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碳流优化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策略
1
作者 郭禹辰 王琦 +3 位作者 王猛 王志远 刘俞池 陈严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5,共12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ark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PIES)的低碳优化已有诸多研究,但现有研究较少从碳流层面提出提升碳效的低碳优化策略。为此,文中基于云平台提出考虑碳流优化的PIES低碳经济运行策略。首先,构建...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ark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PIES)的低碳优化已有诸多研究,但现有研究较少从碳流层面提出提升碳效的低碳优化策略。为此,文中基于云平台提出考虑碳流优化的PIES低碳经济运行策略。首先,构建一种双层协同优化架构,在上层云平台设计碳流优化模块,为下层PIES提供优化建议,下层系统对自身用能计划进行修正,实现协同优化。其次,建立负荷碳势指标测算PIES碳流水平,通过云平台引导PIES降低负荷碳势从而提升系统碳效,并且进一步在云平台设计考虑碳效的纳什议价模块,以提升多主体交易中参与方的碳收益。然后,采用目标级联分析法对双层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考虑碳流优化的运行策略不仅可以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收益,还能减少碳排,提升碳效,同时在促进PIES间能源交易的过程中提高碳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PIES) 优化 理论 目标级联分析 碳效 低碳经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趋势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段宁 李艳萍 +2 位作者 孙启宏 沈鹏 毛玉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2,共5页
运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分析和识别了1990-2003年我国物质流趋势及成因.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表现为直接物质投入量、国内废物产生量与GDP总体呈线性增长关系.近年来,资源生产率低位下降,资源循环利用率缓慢提升.造... 运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分析和识别了1990-2003年我国物质流趋势及成因.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系统物质流表现为直接物质投入量、国内废物产生量与GDP总体呈线性增长关系.近年来,资源生产率低位下降,资源循环利用率缓慢提升.造成上述趋势成因主要有:重化工发展阶段和“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经济发展仍旧是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导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系统物质分析(ew-mfa) 趋势分析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 被引量:14
3
作者 余亚东 陈定江 +1 位作者 胡山鹰 朱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274-7285,共12页
作为研究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的重要方法,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近年来在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理论发展非常迅速。对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系统回顾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 作为研究经济系统物质代谢的重要方法,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近年来在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理论发展非常迅速。对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系统回顾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其核算框架和指标体系。重点对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述评,研究表明:(1)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核算研究方面:国家层面的核算研究多、方法较为成熟,而区域层面的核算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核算框架;针对直接流指标的核算研究多,而包含间接流或隐藏流的综合指标的核算方法研究不足;(2)在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变化原因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包括分解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前者多基于IPAT方程的直接分解法,难以考察经济系统内部的结构和技术的变化对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影响,而后者则在所识别的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指标的影响因素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提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系统物质分析 核算框架 指标体系 分解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生态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魏婷 朱晓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800-3810,共11页
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和STIRPAT模型,对1996~2007年厦门生态经济系统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不考虑水的情况下,物质输入与输出不断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48%、11.41%),但均小于GDP增长速度(15.94%),二者成正比;... 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和STIRPAT模型,对1996~2007年厦门生态经济系统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不考虑水的情况下,物质输入与输出不断增加(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48%、11.41%),但均小于GDP增长速度(15.94%),二者成正比;物质流增长集中表现在对金属、非金属矿物的需求及化石燃料燃烧废气、工业废气的排放。(2)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均不断增加,尤以生活污水排放量增长速度较快,加重了区域环境的压力。(3)物质输入与GDP、物质输出与GDP呈良好线性关系。厦门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消耗。(4)单位GDP物质输入与输出均不断减小,表明资源利用率、处置率明显提高,区域逐步走向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5)构建了厦门物质输入驱动机制的STIRPAT模型,得出人口数量、富裕程度、技术水平或经济结构每分别发生1%的变化,将引起输入量相应发生0.99%、0.98%、0.17%、0.31%的变化。提升技术水平和优化经济结构具有较大调控空间,将是厦门物质减量化战略的实施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生态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STIRPAT模型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琳 潘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2,共9页
