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下商务英语翻译校本慕课的研发与实践——基于CALL语境下自主学习模式建构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永亮 《外语教育研究》 2019年第4期9-17,共9页
在“互联网+”时代,在线学习前所未有地推动着自主学习的全新发展,自主学习已逐步成为学习者的日常习惯以及参与社会进步的自发性趋势,这种积极心态正在快速地改变着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依据自主学习与慕课最新发展理论,探索区域经济生... 在“互联网+”时代,在线学习前所未有地推动着自主学习的全新发展,自主学习已逐步成为学习者的日常习惯以及参与社会进步的自发性趋势,这种积极心态正在快速地改变着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依据自主学习与慕课最新发展理论,探索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校本慕课建设的理论与路径,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建设朝着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方向进行研发和应用,并依托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依存共生的生态关系,进一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以CALL语境下自主学习模式建构为切入点,探究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校本慕课建设的模式、方法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生态环境 商务英语翻译 慕课 自主学习 CAL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佳韡 冉光泰 +1 位作者 肖世平 吴佳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6,共9页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构建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OLS模型、GWR模型等,从时空视角探究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2~2021年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2~2019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子系统起主导作用;2020~2021年的新冠疫情期间,耦合协调度先明显下降,后缓慢恢复。②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各省市综合评价水平、子系统评价水平得分的上升和恢复速度有明显差异,长江经济带总体向有序协调发展。③推动三系统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总体可分为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力,其中以入境游客人数为代表的外部动力和以水资源总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为代表的内部动力对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的正向驱动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GWR模型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韩信 聂闻 +11 位作者 王运敏 张绍轩 曾霞 芮玥纪 王玉莲 代碧波 王星 谢伟 倪天华 范廷玉 王兴明 徐良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7,共9页
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建设思想理念,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设定三大子系统的优先发展级,运用熵权法、耦合协... 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建设思想理念,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0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相关数据,构建了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设定三大子系统的优先发展级,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不同优先级下的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从中选取最优发展模式。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显著,整体上由轻度失调区间上升至中级协调区间,且耦合协调度值上游<中游<下游。分省来看,耦合协调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云南、江西、贵州、安徽、湖南、上海、重庆、江苏、四川、浙江、湖北。除了湖北、浙江、四川三省位于良好协调区间外,其余8省市均位于中级协调区间。同时,“经济优先”仅适用于短期发展,“环境优先”更适合长期发展。故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可持续发展,整体上应坚持以环境保护为重心的发展战略,个体上要进一步针对不同省市采取差异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矿产资源—区域经济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佳璐 潘景茹 +2 位作者 冯峰 徐鹏 刘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扩张和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亟待探究其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PWEE)系统耦合协调关系,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九省(区)构建了PWEE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状态和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九省(区)PWEE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56上升至2020年的0.69,由勉强协调进入初级协调阶段,水资源子系统一直是影响九省(区)PWEE系统协调发展的限制因素,其平均障碍度从2008年的49.05%增加至2020年的55.48%,人均水资源量为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 耦合协调度 障碍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演变的生态流量阈值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钰 张翔 +3 位作者 闫少锋 刘浩源 邓梁堃 付湘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5,65,共10页
针对天门河-汉北河流域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矛盾突出、水生态退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等问题,基于水系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从系统层面研究河道内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应用情景模拟法... 针对天门河-汉北河流域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矛盾突出、水生态退化及经济社会发展受限等问题,基于水系统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模型,从系统层面研究河道内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应用情景模拟法,考虑高效节水、再生水利用率提高等调控措施及未来天然来水的不确定性,设置9种情景模拟2022—2035年研究区高、中、低3种生态流量阈值下的水资源供需及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结果表明:高效节水和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均有利于缓解因生态流量阈值增大而引起的区域水资源用户间的冲突问题;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建议研究区丰水年(P=25%)生态流量阈值设置为年径流量的30%~50%,平水年(P=50%)和枯水年(P=75%)生态流量阈值设置为年径流量的10%~30%;增大生态流量阈值的同时应采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调控措施。研究结果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出发分析河流生态流量阈值的适宜性,为复杂水资源系统的优化运行与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统 “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 生态流量阈值 适宜性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吕铖 吕素冰 +3 位作者 焦天一 赵衡 王富强 邵薇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1,共11页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互馈关系,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探究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识别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协同学和随机森林模型改进了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互馈关系,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探究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识别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协同学和随机森林模型改进了传统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河南省黄河流域2011-2022年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和耦合协调度,采用核密度估计揭示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各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但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分别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中心带动周边,边缘发展缓慢”、“上游优于下游,西南优于东北”的空间非均衡格局;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向好趋势显著,各城市间空间异质性明显,呈现出“区域齐升,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演化特征;自然禀赋、经济基础以及人居环境是协调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各因子之间关系日益紧密,交互类型呈现向“非线性增强”转化趋势。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协调发展评价的新方法,并对其科学性进行了验证,为深入剖析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况提供了有力工具,对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随机森林 地理探测器 河南省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芷若 肖喜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6,共7页
