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绿色金融对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宁 王贵荣 +2 位作者 夏咏 王福红 赵兰兰 《林业经济》 2024年第1期77-96,共20页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切实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西北地区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测算区域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西北...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切实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西北地区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测算区域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西北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就整体发展水平来看,西北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呈2010-2016年下降、2016-2022年上升的“V”型趋势,其中2016年为拐点,最低值0.0128;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整体呈平缓变化趋势,2011年为最高值0.0186,2018年为最低值0.0124。(2)绿色金融对经济生态化发展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呈现正向作用,且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滞后一期对经济生态化发展也存在影响。(3)控制变量中,财政支出占比对经济生态化发展呈现正向作用,外贸依存度与公路通达强度对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呈现负向作用。文章基于外部性理论、资本信号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评价了西北地区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变化趋势与影响机理,并在实践层面丰富了绿色金融对西北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产生的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西北地区应在完善金融市场规范、建设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发挥绿色金融与财税政策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特色绿色生态产业,助力实现经济生态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经济生态化发展 面板数据模型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截距维的固定效应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娜 吴玉铃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3-24,共12页
绿色金融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在区域经济生态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对福建省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基于截距维的固定效应模型,选取2008年—2016年福建省各地级市... 绿色金融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在区域经济生态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在对福建省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基于截距维的固定效应模型,选取2008年—2016年福建省各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而建议通过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绿色金融体系标准化、绿色消费理念的培育和信息共享机制的完善等措施来推动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区域经济生态化 绿色消费 信息共享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生态化的现实性障碍与对策
3
作者 汪中华 蒋敏元 《中国林业企业》 2004年第6期28-31,共4页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生态退化的重灾区、贫困的聚集区、生态退化和经济落后的叠加区。这里经济发展乏力、社会进步举步维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经济生态化寻求的是一种生态、经济相互依...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生态退化的重灾区、贫困的聚集区、生态退化和经济落后的叠加区。这里经济发展乏力、社会进步举步维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经济生态化寻求的是一种生态、经济相互依存、和谐共存的整体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方式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生态化 生态环境 生态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异质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殷阿娜 李从欣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71,共6页
经济生态化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环境规制是实现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科学评估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异质性效应,结果得出:... 经济生态化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本质要求,环境规制是实现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科学评估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异质性效应,结果得出:2004—2017年,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具有显著负向作用,经济激励型和自愿型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效应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表明京津冀环境规制应从重视“强度”转变为“提质增效”,建立更具有针对性、高效性、多样性、可持续性的环境规制工具组合是环境规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最后,从优化环境规制工具角度,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生态化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支持经济生态化发展效率的区域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吕永祥 +2 位作者 侯梦雨 杨舒同 王金梅 《北方金融》 2021年第12期57-67,共11页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明确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日趋完善,在地区经济高质量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枢作用,且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较好。本文在梳理绿...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1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明确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日趋完善,在地区经济高质量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枢作用,且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较好。本文在梳理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区域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可以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但各地区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水平发展不平衡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区域经济生态化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生态化下的天然林资源保护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杜小勇 《中国林业经济》 2018年第3期79-80,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各类资源不合理浪费的情况十分普遍。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对这一资源形式的保护,我国逐步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提出了经济生态化背景下的天然林资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各类资源不合理浪费的情况十分普遍。森林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对这一资源形式的保护,我国逐步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提出了经济生态化背景下的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资源保护 经济生态化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生态化下的天然林资源保护策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季景勇 蔡东平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第6期100-102,共3页
