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部冲击下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性的统计测度
1
作者 苑杰 李原 周晓香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文章建立了一个监测宏观经济稳定性的指标体系,对2004—2022年中国经济各领域及整体进行了稳定性测度;同时,构建了社会核算矩阵稳态均衡(SAM-SE)模型,利用SAM-SE模型模拟了各类外部冲击情景,测算了外部冲击下的中国经济稳定性。研究表明... 文章建立了一个监测宏观经济稳定性的指标体系,对2004—2022年中国经济各领域及整体进行了稳定性测度;同时,构建了社会核算矩阵稳态均衡(SAM-SE)模型,利用SAM-SE模型模拟了各类外部冲击情景,测算了外部冲击下的中国经济稳定性。研究表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性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国际汇率、国际利率、国际价格、国际关税等外部冲击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但其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国际价格冲击影响最小,国际汇率冲击影响范围最广,国际利率冲击对金融稳定性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冲击 宏观经济稳定 SAM-SE模型 稳态均衡 模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货膨胀预期与宏观经济稳定:1995—2008——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成 马文涛 王彬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53,共24页
当前全球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可能性增大,势必给正处于恢复性上涨阶段的各国经济蒙上一层阴影,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多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当前全球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预期形成的可能性增大,势必给正处于恢复性上涨阶段的各国经济蒙上一层阴影,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多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识别和分析了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六种可能冲击(通胀预期偏差冲击、技术增长率冲击、政府购买力冲击、劳动力供给冲击、国际贸易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通货膨胀预期偏差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显示,通货膨胀预期偏差冲击通过改变微观个体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影响经济中均衡的风险利率和无风险利率,进而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影响。具体来看,通胀预期偏差冲击对一定时期内的宏观经济有显著负效应,能解释大约20%的产出和消费波动、大约50%的投资和就业波动。这表明,通胀预期对于宏观经济稳定有重要意义。因此,政府在执行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时,要充分考虑通货膨胀预期对政策执行效力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各种平台加强与公众沟通,扩大政策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预期偏差,还要增强不同政策工具的信号功能,通过不同政策工具的艺术性搭配,积极引导公众预期向预定的政策目标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通货膨胀预期 宏观经济稳定 波动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变化与宏观经济稳定政策 被引量:16
3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12,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波动明显趋缓,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出现以及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政...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波动明显趋缓,非线性特征明显减弱,其原因可以归结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出现以及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所带来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制度基础、作用机制和作用工具的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确保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就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制约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政策效能发挥的制度障碍,并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完整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 经济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稳定:影响机制及其实证检验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晓星 方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77,共13页
2008年的次贷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使得系统性风险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文章构建了反映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稳定的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方法设计了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稳定间的影响机制模型,并结合全... 2008年的次贷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使得系统性风险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文章构建了反映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稳定的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方法设计了系统性风险与宏观经济稳定间的影响机制模型,并结合全球56个主要国家的相关数据,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前后系统性风险和宏观经济稳定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系统性风险指标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作用中,股票指数波动率的正向影响最为明显;金融危机后宏观经济稳定状况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要大于金融危机前;发达国家的系统性风险指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明显,而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指标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宏观经济稳定 影响机制 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价与股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加根 罗晶 徐培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3,共9页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带有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多部门DSGE模型,就中国近20年股价与房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做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房价和股价的波动均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房价波动的影响更大;第二,房...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带有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多部门DSGE模型,就中国近20年股价与房价波动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做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房价和股价的波动均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房价波动的影响更大;第二,房价上涨抑制居民消费,而股价上涨带动居民消费;第三,两种资产价格波动时相互作用关系是非对称的,当房价上涨时,资产配置的替代效应发挥作用导致股价下跌,而当股价上涨时,资产的财富效应发挥作用导致房价上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股价 经济稳定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稳定的影响研究——基于1978—2011年宏观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长安 苏丽锋 李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6,共9页
