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素质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大金 陈良凤 《湖南农业科学》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针对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指出了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素质必须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并对其具体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 农村经济 农民素质 外向型农业 经济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西部开发中如何提高江西经济素质和竞争力
2
作者 彭道宾 《金融与经济》 2000年第6期8-10,共3页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江西 经济素质 竞争力 经济增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重庆市旅游经济素质的途径探讨
3
作者 牟红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9-82,共4页
加入WTO ,重庆旅游业面对巨大的挑战 ,重庆旅游业只有拿出世界级的经济素质 ,在重庆创造出世界级旅游产品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重庆旅游业在经济素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笔者从提高重庆旅游经济素质的角度 ,对重庆旅游业应采取何种对策... 加入WTO ,重庆旅游业面对巨大的挑战 ,重庆旅游业只有拿出世界级的经济素质 ,在重庆创造出世界级旅游产品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重庆旅游业在经济素质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笔者从提高重庆旅游经济素质的角度 ,对重庆旅游业应采取何种对策、如何实施这些对策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旅游 经济素质 高级经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提高整体经济素质的新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阳润平 郑文立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98年第2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整体经济素质 社会信用体系 企业家 政区分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世纪的抉择——领导干部经济素质论
5
作者 李民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1年第12期43-46,共4页
到21世纪,确定世界大国的政治名次,将不再是其他,而是在技术——经济业绩方面的优势。中国面临着跨世纪的挑战,领导干部的经济素质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之一。一。
关键词 领导干部 经济业绩 素质 经济素质 21世纪 世界大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经济联合中经济素质动态系统模型及演化分析
6
作者 王虎 王卓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31-34,30,共5页
横向经济联合是当前经济改革工作中产生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新的经济结构形式。横向经济联合在扩大生产,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增加产值和利润,大、中、小企业互利发展等等方面都已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经济效益。但在联合中,... 横向经济联合是当前经济改革工作中产生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新的经济结构形式。横向经济联合在扩大生产,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增加产值和利润,大、中、小企业互利发展等等方面都已显示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经济效益。但在联合中,很多联合体在参与联合的大企业帮助下,使中小企业素质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也有一些联合体产品质量下降,整个联合体由于参加联合的素质差的企业的影响而使素质下降。那什,这种联合体素质有升有降将随着横向经济联合这种经济结构的发展如何变化?是向提高企业经济素质的方向变化呢,还是向降低经济素质的方向变化?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经济联合 经济素质 联合体 主特征值 演化 经济效益 动态系统模型 结构形式 企业素质 中小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具有知识经济素质的人才
7
作者 周天鸿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S1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 深化教育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素质 人文教育 教学内容 咨询机构 非智力因素 创新思维 知识形式 教育思想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苏州三次工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启示
8
作者 花家毅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6-58,共3页
苏州在近10年中经过三次较大的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近几年全市经济总量和增速均列全省第一。本文阐述苏州三次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重点及其成效,总结了苏州工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工业结构调整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苏州 开放带动战略 资本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经济效率测度及其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9
作者 王竹君 任保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6,共9页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将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居民经济素质作为外部环境因素,测算我国各省份地区经济效率变动。结果表明,三大外部环境因素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全国地区经济效率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将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居民经济素质作为外部环境因素,测算我国各省份地区经济效率变动。结果表明,三大外部环境因素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全国地区经济效率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明显趋势,而且这种突出差异来自于规模效率的影响,西部的规模效率严重低于东部与中部地区;同时,西部与中部地区的三大外部环境因素表现不足,显著降低地区经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效率 福利水平与成果分配 国民经济素质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偏差、转化机制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被引量:8
10
作者 邵晓 任保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20,共7页
考察新中国建立以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变迁历史,分析经济结构中存在的偏差,我们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有优化趋势,但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反差愈发严重,需求结构也呈现投资需求比重不断增加的偏差。这些结构偏差的形成... 考察新中国建立以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变迁历史,分析经济结构中存在的偏差,我们认为,我国的产业结构有优化趋势,但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反差愈发严重,需求结构也呈现投资需求比重不断增加的偏差。这些结构偏差的形成,一方面与建国以来片面的工业化建设思路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结构偏差在短期内虽然不会对经济增长速度构成影响,但最终会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纠正结构偏差,提高国民经济素质,要求转化机制,消除制度性约束,放开要素流动的限制,提高人力资本,发展科学技术,鼓励自主创新,调节收入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需求结构 结构偏差 结构转化 国民经济素质 经济增长质量 机制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期间提高河北省经济整体素质对策研究
11
作者 课题组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35-43,共9页
“九五”期间,河北省经济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较全国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各地市产业构成不合理,所有制构成调整步伐较慢,支柱产业不突出及人口素质较低等。因此,要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引导各地抓... “九五”期间,河北省经济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较全国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各地市产业构成不合理,所有制构成调整步伐较慢,支柱产业不突出及人口素质较低等。因此,要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引导各地抓好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多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以尽快提高“十五”期间河北省经济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期间 河北 经济整体素质 产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 民营经济 财政转移支付 特色产业 人才引进 投融资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着力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12
作者 孙肇林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7-11,共5页
