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社会地位、年龄与心理健康:一项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英文) 被引量:16
1
作者 袁浩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9-182,共24页
本文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出发,以"2008年中国家庭动态调查(上海卷)"的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心理健康在社会各阶层间的分布以及这些分布在年龄组间的变化。结果显示,教育、收入、职业地位、社会地位与心理健康正面相关,而经济困难和... 本文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出发,以"2008年中国家庭动态调查(上海卷)"的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心理健康在社会各阶层间的分布以及这些分布在年龄组间的变化。结果显示,教育、收入、职业地位、社会地位与心理健康正面相关,而经济困难和不公正待遇则与心理健康负面相关。年龄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呈现出"∩"型发展趋势;职业类型及教育程度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在不同年龄组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失业者较好的心理状态及青年技术人员较差的心理健康状况则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心理健康 上海 经济社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社会地位、户籍类型与区域发展差距:民众环境公平认知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麻宝斌 杜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0,共8页
社会公平现状测评的内容包括社会资源的实际分配状况和民众的公平认知状况。在现代社会,环境逐渐成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分配客体之一,因此社会公平认知状况的研究应当对民众的环境公平认知给予充分重视。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民众的环... 社会公平现状测评的内容包括社会资源的实际分配状况和民众的公平认知状况。在现代社会,环境逐渐成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分配客体之一,因此社会公平认知状况的研究应当对民众的环境公平认知给予充分重视。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民众的环境认知状况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从社会公平视角对民众的环境认知问题进行的研究仍显不足。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从对环境优美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环境公平的感受两个方面对当前民众环境公平认知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户籍类型对于环境重要性的认知影响显著,与农村户籍人口相比,城镇户籍人口更加看重环境优美的重要性。受教育程度和所在地区对民众的环境公平感受也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认为一些人居住在环境污染地区是不公平的;从所在地区看,与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居民更倾向于认为一些人居住在环境污染地区是不公平的。因此,相关研究发现对于进一步促进环境公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地位 户籍类型 环境公平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职地位开放与有序社会流动--和谐公民社会的两个结构性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廖申白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1期74-79,共6页
中国正在走向公民社会。思考怎样使这样一个正在形成中的公民社会比较和谐非常重要。一个和谐的或朝向和谐发展的公民社会具有两个结构性特征:第一,公职地位开放必须向着能够理解与公职地位相联系的公共责任、具有能够认真履行公共责任... 中国正在走向公民社会。思考怎样使这样一个正在形成中的公民社会比较和谐非常重要。一个和谐的或朝向和谐发展的公民社会具有两个结构性特征:第一,公职地位开放必须向着能够理解与公职地位相联系的公共责任、具有能够认真履行公共责任的公民基本德性,并且具有履行这些责任的管理公共事务能力的公民持续和公开地开放;第二,在它的社会上层、中层、下层之间存在着合理和有序的社会流动。在这样一个公民社会,法律体系才会被看作可以依赖的,公共领域才会被确信具有实践的价值,才能够既保持内部活力,又和谐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公职地位 社会流动 经济社会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家庭多代间的职业流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春超 李淑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41,共12页
本文使用1982年以来历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中国家庭成员间职业地位的代际影响,进而分析中国家庭多代之间职业地位流动性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控制父辈特征的情况下,祖辈对孙辈职业地位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使用1982年以来历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中国家庭成员间职业地位的代际影响,进而分析中国家庭多代之间职业地位流动性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控制父辈特征的情况下,祖辈对孙辈职业地位有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代际职业地位流动性呈现"U型"变化的趋势。本文探讨了中国代际职业地位流动性变化趋势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人口迁移有助于提高代际间职业地位的流动性;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实施使得家庭代际职业地位流动性先增加后下降。改革开放以来"U型"的代际职业地位流动性变化趋势是上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代间职业流动 代际影响 职业的经济社会地位 职业地位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文化圈国家青少年的大学期望依然偏高吗?——基于对韩国和新加坡PISA 2009—2018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汪卫平 董扣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0-108,55,共10页
儒家文化圈国家对读书文化的重视已经受到了学界的关注,然而对其内部的差异以及纵向变化却缺乏研究。基于韩国、新加坡2009和2018年PISA合并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与十年前相比,虽然韩国和新加坡15岁青少年期望上大学的比例没有显著变化... 儒家文化圈国家对读书文化的重视已经受到了学界的关注,然而对其内部的差异以及纵向变化却缺乏研究。基于韩国、新加坡2009和2018年PISA合并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与十年前相比,虽然韩国和新加坡15岁青少年期望上大学的比例没有显著变化,但是大学期望仍远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而在乐观的期望背后是底层学生期望不高的事实,尤其是在考虑了学业能力后,底层和顶层的优等生期望上大学的比例差距明显扩大。从影响效应来看,家庭背景对大学期望的直接影响呈现增加的趋势,而通过影响学业能力进行影响期望的间接效应则呈现下降趋势。最后,数学成绩已经成为间接效应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部分儒家文化圈国家要警惕教育再生产对弱势群体学生教育期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期望 PISA 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 学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