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列宁关于在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博涵 《人文杂志》 1986年第4期39-44,共6页
一九二一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曾经一再强调指出,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搞社会主义,必须采取“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列宁的这一思想,是对苏俄建国后数年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带有根本的指导意... 一九二一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曾经一再强调指出,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搞社会主义,必须采取“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列宁的这一思想,是对苏俄建国后数年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带有根本的指导意义。这是列宁晚年思想的精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经济落后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理论 “直接过渡” 苏俄 苏维埃政权 中间环节 经济政策 共产主义社会 俄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经济落后国家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必然性
2
作者 孙守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1-12,共2页
有人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才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成为历史的必然。他们怀疑象俄国、中国及其他一些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必然性。我们认为,不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因为: 第... 有人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国家才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成为历史的必然。他们怀疑象俄国、中国及其他一些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必然性。我们认为,不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因为: 第一,从理论上看,经济落后的国家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符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历史。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比较落后、资本主义不发达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经济落后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基本矛盾 充分发展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 不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落后国家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理论
3
作者 张建新 《人文杂志》 1983年第2期12-15,共4页
自从党中央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一个伟大战略方针以来,举国上下,满怀信心,为贯彻执行这个方针,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但也有一些同志因为只看到我国当前物质技术条件总的说来... 自从党中央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一个伟大战略方针以来,举国上下,满怀信心,为贯彻执行这个方针,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但也有一些同志因为只看到我国当前物质技术条件总的说来还较落后而对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信心不足。因此,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两种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经济落后国家 学习马克思主义 物质文明 选集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制度 无产阶级革命 俄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规律——经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原因初探
4
作者 张长兰 《社会科学(甘肃)》 1983年第3期22-28,共7页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就是按照这一规律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必然地向前发展着。而在这一规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发展要求,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是什...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人类社会就是按照这一规律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地、必然地向前发展着。而在这一规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发展要求,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是什么呢?按照通常讲法,生产力的性质就是指生产工具的性质,即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之所以不同于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就是因为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一个使用的是手工工具,一个使用的是机器。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气磨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08页)。从这一方面来理解,我们平常所讲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也就是生产工具及生产力水平决定生产关系这是对的,但是,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也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容,即劳动者的物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水平 社会主义革命 生产关系 经济落后国家 性质 人类社会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 生产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两个特点
5
作者 杨镇安 《江汉论坛》 1983年第3期22-27,共6页
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他和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客观规律,为全人类指出了解放的道路。一百多年以来,马克思的学说对人类社会的发... 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他和恩格斯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剩余价值理论,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客观规律,为全人类指出了解放的道路。一百多年以来,马克思的学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先后取得了社会主义的胜利,这些国家的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在生产力不发达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当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 经济落后国家 发展马克思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恩格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直接过渡 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经济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理论根据的再认识
6
作者 李良瑜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43-48,共6页
近年来,在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时,几乎都涉及到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即经济落后国家,甚至象中国这样一个原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能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其理论根据究竟是什么?有不少同志认... 近年来,在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时,几乎都涉及到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即经济落后国家,甚至象中国这样一个原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能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其理论根据究竟是什么?有不少同志认为,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已预言过的。这个预言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为经济落后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先进入社会主义而提供的理论根据。我认为这是很值得商榷的。马克思、恩格斯由于所处时代的限制,在他们生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根据 经济落后国家 向社会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社会 恩格斯 马克思 社会主义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温列宁关于在经济落后国家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
7
作者 赵文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4-14,共1页
今年一月二十一日是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列宁逝世六十周年。我们以《继承和发展列宁主义》为题,组织了这次笔谈,以诗纪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主义 建成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社会主义性质 思想理论 经济落后国家 社会主义革命 斯大林 反对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落后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困惑
8
作者 杨丽 邹伟 《特区与港澳经济》 2000年第2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经济落后国家 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为主体——与戴志荣、杨新科等同志商榷
9
作者 喻德柱 《湖湘论坛》 1992年第3期65-67,共3页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以何种所有制经济形式为主体问题,近年来学术界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戴志荣、杨新科等同志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全民所有制和其它所有制为辅助形式,”其主要理由是,我国社会...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以何种所有制经济形式为主体问题,近年来学术界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戴志荣、杨新科等同志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全民所有制和其它所有制为辅助形式,”其主要理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只能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形式应该属于离我们较远的社会主义中高级阶段,“也就是说是五十年乃至一百年以后的事情”。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不论是经济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全民所有制经济 中高级阶段 辅助形式 十年 物质文化生活 中级阶段 生产力水平 经济落后国家 社会主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后国家“复兴”的必由之路
10
作者 郭忠信 《党校教学》 1991年第3期44-46,共3页
社会主义不是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俄国、中国这样一类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这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曾被国内外一切资本主义制度崇拜者们作为借以“证伪”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定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依据。然而,... 社会主义不是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在俄国、中国这样一类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这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曾被国内外一切资本主义制度崇拜者们作为借以“证伪”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定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依据。然而,事实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落后国家走上主会主义道路的条件和规律的科学论述,中国共产党70年来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特别是在这两者之间高度一致基础上开辟出的一条落后国家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充分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无限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落后国家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共产党 恩格斯 社会主义道路 当今世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探布哈林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3-87,76,共6页