正确认识并理清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包含30项... 正确认识并理清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者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构建了包含30项的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综合评价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对2008-2021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子系统间省际差异明显,尤以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差异最为突出;三系统整体始终保持着高水平的耦合状态,且子系统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越发明显;系统耦合协调度逐年增加,经历了从濒临失调衰退到初级耦合协调的转变,空间上各省(市)耦合协调度发展节奏不一,具体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的分布特征;根据障碍因素分析可知,城市节约用水量、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是影响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江经济带未来可在水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治理上多下功夫,同时注重经济社会方面的问题,以实现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长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生态环境经济补偿市场化机制的构建
8
作者 连璞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1,14,共4页
从宏观经济体制市场化构建入手,提出了煤炭产业生态环境经济补偿市场化机制的总体构思及实施方案。
关键词 煤炭产业 生态环境经济补偿 市场化机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 被引量:56
9
作者 邱柏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A05期7-10,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存在着一个生态环境的问题。生态环境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它是指一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及结构的总和。生态环境的分类,依社会活动形态来分,... 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存在着一个生态环境的问题。生态环境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它是指一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及结构的总和。生态环境的分类,依社会活动形态来分,可分为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和文化——心理生态环境;依政治文化的结构来分,可分为主流意识形态生态环境和亚文化生态环境;依意识形态的运作状况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经济生态环境 政治生态环境 文化生态环境 主流意识形态 外部因素 活动形态 政治文化 运作状况 性存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文荣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运用spss软件主成分分析法对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的权重进行的计算,然后根据权重得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继而对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出和田地区... 运用spss软件主成分分析法对和田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的权重进行的计算,然后根据权重得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数,继而对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出和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多年平均协调度为0.681,属于初级协调发展类,协调发展度多年平均为0.078,属于极度失调衰退类环境滞后型。所以在其现有经济发展条件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和田地区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地区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主成分分析 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生态环境型经济下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
11
作者 佘鹏 刘伟林 欧雅琪 《山西农经》 2020年第16期8-9,共2页
基于生态型经济的概念,分析了贵州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贵州农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为贵州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环境经济 新农村建设 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的毛乌素沙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古藞山 陈皓锐 +4 位作者 鹿海员 郑和祥 田小强 敖畅 曾文治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7,共10页
毛乌素沙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治理成功有效的典型区域,相较于其他主要沙漠、沙地而言,具有资源丰富、水热配合好等优点,同时也是受到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威胁较大的生态脆弱区,如何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协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地... 毛乌素沙地地区作为我国生态治理成功有效的典型区域,相较于其他主要沙漠、沙地而言,具有资源丰富、水热配合好等优点,同时也是受到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威胁较大的生态脆弱区,如何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协调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地所需解决的首要难题。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综合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法计算综合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值,引入障碍度模型遴选地区承载力优势指标与劣势指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资源-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发展现状。结果表明:2000年至今毛乌素沙地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总体时间上呈现曲折上升趋势,但仍有提升空间,在空间上形成了“南北高,中心低”的空间分布特点,期间地下水供水能力、灌溉水利用系数和三产用水定额等是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主要“优势指标”,而人口、灌溉面积以及城镇化率则是阻碍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关键“劣势指标”,地区内各旗县耦合协调度从“十五”规划至今一直在中等水平范围内浮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投影寻踪法 生态安全 障碍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桂芳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第2期69-70,共2页
农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农业经济在短时间内高速发展,但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 农业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在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地区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农业经济在短时间内高速发展,但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本文分析了中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新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农业 经济发展现状 支柱产业 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农业经济 路径探究 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贵州生态经济发展路径
14
作者 魏榆帛 杨艳飞 潘礼娟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第7期64-67,共4页
