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金融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与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1
作者 芮琳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伴随“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2012—2022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创新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并分析资源配置效率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 伴随“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绿色金融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采用2012—2022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创新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并分析资源配置效率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创新可显著促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发展,资源配置效率在绿色金融创新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影响中具有正向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金融创新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表现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特征;绿色金融创新对经济绿色现代化的促进作用较强,对经济开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较弱。对此,应建设绿色金融创新高地、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和因地制宜地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绿色金融创新 资源配置效率 绿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指标和实现路径研究
2
作者 盛朝迅 吴迪 荣晨 《行政管理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5,共13页
经济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从综合实力、创新发展、经济体系、运行模式、运行保障五个方面看,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经济实力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创新水平高、... 经济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从综合实力、创新发展、经济体系、运行模式、运行保障五个方面看,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经济实力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创新水平高、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质量优、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循环畅、形成新发展格局,安全保障有力、安全发展能力全面加强。要聚焦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国内需求、开放合作、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短板,着力“强创新、优结构、促开放”,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积攒经济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成现代化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实现经济现代化 中等发达国家 现代化产业体系 创新型国家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进研究
3
作者 施雄天 余昊臻 肖懿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8-129,共12页
本文构建了涵盖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及社会与环境发展的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区、市)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我国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区域差异... 本文构建了涵盖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及社会与环境发展的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对我国30个省(区、市)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我国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产业链规模、市场需求和社会影响;(2)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东部地区发展稳定,中、西部和东北部存在较大差异,反映了区域发展不均衡性;(3)低空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较强的路径依赖性,高等级地区稳定性较强,低等级地区则依赖于高等级区域的辐射效应,具备较强的上升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现代化 改进后的熵权TOPSIS法 区域差异 路径依赖 产业链规模 社会影响 空间集聚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4
作者 段雪辉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5-110,共6页
文章从经济发展、经济公平、经济结构、经济安全与经济开放五个维度阐释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影响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采用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能够显著推动共同富裕... 文章从经济发展、经济公平、经济结构、经济安全与经济开放五个维度阐释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影响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采用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能够显著推动共同富裕;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主要通过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缩小数字鸿沟、助力公共服务投入均等化三条路径影响共同富裕。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不仅能推动本地共同富裕,还对邻近地区共同富裕具有积极作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在东部、中等共同富裕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育水平地区内更突出。应推进高水平经济开放、创设经济互联互通网络、夯实共同富裕内源保障,着力推动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鸿沟 公共服务投入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被引量:7
5
作者 胡鞍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共17页
围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主题研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发展历程。全面深化经... 围绕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主题研究,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了历史回顾,分析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五位一体”的发展历程。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已经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与关键所在。展望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经济实力、工业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为此,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决定,分析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及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历程,旨在大力发展中国经济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科技创新力及基础设施现代化等,全面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工业现代化 科技现代化 基础设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内涵特质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杜曙光 范丽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5,共7页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既遵循各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基于中国国情的自身特色,体现出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特质。从理论层面看,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是其...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既遵循各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基于中国国情的自身特色,体现出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特质。从理论层面看,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是其根本前提和原则;从实践层面看,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表现为向现代工业经济形态转型的生产力要求、创新社会主义市场化运作机制的生产关系变革和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念实践引领的良性互动。新时代新征程,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载体、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新发展格局为依归的“四位一体”的内容体系构成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工业化 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孟朝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4,共6页