物质流分析方法能够度量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及其环境影响,并能够有效追踪物质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流动与蓄积状况,在资源管理、战略制定及环境政策的制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物质流分析的定义、研究框架及... 物质流分析方法能够度量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及其环境影响,并能够有效追踪物质资源在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流动与蓄积状况,在资源管理、战略制定及环境政策的制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物质流分析的定义、研究框架及具体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后,梳理了环境一社会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及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物质流分析的研究现状,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价。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环境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 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永红 刘小鹏 +2 位作者 裴银宝 安琼 韩文文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6期118-123,共6页
运用物质流分析法对银川市2006—2012年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物质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不含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总量均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物质输入以气体和固体为主,其中固体物质主要以化石燃料、矿物和建筑材料的增加最为明显;物质输出... 运用物质流分析法对银川市2006—2012年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物质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不含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总量均呈先减后增的趋势。物质输入以气体和固体为主,其中固体物质主要以化石燃料、矿物和建筑材料的增加最为明显;物质输出端主要以气体为主,其中化石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废气(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在总气体排放中所占的量最多。固体废弃物的增加,也加大了研究区的环境压力。(2)水输入量波动下降,水输出量不断上升。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98%,农业用水量在不断下降,工业用水量和生态用水量在不断上升;废水排放以工业污水为主。(3)从整体来看,物质利用强度和输出强度在缓慢降低,银川市经济发展一方面依靠大量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的压力在迅速减轻;单位产值的物质消耗量在减少,废弃物的输出效率明显提高,银川市资源利用效率在稳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物质分析 城市 银川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区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晁博 杨忠直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6,123,共5页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借鉴欧洲统计局物质流账户的分类体系,在整理各类统计年鉴分散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以陕西省为例的区域物质流状况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从物质的输入、输出、消耗三个层面核算了2000-2013年陕西省经济...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借鉴欧洲统计局物质流账户的分类体系,在整理各类统计年鉴分散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对以陕西省为例的区域物质流状况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从物质的输入、输出、消耗三个层面核算了2000-2013年陕西省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规模、结构、强度、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发展对资源,尤其是化石能源及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伴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生态环境压力也在持续加大,"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积极有效实行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的循环经济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实现陕西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经济 物质分析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的动态物质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夏艳清 李书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物质减量分解模型,研究了1990—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状况及其结构,并将之与农业经济发展指标相联系,利用分离指数等指标考察了经济增长与物质投入的脱钩关系,对物质输入进行了减量效应和反弹效... 本文利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物质减量分解模型,研究了1990—2012年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状况及其结构,并将之与农业经济发展指标相联系,利用分离指数等指标考察了经济增长与物质投入的脱钩关系,对物质输入进行了减量效应和反弹效应分解。结果表明: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物质输入输出不断增加,物质投入以化肥和能源为主,农业经济增长和物质投入处于相对脱钩状态,物质利用效率提高速度低于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农业经济系统呈现弱可持续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经济系统 物质分析方法 物质减量分解模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贫困地区环境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9
作者 善孝玺 陈兴鹏 袁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8,共6页
综合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IPAT分解框架,核算和分析了2000-2008年甘南州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物质需求总量、直接物质输入量和区域内直接物质输出量分别以年均19.5%,14.6%,19.4%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 综合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IPAT分解框架,核算和分析了2000-2008年甘南州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物质需求总量、直接物质输入量和区域内直接物质输出量分别以年均19.5%,14.6%,19.4%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分别达到了1 220.79,487.88,54.2万吨,年均增长速度均超过了同期12.1l%的GDP年均增速;物质消耗总量和物质消耗强度也分别以年均8.6%和14.04%的速度增长,而物质生产力提升缓慢且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隐藏流比重维持在60%~75%,生态包袱较重.IPAT分解框架得到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直接物质输入和区域内直接物质输出变化的根本因素分别是物质利用效率和物质输出效率,即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环境压力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环境经济系统 甘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物质流量协调性分析
10
作者 陈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888-5891,共4页
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07-2012年间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了协调性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输入输出系统发展较为协调;能源消耗量与用水量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带来较大压... 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07-2012年间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了协调性分析。结果表明,物质输入输出系统发展较为协调;能源消耗量与用水量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带来较大压力。闵行区若延续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速度,其能源需求与用水需求均将持续增长,并成为制约闵行区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 物质分析 协调性分析 灰色协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分析——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被引量:49