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在收获工业化发展成果的同时,却低估了工业化生产所导致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后续问题,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因此,生态经济的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 经济发展路径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贵州工业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后续问题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的绿色发展--兼评环境与发展不相容论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茂兴 叶琪 《经济研究参考》 2021年第16期110-127,共18页
近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经济总量步入了世界前列,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在资源要素大量消耗和污染物任意排放基础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不仅使我国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而且也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如何统筹协... 近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经济总量步入了世界前列,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在资源要素大量消耗和污染物任意排放基础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不仅使我国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而且也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如何统筹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面临的重大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环境与发展 环境代价 资源要素 统筹协调 经济总量 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型时期财险银保业务发展的思考
16
作者 沈惠利 《上海保险》 2014年第12期33-35,39,共4页
"十二五"以来,中国进入经济转型新阶段。在经济转型期中,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转型结构等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适应原有经济生态环境的各行业都将面临挑战。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必将首当其冲。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引领者,在利润... "十二五"以来,中国进入经济转型新阶段。在经济转型期中,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转型结构等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已适应原有经济生态环境的各行业都将面临挑战。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必将首当其冲。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引领者,在利润飞速增长的同时,要服务好实体经济转型提升,还存在不小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时期 业务发展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银行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生态环境 金融行业 现代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以通辽市开鲁县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翟志宏 《北方金融》 2015年第10期34-36,共3页
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此同时,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内容多样化、总量扩大化、周期延长化的特点。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创造性地开展金融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三... 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此同时,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内容多样化、总量扩大化、周期延长化的特点。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创造性地开展金融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经济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 开鲁县 通辽市 经济生态环境 创新 导向 县域金融机构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发电技术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董一真 刘强 《能源与环境》 2013年第3期39-41,共3页
简要介绍秸秆的化学成分、工业分析及特点、秸秆发电技术原理及应用。以25MW秸秆发电厂作为典型工程,分析秸秆发电厂的建厂条件、主要设备、生产流程等情况,以及投资估算、建设周期、发电成本,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等。指出我... 简要介绍秸秆的化学成分、工业分析及特点、秸秆发电技术原理及应用。以25MW秸秆发电厂作为典型工程,分析秸秆发电厂的建厂条件、主要设备、生产流程等情况,以及投资估算、建设周期、发电成本,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等。指出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资源化利用程度低,大型秸秆直燃发电技术较成熟、发电成本较低,各级政府及政策法律的支持,秸秆发电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发电 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arg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Plan with ANP 被引量:2
19
作者 HAN Chuan-feng CHEN Jian-y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5年第4期384-388,共5页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 was used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arg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plan. An model including social econom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was established with ANP method. The eva...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 was used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arg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plan. An model including social econom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was established with ANP method. The evaluation pattern of hierarchy structure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larg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were put forward, whi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to evaluate the larg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plan.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internal dependence relation of hierarchy structure has influence on ranking results of plan. It is suggested that considering the internal relation can helps managers make effective dec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 decision science construction pl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域空间承载力研究进展
20
作者 卫晨曦 王烜 +2 位作者 李春晖 刘强 蔡宴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60,共7页
水域空间是水循环的重要场所,具有供给水资源、调节局地气候、行洪除涝、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承载作用。从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角度,提出水域空间承载力的概... 水域空间是水循环的重要场所,具有供给水资源、调节局地气候、行洪除涝、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承载作用。从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角度,提出水域空间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而从水域的空间组成和空间结构两方面综述水域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支撑作用。从学科发展和水域空间综合管理实践需求的视角出发,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加强水域空间组成和空间结构联动影响的研究,建立水域空间承载力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方法,耦合水域空间承载力的量化研究方法;加强多时空维度耦合效应的水域空间承载力研究,为实现水域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全面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提供管理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空间承载力 空间组成 空间结构 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