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韧性分析——基于经济联系网络的视角 被引量:23
1
作者 覃成林 刘丽玲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8,共9页
面对日趋复杂且不稳定性增加的外部发展环境,提升经济韧性水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文章借鉴Martin等提出的区域经济韧性测算方法,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各城市的经济韧性变化;使用A股上市公司企业... 面对日趋复杂且不稳定性增加的外部发展环境,提升经济韧性水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文章借鉴Martin等提出的区域经济韧性测算方法,分析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各城市的经济韧性变化;使用A股上市公司企业总部-分支机构数据,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联系网络,分析其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韧性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年来其经济韧性快速提升并超过了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时的水平,但内部各城市的经济韧性差异明显,其中,深圳、广州、东莞的经济韧性最强。第二,经济联系网络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经济韧性具有正向影响,表现为一个城市的经济韧性与其在经济联系网络中的网络中心性呈正相关关系,且其网络中心性对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第三,从分产业网络来看,流通类和服务类产业网络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韧性。鉴于经济联系网络是影响区域及城市经济韧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必须把保障经济发展安全、提升经济韧性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促进经济联系网络发展,提高各城市的网络中心性,有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及其各城市的经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经济联系网络 网络中心性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中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洁方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8期70-73,共4页
基于城市中心职能强度和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级别的划分,文章提出构建区域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的方法。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设置指标刻划区域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反映区域城市空间组织特征和经济一体化的宏观状况。用pajek软件... 基于城市中心职能强度和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级别的划分,文章提出构建区域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的方法。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设置指标刻划区域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反映区域城市空间组织特征和经济一体化的宏观状况。用pajek软件生成了江苏省苏南和苏中地区的经济联系网络,并对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分析 经济联系 城市经济联系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经济圈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网络结构 被引量:30
3
作者 曹炜威 杨斐 +1 位作者 官雨娴 庞祯敬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57,128,共7页
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建立了成渝经济圈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模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成渝经济圈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的联系强度、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以及凝聚子群。结果显示:成渝经济圈城市群整体的网络密度处于中... 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建立了成渝经济圈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模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成渝经济圈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的联系强度、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以及凝聚子群。结果显示:成渝经济圈城市群整体的网络密度处于中高水平,城市群已形成实际意义上的经济网络,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但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城市群基本形成了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驱动周边城市网络化协同发展的格局,但城市群内的枢纽型城市较少;集群内存在明显的小团体现象,凝聚子群间经济联系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经济 城市群 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边境地区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雨欣 张平宇 +1 位作者 初楠臣 杨奇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1-1933,共13页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国东北9个中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远东11个首府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中俄城市经济联系有向加权网络,分析2006—2019年经济联系演变格局及... 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中俄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中国东北9个中俄边境城市与俄罗斯远东11个首府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中俄城市经济联系有向加权网络,分析2006—2019年经济联系演变格局及网络结构,并进一步抽象出网络结构图谱判定其演变质量。结果表明:①中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趋于紧密,其中中方边境城市的对外引力显著提高,而俄远东城市的辐射作用逐渐减弱,经济联系网络呈现近邻效应与等级效应交织共生的空间态势。②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的结网能力在13 a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以佳木斯、延吉和牡丹江为核心节点的辐射状结构;远东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虹吸效应使得网络传输流向与流量越来越依赖高首位度节点的作用。③2006—2013年,中俄城市联系网络的层级结构增强而匹配结构减弱,网络结构整体表现为依赖性和锁定性。2013—2019年,网络结构由封闭立体化趋向开放扁平化,网络结构的灵活性与复杂性显著提高。与此同时,13 a间核心社团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下促进了与其他功能社团的联动发展。④中俄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图谱呈现典型的异配性轴辐式结构。2006—2013年,网络系统的“核心–边缘”结构愈发明显,核心节点城市的控制力和传输力最强;2013—2019年,城市网络结构跃迁到新的演变状态,进入核心突出、边缘扁平的协同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网络 中俄边境经济合作 网络结构 中国东北边境 俄罗斯远东联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货运与经济联系网络对比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黄音 黄淑敏 聂晓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50-1055,共6页
研究运用Python软件爬取货运信息平台上2014年和2017年的O-D大数据,基于城市间的货运联系频率构建货运联系网络矩阵。基于城市间的经济引力模型构建经济联系网络矩阵。然后,运用Ucinet软件对2种联系网络的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接近中... 研究运用Python软件爬取货运信息平台上2014年和2017年的O-D大数据,基于城市间的货运联系频率构建货运联系网络矩阵。基于城市间的经济引力模型构建经济联系网络矩阵。然后,运用Ucinet软件对2种联系网络的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度进行测算和分析。最后,运用SPSS计算物流、交通流、工业流、产业流、技术流5种流要素与货运、经济联系网络中心度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货运和经济联系网络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经济联系网络均衡性更强、一体化程度更深,流要素促进了2种联系网络的发展。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流要素的作用,搭建"强强联合"的"飞地经济"共同体,以促进长三角城市间优势互补功能网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货运联系网络 经济联系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流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建平 李振福 邓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1-427,共7页
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促使北极航线开通成为了可能,北极的航运价值愈发凸显,并对沿线国家经济联系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引力模型和可达性理论分析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的空间结构及网络特征,结果发现:北极航线开通促使部分... 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促使北极航线开通成为了可能,北极的航运价值愈发凸显,并对沿线国家经济联系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引力模型和可达性理论分析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的空间结构及网络特征,结果发现:北极航线开通促使部分节点中心度上升,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存在显著的核心—边缘结构;北极航线开通促进了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密度的提升,国家间联系逐渐密切;同时北极航线开通后绝大部分西欧国家可达性水平较高,而东北亚国家的可达性水平较低,但东北亚国家可达性水平提升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航线 北极航线经济 经济联系网络 引力模型 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