选取2013—2022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赋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 选取2013—2022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赋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以及大城市更为显著。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提出多措并举推动经济现代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为助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业经济现代化
8
作者 王宗升 《河北农业》 2024年第11期18-19,共2页
为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层组织建设与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关系,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深读文献资料以及登录官方网站,检索最新基层组织建设信息动态。分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影响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困境,并提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助推农业... 为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层组织建设与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关系,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深读文献资料以及登录官方网站,检索最新基层组织建设信息动态。分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影响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困境,并提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助推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策略,为基层组织建设与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应用。结果表明要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与农业经济现代化之间的影响困境问题,必须加强政策支持、人才支撑、模式创新、典型做法、筑牢基础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组织 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经济现代化思想之考察
9
作者 李大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4年第3期10-13,1,共5页
对邓小平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形成过程、思想内容和显著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邓小平经济现代化思想产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于十二大,基本形成于1985年的全国代表会议,在十三大日臻成熟,南巡谈话和十四大则做了进一步丰富和发... 对邓小平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形成过程、思想内容和显著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邓小平经济现代化思想产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于十二大,基本形成于1985年的全国代表会议,在十三大日臻成熟,南巡谈话和十四大则做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其思想内容可概括为,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和依靠科技进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经济现代化。邓小平经济现代化思想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来把握中国经济现代化和从世界角度看待中国经济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现代化思想 邓小平 中国经济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思想内容 经济建设为中心 形成过程 时代特征 依靠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渊源与演进逻辑 被引量:14
10
作者 董志勇 沈博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9,共15页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经济现代化目标而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形成了宝贵的经济现代化思想。本文从思想史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探究,并重点就其现实...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经济现代化目标而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形成了宝贵的经济现代化思想。本文从思想史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探究,并重点就其现实基础、理论渊源、演进逻辑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的新探索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经济现代化思想 建党百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俄罗斯经济现代化探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关雪凌 刘可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战略布局和制约因素。在界定经济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俄罗斯政府重启经济现代化进程的时代背景;其次研究了俄罗斯政府为实现现代化目标而进行的战略布局;最后指出了影响和... 本文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俄罗斯经济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战略布局和制约因素。在界定经济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俄罗斯政府重启经济现代化进程的时代背景;其次研究了俄罗斯政府为实现现代化目标而进行的战略布局;最后指出了影响和制约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自上而下的俄罗斯经济现代化进程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经济 经济现代化 创新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现代化的三大规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仁慧 丁文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70,共7页
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考察近代以来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虽然时序不同 ,国家有别 ,途径各异 ,体制悬殊 ,但仍然有其共性 ,具有内在的三大规律 :“多元演进”规律从总体上揭示了经济现代化的状态和趋向 ;“立体互动”规律从... 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考察近代以来的经济现代化进程 ,虽然时序不同 ,国家有别 ,途径各异 ,体制悬殊 ,但仍然有其共性 ,具有内在的三大规律 :“多元演进”规律从总体上揭示了经济现代化的状态和趋向 ;“立体互动”规律从某个现代化主体 (国家或地区 )的角度 ,揭示其经济现代化的运行规律和发展机理 ;“多因决定”规律主要从横断面来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现代化的决定因素 ,揭示其发展效率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现代化 规律性 多元演进 立体互动 多因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区经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分析与思考——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澜 戴宏学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116,共6页
与农区相比较,牧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为例的实证分析,侧重于牧区经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具体研究,充分肯定了以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互动"突破"三牧问题&q... 与农区相比较,牧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为例的实证分析,侧重于牧区经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具体研究,充分肯定了以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互动"突破"三牧问题"的发展障碍;以牧区、牧业、牧民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牧区加速赶超步伐,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战略目标的发展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经济现代化 “三牧问题” “三化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现代化视角的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暴琪 徐长乐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4期40-43,共4页