11
作者 黄和平 毕军 +2 位作者 李祥妹 张炳 杨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578-2586,共9页
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生态经济系统中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武进区物质输入总量及人均物质输入量也在增加,但递增速率均远小于GDP增长速率,而物质输出总量... 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对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生态经济系统中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武进区物质输入总量及人均物质输入量也在增加,但递增速率均远小于GDP增长速率,而物质输出总量及人均物质输出量则呈现递减趋势;(2)在不考虑水的因素情况下,武进区物质输入量保持较快的上升速度,其中固体物质的增长速率远远大于气体物质的增长速率;物质输出量则呈总体下降趋势,其中以气体物质输出量的贡献最大,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以气体特别是以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工业废气为主;(3)排除占大部分比例农业用水的上升,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和地下水总量及人均利用强度都在减少;同时,总的废水排放量及人均排放量在减少,其中又以生活废水排放量的减少最快,其次是工业废水;(4)单位GDP物质输入量的变化处于波动状态,同期的单位GDP物质输出量则呈递减趋势,单位GDP用水量和单位GDP废水排放量则有相同的递减趋势,表征了武进区资源利用效率的稳步提高,区域经济增长和环境压力也在逐步脱钩。上述结果体现了武进区近年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但还存在较多问题,说明武进区在调整物质利用强度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还需下更大的功夫,并采取相关措施,以期提高实施循环经济战略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地位和意义。文章最后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就区域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了物质流分析方法在应用中的一些缺陷,为今后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MFA) 生态经济系统 物质输入与输出 武进区 物质消耗强度 物质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毛玉如 沈鹏 +1 位作者 李艳萍 孙启宏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13,共5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制定和发展低碳经济政策和战略时,必须抓住其本质和核心内容,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分析,建立物质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制定和发展低碳经济政策和战略时,必须抓住其本质和核心内容,对经济活动的物质流进行分析,建立物质流分析账户,调控物质流动模式,实施物质流管理,优化经济结构,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文章分析了低碳经济和物质流分析的国内外进展,同口径对比了中国与日本物质流主要指标,基于物质流分析建立了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四位一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物质分析 四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以物质流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被引量:60
13
作者 刘滨 王苏亮 吴宗鑫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4期32-36,共5页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当前国际上用来分析资源问题的物质流分析(MFA,Material Flow Analys-is)方法;描述了日本以MFA方法表述国家资源投入、废弃物产生和废弃物再生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循环经济社会...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当前国际上用来分析资源问题的物质流分析(MFA,Material Flow Analys-is)方法;描述了日本以MFA方法表述国家资源投入、废弃物产生和废弃物再生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循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经验;指出MFA方法将是我国分析评价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使用状况的重要方法;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提出我国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包括的主要指标。这些指标将为我国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会成为循环经济社会建设中我国与国际比较,找出差距,调整战略的重要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关系研究——基于物质流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吴开亚 刘晓薇 +1 位作者 朱勤 张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33,共5页
根据物质流分析指标和数据,采用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理论,分析了1990—2007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基本实现相对脱钩,但经济增长仍然依靠高... 根据物质流分析指标和数据,采用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理论,分析了1990—2007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基本实现相对脱钩,但经济增长仍然依靠高物质投入和高污染排放;近年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呈现扩张性复钩现象,说明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环境压力未见下降,反而物质利用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增加;EKC分析进一步揭示,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实现绝对脱钩仍需较长时间和较多物质投入。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生产力,使EKC顶点左移的同时实现穿山式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绝对脱钩的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经济增长 环境压力 脱钩 复钩 EKC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物质流分析方法为基础核算我国循环经济主要指标 被引量:26
15
作者 刘滨 向辉 王苏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4期65-68,共4页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用于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介绍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分析资源利用的物质流分析(MFA,Material Flow Analysis)方法,以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关于资源利用的主... 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用于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介绍当前国际上通用的分析资源利用的物质流分析(MFA,Material Flow Analysis)方法,以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的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几个关于资源利用的主要指标。根据这些指标,分析了我国2000-2003年直接资源投入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异和差距;并通过对2000年和2003年中国物质流发展趋势的分析,对中国循环经济的进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以上述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为基础,确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制定我国循环经济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损耗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48