选取中国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了描述经济稳定增长状态的经济稳定偏离指数,并运用Johansen协整理论和VECM模型,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稳... 选取中国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了描述经济稳定增长状态的经济稳定偏离指数,并运用Johansen协整理论和VECM模型,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和经济稳定之间的内在联系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稳定增长的影响明显。长期来看,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即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扩大时,经济增长将趋于更加稳定,并且还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从短期来看,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将加剧经济增长的波动而出现不稳定状况。这意味着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稳定的冲击作用在总体上可能呈现倒"U"型关系。上述发现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稳定 VEC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扩大居民消费与宏观经济稳定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守亭 王宇骅 吴振球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在我国当前畸形的投资消费结构下,提高消费率,必然要求降低投资率。为满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找到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在此前提下运用总量生产函数,笔者研究了降低投资率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 在我国当前畸形的投资消费结构下,提高消费率,必然要求降低投资率。为满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找到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在此前提下运用总量生产函数,笔者研究了降低投资率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用GDP经济增长速度代理)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减少投资,会导致GDP增速降低,在假定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和政府消费占GDP的份额不变的条件下,居民消费额会增加,而且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也会增加(除去少数例外)。我国投资减少GDP的5%,GDP的增速将下降到4%左右,居民消费率增长约3.5%。我国GDP增速4%,可能是我们可以接受的GDP增速的一个"心理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率 投资率 宏观经济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可行性的实证分析——基于经济稳定增长视角的中国人口最优出生率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会宗 张凤兵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5,共6页
过多或过少的人口数量都有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为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应确定一个合理的人口数量变化速度。在研究我国就业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就业人口数量与出生率的关系,推算出维持经济稳定增长所需的最优出生率... 过多或过少的人口数量都有可能阻碍经济的发展,为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应确定一个合理的人口数量变化速度。在研究我国就业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就业人口数量与出生率的关系,推算出维持经济稳定增长所需的最优出生率,并与现实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要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我国应当转变人口政策,放松计划生育控制,适当提高人口出生率水平,从而为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胎政策 经济稳定增长 人口 最优出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周期资本账户管制对宏观经济稳定与社会福利改善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震 史代敏 牟雯波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4,共10页
资本管制能否有效抵御外部冲击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存在争论,本文通过构造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研究投资限制和逆周期金融交易税等资本管制工具对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政策安排下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性... 资本管制能否有效抵御外部冲击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存在争论,本文通过构造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研究投资限制和逆周期金融交易税等资本管制工具对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和改善社会福利的作用。通过比较不同政策安排下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性和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发现,采用逆周期金融交易税作为资本管制工具在抵御外部冲击、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设置投资限制的资本管制促进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可以使货币政策专注管理国内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问题。通过不同政策安排下的福利分析可知,增加投资国外资产的限制对社会福利的增进起到负面作用,增加逆周期金融交易税的资本管制却可以减轻由投资限制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从而放松投资国外资产的限制从根本上提高社会福利。所以,在资本管制工具的选择上,采取逆周期金融交易税可能比采用投资限制更优。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的基本条件不断成熟,用金融交易税取代投资限制更符合浮动汇率制和自由兑换的资本账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管制 宏观经济稳定 社会福利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银行透明化政策与宏观经济稳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屈晓翔 李颖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9,共6页
在通胀预期管理背景下,构建中国2001~2013年中央银行信息交流指数,考量中央银行透明化政策影响宏观经济稳定机制。结果表明,央行增加信息交流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实际干预的效果。因此,我国央行应进一步提高货... 在通胀预期管理背景下,构建中国2001~2013年中央银行信息交流指数,考量中央银行透明化政策影响宏观经济稳定机制。结果表明,央行增加信息交流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实际干预的效果。因此,我国央行应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并培育规范的中央银行信息交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透明度 中央银行信息交流 宏观经济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稳定性视角下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 被引量:5
11
作者 欧阳日辉 李永权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8-33,共6页
汇率制度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引起汇率波动的冲击源性质。本文对ABRR模型进行扩展,引入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和价格因素冲击,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会弱化为稳定经济而选择浮动汇率制,价... 汇率制度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引起汇率波动的冲击源性质。本文对ABRR模型进行扩展,引入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和价格因素冲击,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内生性会弱化为稳定经济而选择浮动汇率制,价格因素的冲击则会强化为稳定经济而选择浮动汇率制。结合中国经济数据,用ABRR扩展模型解释了我国的经济现实,提出"富有一定弹性的渐进调整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人民币汇率制度较好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稳定 汇率制度 ABR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稳定动态监测系统探讨——基于交易资金流量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国忠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54,共6页
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使传统经济理论对“滞胀”与货币流通速度等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力普遍下降。尤其是世界各国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更是表明了基于传统资金流量分析法建立经济稳定的指标体系并不能对当代经济稳定进行有效的预警与监测... 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使传统经济理论对“滞胀”与货币流通速度等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力普遍下降。尤其是世界各国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更是表明了基于传统资金流量分析法建立经济稳定的指标体系并不能对当代经济稳定进行有效的预警与监测。只有将价格、重复交易量与真实的货币流量结合分析才能透彻地反映价格与交易量对经济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经济 经济稳定 交易资金流量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财政周期性波动的经济稳定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玉清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经济周期是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为尽可能避免经济运行出现过度波动,财政政策成为各国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常用工具。通过用HP滤波方法剔除掉中国产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中的趋势成分后,用产出缺口、财政收入缺口... 经济周期是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为尽可能避免经济运行出现过度波动,财政政策成为各国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常用工具。通过用HP滤波方法剔除掉中国产出、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中的趋势成分后,用产出缺口、财政收入缺口、财政支出缺口和财政赤字缺口进行计量分析,发现中国财政周期性波动中的财政赤字波动对宏观经济产生了明显的稳定效应,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周期 缺口 波动 经济稳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与经济稳定增长——对东南亚国家的实证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坤荣 相文燕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62,共6页
