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两种趋势
- 1
-
-
作者
武桂馥
-
机构
国防大学世界经济政治教研室
-
出处
《南洋问题研究》
1987年第1期42-52,共11页
-
文摘
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巨大能量强有力地牵引了生产国际化的车轮。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迅速发展,使整个世界经济,同样也使亚太各国经济在生产、贸易、资本和技术转移、劳动力和资源流动诸方面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大大深化了。与此同时,在中国、朝鲜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东亚、东南亚、西南太平洋的民族解放运动两大历史杠杆的推动下,亚太地区的国际生产关系也迅速走向多元化。
-
关键词
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生活国际化
亚太地区经济
各国经济
生产国际化
世界经济
第三次科技革命
国际生产
南方国家
东盟国家
-
分类号
F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
- 2
-
-
作者
杜厚文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
出处
《商业时代》
CSSCI
1993年第10期7-11,共5页
-
文摘
一、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以及后来中国领导同志的一系列讲话都讲到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这个论断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这是在正确分析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基础上提出来的。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对我们来讲有很多有利条件。当然我们也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机会和挑战并存。就近期来看,世界经济形势有这么几个情况。
-
关键词
南巡讲话
经济生活国际化
西方国家
生产国际化
经济增长情况
资金流动
资本国际化
日元升值
结算货币
贸易不平衡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按国际惯例推进银行改革
- 3
-
-
作者
张宏凌
-
机构
工商银行武胜县支行
-
出处
《西南金融》
1993年第11期10-11,21,共3页
-
文摘
以我国重返关贸总协定为标志,我国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步伐。一定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推动下,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地向前推进。这对银行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
-
关键词
经济生活国际化
政策性业务
贷款风险度
贷款企业
其它金融机构
商业性业务
风险准备金
巴塞尔协议
结算工具
信用贷款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按照国际惯例推进银行改革
- 4
-
-
作者
肖国全
尹峄
-
机构
咸宁地区人民银行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8-20,共3页
-
文摘
以“复关”为标志,中国经济将进一步溶入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体系之中,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进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推动下,也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地向前推进。这对银行来说,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寻求自身发展的难得机遇。因此,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原则,按照国际惯例深化自身改革,是我国银行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课题。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与合作的金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银行本身的业务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复关”后,我国银行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等,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1.面对金融国际化的挑战,旧的银行管理机制将受到冲击。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这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世界金融交易逐年增加。
-
关键词
经济生活国际化
金融机构
金融国际化
世界经济
信贷管理体制
国际化步伐
金融体系
经营方式
贷款风险管理
外汇管理体制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
-
题名西欧出口潜力的发展趋势
- 5
-
-
作者
Р·索伦基
刘霜桂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15-18,共4页
-
文摘
各国与国际市场间的联系,各国的国际竞争能力及他们对外经济交流的变化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各自的出口潜力及其质量和数量指标。最终还将影响到他们在国际分工中和某些国家利害关系的平衡。在经济生活国际化日益增长,对外市场作用不断增强的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出口潜力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各国力量的对比。
-
关键词
出口潜力
经济生活国际化
对外经济交流
市场间
市场作用
设备出口
国际竞争能力
国际分工
商品结构
数量指标
-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金融系统高层次人才断层现象值得重视
- 6
-
-
作者
马名柟
-
机构
人民银行湖北沙市分行
-
出处
《武汉金融》
1988年第10期63-64,共2页
-
文摘
从整个社会生产不断发展和人才与之配套的观点出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问题,是一个教育和再教育的全过程,亦即“实施教育的系列工程”。随着现代化进程,这是当前各行各业都需要研究的课题。这里要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对象,是特指金融系统在职人员。本文拟就金融系统高层次人才的模式及其培养途径略述己见,以期共同探讨。高层次人才(以下简称高人才)的提出,是基于人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最基本的象征和动力。因此,必须把研究人的现代化作为最基本的因素来考虑。如果只研究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人的素质,那么,经济机制终将因无法形成良性的有效的运转而归于溃解。
-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人的现代化
在职人员
断层现象
发展总目标
社会生产
新经济形势
经济生活国际化
必然规律
国际交往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