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成本视角下司法程序效率的实证考察--以19世纪英国普通法民事司法改革为例
1
作者 石磊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83,共25页
客观系统评价司法程序效率是深入推进司法改革的基本前提。在社会成本视角下,对传统一维二元理论框架引入由国家和私人构成的成本负担主体这一维度,可构建起实证上行之有效的司法程序效率分析框架。19世纪英国普通法民事司法改革以提升... 客观系统评价司法程序效率是深入推进司法改革的基本前提。在社会成本视角下,对传统一维二元理论框架引入由国家和私人构成的成本负担主体这一维度,可构建起实证上行之有效的司法程序效率分析框架。19世纪英国普通法民事司法改革以提升司法效率为关键目标,对英国司法体制迈向理性化和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但改革实际效果尚无定论。借助新调整的分析框架,纳入司法财政、诉讼收费和案件量等数据后可见,19世纪英国司法程序效率呈现初期上升、后期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形成了与改革目标的部分偏差。究其原因,政策制定和司法实践过程中利益偏离和权力互动影响了改革的长期效果。这或许能对思考如何构建长效司法改革机制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英国 社会成本 法律经济分析 司法程序效率 司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国初年的公司法规 被引量:3
2
作者 熊秋良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12-118,共7页
民国初年,中国公司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北洋政府颁布了以《公司条例》为核心的一系列公司法规。本文详尽地剖析了民国初年公司法的产生、作用和局限,指出民初的公司法规是近代中国首次出现的经济方面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法令体系,... 民国初年,中国公司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北洋政府颁布了以《公司条例》为核心的一系列公司法规。本文详尽地剖析了民国初年公司法的产生、作用和局限,指出民初的公司法规是近代中国首次出现的经济方面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法令体系,它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公司法的模式,在中国公司法制史上明显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条例》 法人 公司注册 经济法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