森林在人类生存过程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而且还能防风固沙抵御自然灾害。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首先分析基于经济生态化下保护天然林资源的积极作用,... 森林在人类生存过程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而且还能防风固沙抵御自然灾害。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首先分析基于经济生态化下保护天然林资源的积极作用,然后阐述了经济生态化环境下天然林资源和社会环境发展的关系,最后针对天然林资源保护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究,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生态化 天然林资源 作用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融合机制研究
8
作者 白臣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第1期14-15,共2页
生态产品价值界定,是区域生态系统给人们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之和,涵盖了物质产品价值、文化服务以及调整服务价值。在全新时期,实现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融合,意义重大。文章首先分别就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概念以及二者关系... 生态产品价值界定,是区域生态系统给人们提供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之和,涵盖了物质产品价值、文化服务以及调整服务价值。在全新时期,实现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融合,意义重大。文章首先分别就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概念以及二者关系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二者在相互融合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最后建设性提出了二者的有效融合途径,希望能够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有价值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生态化 生态经济 突出问题 融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化评价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明 张婷 +1 位作者 金志农 蔡海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0-14,共5页
根据江西省各市的相关生态化统计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Yaaph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构建了鄱阳湖区生态化评价模型.应用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 根据江西省各市的相关生态化统计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Yaaph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构建了鄱阳湖区生态化评价模型.应用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宜春市和鹰潭市进行了生态化指数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化水平趋于平稳;2006 ~ 2010年,南昌市生态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总体发展较好;2006 ~2008年间景德镇市、鹰潭市、宜春市生态化水平较好,而2008~ 2010年间呈现下降的趋势;上饶市的生态化总体水平在2006 ~2010年间先上升后下降.针对各市环境、经济、社会等生态化评价因子的现状和差异,讨论了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化整体水平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评价 指标体系 经济生态化 社会生态化 鄱阳湖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资源经济化:中国天然林保护策略的选择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月琴 刘俊昌 +1 位作者 李兰英 郑振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08,共6页
在经济生态化的背景下,天然林资源保护意义重大。从天然林保护概述入手,分析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生态化的关系,指出天然林资源保护是环境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经济生态化是环境与发展的明智选择。通过分析国外天然林保护的经验,认为... 在经济生态化的背景下,天然林资源保护意义重大。从天然林保护概述入手,分析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生态化的关系,指出天然林资源保护是环境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经济生态化是环境与发展的明智选择。通过分析国外天然林保护的经验,认为生态资源经济化是中国天然林保护策略的选择,并以四川省为案例,分析了天然林生态资源经济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要表现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已基本达成共识,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开始增强和天然林保护地区居民对经济来源的渴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天然林生态资源经济化的关键: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建立伙伴合作机制,制定有利于天然林生态资源经济化的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生态化 天然林资源保护 生态经济 伙伴合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1
作者 吴方卫 赵霞 《上海农村经济》 2010年第1期37-39,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上海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城市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为生态保护地区公平发展权提供保障,为本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村 生态环境建设 城市生态建设 经济生态化 社会经济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导航开路 被引量:2
12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1期67-70,共4页
如何在传统工业化的轨道上,导入生态经济建设的新目标,如何以生态经济统领中国经济战略转型,是"十二五"期间我们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中国走向生态经济面临着战略目标定位的转型,在战略目标定位上,把实现生态文明与建设中国特... 如何在传统工业化的轨道上,导入生态经济建设的新目标,如何以生态经济统领中国经济战略转型,是"十二五"期间我们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中国走向生态经济面临着战略目标定位的转型,在战略目标定位上,把实现生态文明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作为中国下一个30年发展的新目标来对待。"十二五"时期应着力实施推进生态经济的四大战略。一是以国民福利最大化为中国GDP增长导航,探索建立GDP与国民福利总量均衡增长的新调控体系。二是启动消费端的低碳解决方案,走出一条消费端与生产端同步减排的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之路。三是以生态经济为导向,振兴中国资源禀赋优势产业,打造中国经济的新竞争优势。四是以经济生态化为导向,探索传统工业经济生态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新路径与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建设 中国经济 战略转型 导航 战略目标定位 传统工业化 “十二五” 经济生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共生理念下的生态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敏 吴晓勤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0-65,共6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融合创新,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制度创新的视角,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环境经济政策与资源管理模式——生态激励机制,并从理论基础、本质内涵、运行原理及程序、实施路径等方面初步构建了... 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融合创新,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制度创新的视角,文章提出一种新型环境经济政策与资源管理模式——生态激励机制,并从理论基础、本质内涵、运行原理及程序、实施路径等方面初步构建了该制度的整体架构及体系方法。通过强调生态"自激励"的内生补偿方式,实施以资源为核心的生态保护策略并引导经济发展的生态化。通过经济生态化、生态资源化、资源经济化的"三步法"核心程序展开从思路性向实践性的生态激励机制的探索,以此引导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双向激励、良性互动、循环共生的新型城镇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激励 “三步法” 经济生态化 生态资源化 资源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