1954年,阿瑟·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后来发展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刘易斯正是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两部门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布哈林模式 现代部门 二元结构分析 二元经济结构 经济落后国家 刘易斯模式 苏联工业化 传统部门 平衡增长 发展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及其他经济“不发达”国家的殖民经济掠夺
12
作者 薛谋洪 《国际问题研究》 1963年第4期1-30,共30页
列宁一再指出:在帝国主义时期,一小撮强盜国家不但占領了广大的殖民地,而且压榨許多政治上独立而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文明世界愈来愈变成叮在数万万不文明的人民身上的寄生虫”,垄断組织“攫取着数万万以至数十万万超額利潤”,使被压... 列宁一再指出:在帝国主义时期,一小撮强盜国家不但占領了广大的殖民地,而且压榨許多政治上独立而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文明世界愈来愈变成叮在数万万不文明的人民身上的寄生虫”,垄断組织“攫取着数万万以至数十万万超額利潤”,使被压迫国家人民大众的“貧困破产达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者 半殖民地 帝国主义国家 拉丁美洲经济 经济掠夺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济落后国家 垄断 美国政府 阿尔及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两个问题
13
作者 李享章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7-28,共2页
一、关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后,有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发展一词仅适用于不发达经济,经济发展是个落后国家如何摆脱贫困,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的富裕社会过渡的过程。发达国家不存在发展问题,存在的是如何实现经... 一、关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后,有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发展一词仅适用于不发达经济,经济发展是个落后国家如何摆脱贫困,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的富裕社会过渡的过程。发达国家不存在发展问题,存在的是如何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平衡的增长,即增长问题。发展与增长概念的区分,对发展中国家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形成自己的发展理论是有意义的,但二者实际上不能截然分开。经济的持续平衡增长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发展问题 摆脱贫困 西方发达国家 不发达经济 传统生产方式 发展战略 经济落后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发展经济学的生命力——访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
14
作者 张晓予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期30-,20,共2页
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最早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对农业国工业化问题进行较系统探讨的专著,当数张培刚教授在40年代所著的《农业与工业化》。张培刚教授因其对... 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最早从历史上和理论上对农业国工业化问题进行较系统探讨的专著,当数张培刚教授在40年代所著的《农业与工业化》。张培刚教授因其对发展经济学所做的开创性贡献,而被誉为该学科的创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经济 工业化 张培刚 经济落后国家 农业国 生命力 经济学研究 现代化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起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理论体系探索
15
作者 樊季刚 《理论探索》 1985年第6期2-10,共9页
一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它是研究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只有它的客体——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结构已充分发育成熟,隐藏在它内部的经济规律排除一切外在因素的干扰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时,它的... 一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它是研究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只有它的客体——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结构已充分发育成熟,隐藏在它内部的经济规律排除一切外在因素的干扰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时,它的理论体系才能为人们思维所把握。马克思《资本论》的科学体系只能产生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鼎盛时期的英国,而没有产生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英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体系 社会生产关系 后资本主义 历史科学 经济落后国家 资金运动 政治前提 运动规律 质变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前提和政治条件发展的不平衡性
16
作者 陈复之 仲济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5-10,共6页
资本主义必然由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既往的史实表明,却是那些经济落后国家先行登上了社会主义这级历史阶梯。正如列宁所说:“历史走着奇怪的道路;领导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光荣落到了落后国家的身上。”(《... 资本主义必然由社会主义所代替,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既往的史实表明,却是那些经济落后国家先行登上了社会主义这级历史阶梯。正如列宁所说:“历史走着奇怪的道路;领导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光荣落到了落后国家的身上。”(《列宁全集》第28卷,第315页)历史怎么会走着这种奇怪道路的?这与社会革命的一般规律是否相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前提 社会主义革命 政治条件 不平衡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经济落后国家 社会革命 上层建筑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
17
作者 李永伦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1-84,共4页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 ,是他对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深入分析 ,有感于这些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他认为“平均主义”和“节制资本”是克服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问题的关键。对私人资本主义既要鼓励其发展但又要对其加以...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 ,是他对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状况深入分析 ,有感于这些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他认为“平均主义”和“节制资本”是克服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问题的关键。对私人资本主义既要鼓励其发展但又要对其加以限制 ,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是孙中山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这反映了孙中山企图通过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避免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革命 ,通过大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促进实业和经济的发展 ,并用国家资本主义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来实现大国世界的社会主义。孙中山的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社会主义 经济落后国家 过渡 正确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实践
18
作者 陈纯柱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8-42,共5页
俄国、中国这些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能够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既充分证实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正确性,又是对这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仍然具... 俄国、中国这些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能够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既充分证实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正确性,又是对这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实践 社会主义经济 发展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 经济落后国家 卡夫丁峡谷 社会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现代化”对党的思想建设的挑战
19
作者 李君如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14-17,共4页
现代化,是党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所追求的直接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现代化作为以科学技术革命为中心的社会变革过程,也向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现代化,是党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所追求的直接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现代化作为以科学技术革命为中心的社会变革过程,也向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探讨。挑战之一:“西方化”思潮我们常讲,党面临着执政与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确实,在执政的条件下,如何克服官僚主义、特权思想的影响,密切党群关系,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大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如何抵御外来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建设 工作重点转移 现代化建设 社会变革过程 特权思想 腐朽思想 经济落后国家 现代化目标 思想政治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西方中心论”到“东方社会主义战略”的转变
20
作者 曹丽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80,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坚持"西方中心论",即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方取得胜利,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东方具有导向和帮助的作用,东方只有在西方胜利后才能获得胜利。十月革命时期列宁坚持了他们的思想。苏俄国内战争胜...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坚持"西方中心论",即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方取得胜利,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东方具有导向和帮助的作用,东方只有在西方胜利后才能获得胜利。十月革命时期列宁坚持了他们的思想。苏俄国内战争胜利之后,列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东方社会主义战略。他认为,在没有西方国家的"榜样"作用和帮助的情况下,东方经济落后国家可以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论” 列宁 东方社会主义战略 东方经济落后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