经济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在向二次经济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长三角应当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科学选择一种有利于促进突破发展瓶颈,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文章在对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以及改革开放... 经济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在向二次经济现代化转型的进程中,长三角应当根据国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科学选择一种有利于促进突破发展瓶颈,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文章在对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长三角经济发展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将新的发展方式落脚在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上。接着,文章又对新的发展方式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现代化 长三角 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开埠与城市经济现代化——以济南、潍县、周村三地为中心 被引量:4
15
作者 梁民愫 黄志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96-103,共8页
山东省的济南、潍县、周村三地通过主动开埠,以贸易、工业及金融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经济现代化得以迅速展开,并呈现开埠城市独特的发展轨迹。同时,在内外两种力量作用下,三城市形成各自的发展特色,取得不同的经济成就。
关键词 济南 潍县 周村 自开商埠 城市 经济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现代化三维推进论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新川 章寿荣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1-154,共4页
本文提出了经济现代化的三维推进论,即经济现代化在空间推进、时间推进和内容推进三个方面的规律和特点。不同空间节点的不平衡性贯穿于现代化的全过程,从一种经济社会相态到另一种经济社会相态的转变,除了有经济社会指标量的跌升外,更... 本文提出了经济现代化的三维推进论,即经济现代化在空间推进、时间推进和内容推进三个方面的规律和特点。不同空间节点的不平衡性贯穿于现代化的全过程,从一种经济社会相态到另一种经济社会相态的转变,除了有经济社会指标量的跌升外,更主要的是经济社会内部结构的变化,创新是经济现代化的内源动力,是经济现代化三维推进图景的主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现代化 不平衡发展 经济社会相变 动态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敏纳 蔡舒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6,共6页
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个性的有机统一,是以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的、既有中国个性又有世界经济现代化共性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由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国情所决定,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 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是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个性的有机统一,是以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为基础的、既有中国个性又有世界经济现代化共性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由世界经济现代化的共性与中国国情所决定,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其实质是工业化与市场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知识化、绿色化和全球化协调推进型的中国经济转型,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型的中国经济发展,表征为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特色经济现代化以"民富国强"为总体目标,以"温饱—低水平小康—高水平小康—经济中等发达—经济发达"为时间维度的阶段性目标,以"东部先行先富—东部带动中西部—东中西部协调并进共富"为空间维度的渐进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经济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滕翠华 赵美玲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46,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道路的启动与抉择、探索与改革、改道与腾飞的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是支撑我国全面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有着丰富的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道路的启动与抉择、探索与改革、改道与腾飞的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是支撑我国全面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其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战略理念,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战略重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经济现代化 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系统逻辑 被引量:10
19
作者 任保平 李培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100,共16页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从经济维度系统研究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制度逻辑和政策逻辑。在历史逻辑方面,逻辑起... 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从经济维度系统研究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制度逻辑和政策逻辑。在历史逻辑方面,逻辑起点是推动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型,逻辑脉络是经济现代化下生产力由数量向质量的更高维度演进来推动经济、社会和治理现代化的三维协同,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以整体发展观和人本逻辑遵循重构现代化的新格局。在理论逻辑方面,逻辑框架涵盖“客观必然性—目标导向—发展型式”三个基础维度,即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导向、以创新驱动高质量生产力的形成、以工业化为主线的四化协同推进以及市场经济与政府治理的制度均衡。在实践逻辑方面,要以整体发展观开拓发展思想的新境界、以社会主义现代性替代现代化传统型,同时构建数字经济赋能生产力质量提升机制、经济结构升级赋能新发展格局机制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力有效提升机制。在价值逻辑方面,要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立足点,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价值判断,同时推动以共同体价值为基本遵循的共同现代化。在制度逻辑方面,推动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结合以及现代化治理体系与现代化的结合。在政策逻辑方面,坚持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同时运用稳中求进的方法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域观范式下的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7
20
作者 金碚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共4页
既有“微观-宏观”范式下经济学理论难以充分解释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原因在于中国这一庞大经济体具有显著的域观特征。经济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域观现象,中国经济现代化十分突出地发挥了域观效应的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中国各地区的经济... 既有“微观-宏观”范式下经济学理论难以充分解释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原因在于中国这一庞大经济体具有显著的域观特征。经济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域观现象,中国经济现代化十分突出地发挥了域观效应的积极作用。进入新时代,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更要以域观经济的思维,探索和创造各地区继续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可行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观 范式 经济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