关键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整体素质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集约化经营 方式转变 固定资产投资 提高劳动者素质 集约经营 科技进步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突出矛盾
13
作者 赵新亚 《现代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2-3,共2页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下大力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效益,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的发展。”并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素质 社会生产力 结构优化 经济运行 五中全会 速度与效益 健康发展 新兴第三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沿长江经济带发展外向型经济探讨
14
作者 程小琴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33-35,共3页
湖北沿长江经济带包括位于长江干流两岸的鄂东、鄂中南和鄂西南三个基本经济区,是湖北经济发展的主轴和经济重心之所在。不失时机地抓住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的有利条件,持之以恒地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于加速提高湖北经济素质。
关键词 长江经济 外向型经济 沿江经济 湖北经济发展 沿江地带 长江干流 优先发展 经济素质 进口替代 出口商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选贤任能问题探析
15
作者 陈志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1-13,共3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选贤任能问题探析陈志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更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勇于开拓进取、具有远见卓识和决策能力的帅才。抓紧选贤任能,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选贤任能问题探析陈志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更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勇于开拓进取、具有远见卓识和决策能力的帅才。抓紧选贤任能,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一、选贤任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问题探析 经济条件下 领导干部 德才兼备 选贤 文化素质 群众意识 经济素质 干部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认识我省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泽民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5,共3页
去年,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五大改革措施出台,宏观经济环境偏紧,全省经济连续几年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矛盾、困难,遭受了多年未遇的严重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的情况下,省委和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抓住机... 去年,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五大改革措施出台,宏观经济环境偏紧,全省经济连续几年持续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矛盾、困难,遭受了多年未遇的严重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的情况下,省委和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浙江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改革发展,使全省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预计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50亿元,增长21.3%;工业增加值1256亿元,增长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临的新形势 国民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战略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体制改革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改革措施 数量扩张 开放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7
作者 徐继舜 孙耀川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8-52,158,共6页
一、对内涵及规律的认识 经济增长是经济总量与个量相统一的增长。这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所以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可忽视这二者及其二者的关系。 经济增长的实践证明,虽然这两个增长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有一点可以肯... 一、对内涵及规律的认识 经济增长是经济总量与个量相统一的增长。这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所以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可忽视这二者及其二者的关系。 经济增长的实践证明,虽然这两个增长都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济总量增长主要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个量增长主要是企业素质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方式转变 理论与实践 生产要素分配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粗放型增长方式 科学管理 技术改造 途径与对策 支柱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
18
作者 高福来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7,共2页
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高福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未来的15年内,在实现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 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高福来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未来的15年内,在实现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从根本上提高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式 努力实现 经济增长方式 要效益 生产力要素 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自主创新 科学管理 规模经济 粗放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返“关贸”对经济上新台阶的机遇与挑战
19
作者 赵凌云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2期8-11,共4页
1992年9月、10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称“关贸”)理事会两次正式宣布,加快恢复中国“关贸”缔约国地位的工作进程。这表明,1993年中国重返“关贸”,基本已成定局。重返“关贸”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方... 1992年9月、10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下称“关贸”)理事会两次正式宣布,加快恢复中国“关贸”缔约国地位的工作进程。这表明,1993年中国重返“关贸”,基本已成定局。重返“关贸”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对90年代经济发展上新台阶形成诸多机遇与挑战。经济发展上新台阶,不但意味着经济总量规模上新台阶,而且意味着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上新台阶。这种意义上的上新台阶,除了要求经济有较快的增长速度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提高质量、优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遇与挑战 上新台阶 中国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整体素质 重返 综合国力 产业结构升级 缔约国 经济总量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和九十年代的经济发展
20
作者 庞永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4,76,共5页
从1991年到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10年。在这10年内,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从粗放型发展转到集约型发展。只有这个转变基本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 从1991年到200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10年。在这10年内,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从粗放型发展转到集约型发展。只有这个转变基本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才能基本转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一、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历史条件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世界各国都必然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从手工劳动向大机器生产转化。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国家从落后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国过渡的过程。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协调发展 提高经济效益 二元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整体素质 社会主义国家 战略目标 重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