16
作者 梁涵卿 邬雄 梁旭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0-635,共6页
为使输电设施在全寿命周期内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对已建成的特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工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从最基本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损耗分析入手,重点考虑输电系统的线路损耗小时、上网电价、线路工程造价等因素,得到了长期重载的直流... 为使输电设施在全寿命周期内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对已建成的特高压交流和高压直流工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从最基本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损耗分析入手,重点考虑输电系统的线路损耗小时、上网电价、线路工程造价等因素,得到了长期重载的直流输电系统和通常轻载的特高压交流系统其导线的经济电流密度水平,并计算了输电线路导线的总截面积。结合技术经济性分析,提出对于长期重载直流输电系统,输电导线经济电流密度应在0.5~0.6A/mm2水平,而对于通常轻载的特高压交流系统,输电导线经济电流密度应在1.9A/mm2水平;因此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应研发使用更大截面的导线,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应研究采用扩径比达2倍以上的新型扩径导线,以降低整个系统运行损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交 高压直 导线截面 输电系统 运行损耗 经济密度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环境经济系统的物质流特征与演变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平刚 田良 陈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6-71,共6页
本文运用物质流分析(MFA)和IPAT分析方法,对海南省环境经济系统1990-2008年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研究,并与同期广东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8年间,海南省环境经济系统直接物质输入呈上升趋势,1990-2007年间增长速度平缓... 本文运用物质流分析(MFA)和IPAT分析方法,对海南省环境经济系统1990-2008年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研究,并与同期广东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8年间,海南省环境经济系统直接物质输入呈上升趋势,1990-2007年间增长速度平缓,年均增长6.88%,而区域过程排放呈下降趋势,年均降低0.95%;19年间,除个别年份外,海南省物质输入强度、输出强度及物质输入效率均低于同期广东省水平,1994年以前,海南省物质输出效率明显低于同期广东省水平,1995年开始逐渐接近同期广东省水平。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可揭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省的物质流特征与演变规律,能够为区域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促进海南生态省、新型工业省和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环境经济系统 海南省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05年中国经济系统物质投入及其减量化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柳楷玲 段宁 武春友 《技术经济》 2009年第4期71-75,共5页
本文以欧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中的物质输入核心指标——直接物质投入为基础,追踪和考察了1990—2005年中国经济系统直接物质投入的历史发展轨迹与结构变化,并利用物质减量分解模型对直接物质投入进行了经济增长的反弹效应和物质使... 本文以欧盟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方法中的物质输入核心指标——直接物质投入为基础,追踪和考察了1990—2005年中国经济系统直接物质投入的历史发展轨迹与结构变化,并利用物质减量分解模型对直接物质投入进行了经济增长的反弹效应和物质使用强度的减量效应分解,最后指出了该研究指标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投入 经济系统物质分析 物质使用强度 物质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系统物质减量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亚菲 余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2-119,共8页
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瓶颈,"物质减量化"是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以欧盟物质流核算指标为基础,对中国1981-2008年的物质投入量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拟合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 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瓶颈,"物质减量化"是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以欧盟物质流核算指标为基础,对中国1981-2008年的物质投入量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拟合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在1981-2008年间,中国单位经济增长所需的物质量在减少,实现了相对物质减量化,且减量化的速度于2005年后开始逐年加快。但中国的物质消耗总量仍在逐年增加,并没有出现绝对物质减量的趋势,中国经济仍然承受着巨大的环境压力。最后,本文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应制定输入方政策,直接预防污染的发生,给予人们自发提高物质利用效率的激励;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设定需着眼于整个经济系统;中国应关注隐流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发展循环经济核算账户、提高人们对物质减量化的认识、推动中国对经济系统物质流核算及物质减量化的研究;物质流核算把经济系统作为"黑箱"模型,在未来应结合其他方法对物质流出现变化的原因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系统物质核算 物质减量化 关联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动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耿殿明 刘佳翔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6期51-54,共4页
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对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1996-2010期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印证了区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废弃物输出效率的提高,反映出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对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1996-2010期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印证了区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废弃物输出效率的提高,反映出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结构、转方式效果的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循环经济 物质强度 物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