血救济”型向“... 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探索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农村金融路径,进一步剖析经济薄弱地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巨大潜力和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是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返贫方式从“输血救济”型向“造血开发”型有效转变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此,围绕农村金融有效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现状分析,以贵州省防止返贫的实践举措为例,进一步对经济薄弱地区农村金融有效防治返贫的困境等方面展开理论分析和对策探讨。研究认为,农村金融有效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可行路径具体包括:加大商业保险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家庭的灾前保险意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农村重点产业;加强产教融合政策,提高精准帮扶脱贫农民就业率,实现产教融合协同防返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防止返贫 乡村振兴 经济薄弱地区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基础教育投入体制 实行三套马车并驾齐驱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家泉 《教育与经济》 1996年第3期30-34,共5页
我们现行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是以“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为核心的分级投入(地方财政投入)体制。自实施以来效果卓著:1.减轻了国家80年代以前,实行自上而下自揽支付教育经费而产生的庞大财政支出负担,避免了国家财政因资金紧缺而顾此失彼... 我们现行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是以“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为核心的分级投入(地方财政投入)体制。自实施以来效果卓著:1.减轻了国家80年代以前,实行自上而下自揽支付教育经费而产生的庞大财政支出负担,避免了国家财政因资金紧缺而顾此失彼,影响各地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弊端。2.提高了地方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使群众明白: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希望,是可以看见的具有强大生机的生产力。3.消除了大量危房,新建了大批教学用房以及师生生活用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费 乡镇财政 教育投入体制 公用经费 农村基础教育 经济薄弱地区 县级财政 教育费附加 地方教育 捐资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促进农机快速发展
5
《江苏农机化》 1996年第6期3-3,共1页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增加对农机的投入,全市用于农机的投入,“八五”初期年投入1400万元,“八五”期末年投入5795万元,五年总投入2339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今年全市农机化资金投入已达68...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增加对农机的投入,全市用于农机的投入,“八五”初期年投入1400万元,“八五”期末年投入5795万元,五年总投入2339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今年全市农机化资金投入已达6855.41万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多。农机事业的迅速发展,为农业的整体机械化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市稻麦生产过程的机耕、排灌、植保、脱粒、麦田开沟和农副产品生产资料运输等项目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的机械栽种和机收取得关键性的突破,稻麦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8%左右。回顾近几年全市农机事业的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确立集约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化发展 投入力度 农业机械化 规模化经营 集约化生产 优先发展 经济薄弱地区 农机事业 发展思路 大中型拖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