20世纪 90年代 ,国际资本的急剧流动引发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国际资本的短期性和投机性 ,以及它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汇率、外汇储备和金融体系的强烈冲击 ,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资本市场的开放 ,必须建立在国内金融体系的改革和... 20世纪 90年代 ,国际资本的急剧流动引发了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国际资本的短期性和投机性 ,以及它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汇率、外汇储备和金融体系的强烈冲击 ,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资本市场的开放 ,必须建立在国内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实质经济市场化转型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东南亚 经济稳定 资本市场开放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稳定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基于普尔规则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磊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29,共4页
普尔规则作为分析宏观经济稳定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间内在联系的新范式,在货币经济学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对普尔规则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依据我国1996年至2006年的季度经济数据,应用该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 普尔规则作为分析宏观经济稳定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间内在联系的新范式,在货币经济学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对普尔规则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依据我国1996年至2006年的季度经济数据,应用该规则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当前时期依然有效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尔规则 宏观经济稳定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的波动轨迹、动态特征及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蔚 周法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5,共12页
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及国际收支平衡四个基本点出发,利用熵值法对1978年至今的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进行定量考察,并将其与宏观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呈现明显的十年一轮的周期式波动,并与经济... 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发展及国际收支平衡四个基本点出发,利用熵值法对1978年至今的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进行定量考察,并将其与宏观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系统稳定性呈现明显的十年一轮的周期式波动,并与经济增长呈现短期非一致性和长期波动共变性,且变动幅度明显高于经济增长。本文构建了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稳定与增长的冲击-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内会推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会降低宏观经济稳定性。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意义非常突出。国外需求的增加、贸易条件的改善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增加,短期内有助于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性。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但未来的发展和转型还是要依靠内部调整,特别是要发挥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内涵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稳定 经济增长 波动轨迹 动态特征 冲击-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基于财政民主主义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阳永恒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0-123,共4页
2008年,美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维护经济与社会稳定,出台了《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俗称"七千亿美元救市方案"。该法案由问题资产救助计划、预算条款和税务条款三部分组成,从产生程序到核心内容都很重视议会财政权力和纳税... 2008年,美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维护经济与社会稳定,出台了《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俗称"七千亿美元救市方案"。该法案由问题资产救助计划、预算条款和税务条款三部分组成,从产生程序到核心内容都很重视议会财政权力和纳税人利益的保护,彰显财政民主主义的精神。与此对应,中国从2008年开始也实施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在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的同时,却有财政民主制度上一些不足。为此,借鉴美国做法,中国未来必然加强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约束作用,同时保护纳税人的知情权等财政监督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紧急经济稳定法案》 启示 财政民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邱润根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6,共6页
2008年10月3日,美国出台了《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以化解金融危机。这部法案在制度设计上突出了困境资产购买、现有利益方保护以及金融监管三个方面的内容。该法制度设计中所体现的强调以流动性保障金融安全性的金融立法目的,强调实... 2008年10月3日,美国出台了《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以化解金融危机。这部法案在制度设计上突出了困境资产购买、现有利益方保护以及金融监管三个方面的内容。该法制度设计中所体现的强调以流动性保障金融安全性的金融立法目的,强调实用性的金融立法内容以及坚持个人利益保护下的国家干预的金融立法原则对我国金融法改革有着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经济稳定 国家干预 金融法制 法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多样性与经济稳定关系研究评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德常 《当代经济管理》 2010年第3期10-12,共3页
产业多样性与经济稳定的关系是经济理论者和区域经济决策者关注的重要课题,相关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通常认为产业多样性有利于区域经济稳定,但是相关证据缺乏说服力,仍然存在大量争议。文章立足于产业多样性概念的演变,分析产业多样性... 产业多样性与经济稳定的关系是经济理论者和区域经济决策者关注的重要课题,相关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通常认为产业多样性有利于区域经济稳定,但是相关证据缺乏说服力,仍然存在大量争议。文章立足于产业多样性概念的演变,分析产业多样性与区域经济稳定之间关系的不同论点,并归纳总结现有研究的缺陷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多样性 经济稳定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与我国的宏观经济稳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玮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6,共6页
一般认为,财政分权是不利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但只要措施得当,在财政分权改革中使宏观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并不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前的分权改革是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改革开放以后的财政分权却并没有给我国... 一般认为,财政分权是不利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但只要措施得当,在财政分权改革中使宏观经济不出现大的波动并不是不可能的。改革开放前的分权改革是导致我国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改革开放以后的财政分权却并没有给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从稳定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我国下一步财政分权改革的关键在于是否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对地方公债进行监管可能是在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与保持宏现经济稳定之间寻找平衡的一个较为现实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财政分权 宏观经济稳定 地方政府 公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