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配性视角下经济法体系构建的反思与重构
1
作者 周坤琳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8,共15页
确立经济法学科的独立品性,为经济法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是实现经济法体系构建的前提。现有体系构建初有成效,也有不足:在市场-政府关系的不断调适中,学界已初步形成共识,却仍有背离之势;引入系统论的尝试,对经济法体系的外在定位及功能... 确立经济法学科的独立品性,为经济法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是实现经济法体系构建的前提。现有体系构建初有成效,也有不足:在市场-政府关系的不断调适中,学界已初步形成共识,却仍有背离之势;引入系统论的尝试,对经济法体系的外在定位及功能阐释有所裨益,但系统论并非经济法体系构建的内在理路。找寻内在理路的场域是内在体系,关键是确立内在体系性,以实现法秩序的内在统一性和评价一致性,这既是体系的本质目标,又是经济法学知识体系构建的现实要求。经济法的分配性,作为“圆心”推动经济法内在体系性解释的达成,提供了体系上首尾一贯及理解一致的可能性;作为“塔尖”又为经济法体系内各法律命题的规范性证立提供了相互支持的理据。我们可以在阐释、融贯中刻画经济法体系,增进经济法制度的统领性和制度间的协调性,奠定经济法内部稳定自足的理论品质;同时,以此种共识性的理论铺垫,拓展经济法体系与其他法律体系的合作空间和对话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体系 内在体系 分配性 体系构建 法学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体系的制度工程学解释 被引量:4
2
作者 单飞跃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12,共15页
“调整对象-经济法体系”的主流叙事,忽视了经济法体系化的素材。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二元结构,未能充分反映我国政治家眼中的经济法形象,致使法学家与政治家在问题意识上相互碰撞,也严重削弱了理论研究对法治实践的解释力。作为... “调整对象-经济法体系”的主流叙事,忽视了经济法体系化的素材。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的二元结构,未能充分反映我国政治家眼中的经济法形象,致使法学家与政治家在问题意识上相互碰撞,也严重削弱了理论研究对法治实践的解释力。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工程,经济法体系的主干可以从一般经济法和特别经济法两方面进行把握:一般经济法即竞争法、财税法、金融法、贸易法、资源法和行业产业法等领域法确立的主要板块,特别经济法即规划法、促进法、监管法和保护法等行为法构建的“政府-市场”对话机制。为回应国情、世情的发展变化,经济法体系的枝叶仍将在一般经济法和特别经济法的主干上推陈出新。经济法体系的制度工程学原理则是指认知、检视和改善经济立法的分析工具,具体表现为经济宪法、经济行政法和社会经济法凝练的关于经济法体系的规律性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体系 制度工程学 经济立法 分析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与民法视野中的干预——对民法与经济法关系及经济法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应飞虎 王莉萍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6-125,共10页
干预是外力对某种关系或机制的一种介入。在法律中 ,并非只有经济法才体现公权的干预 ,民法也体现了公权的干预 ,只是两种干预在对象、功能、手段、广度、深度及有效干预的前提等方面有着差异 ,这些差异构成了民法与经济法的区别。文章... 干预是外力对某种关系或机制的一种介入。在法律中 ,并非只有经济法才体现公权的干预 ,民法也体现了公权的干预 ,只是两种干预在对象、功能、手段、广度、深度及有效干预的前提等方面有着差异 ,这些差异构成了民法与经济法的区别。文章主要探究了这两种公权干预的质的规定性 ,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法体系中几个有争议问题作了一点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权 民法 经济法体系 体现 法律 争议 前提 探究 广度 区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检讨与重构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三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1-125,共5页
法律无非是一种社会需要,经济法生于现代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之需要。本文认为,我国的经济法体系 在结构上由市场秩序规制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构成。
关键词 经济法体系 结构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在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5
作者 贾登勋 李冬青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2-97,共6页
本文突破国家理论在政治学范畴中的探讨,在更广的意义上对国家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主要通过对国家职能的演进与经济法的关系,以及“国家经济人”与秩序假定的探讨,重在研究国家在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关键词 国家职能 国家人格 经济法体系 秩序 国家经济 经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经济法体系——基于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引证数据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王伦刚 董巍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14,共12页
确定中国式经济法体系既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能为构建中国特色经济法学三大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收集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1993-2022的引证数据,析出有影响力的经济法著作、... 确定中国式经济法体系既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能为构建中国特色经济法学三大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收集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1993-2022的引证数据,析出有影响力的经济法著作、萃取有影响力的经济法学说以及比较各种经济法体系观,发现当代中国学者对经济法体系实质上形成如下共识:由子部门法、亚部门法、亚子部门法、具体法律、具体制度五层次内容构成;具有历史短暂性、享有独立地位、具有部门法对应、含有整个宏观调控法、具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制度五大特征。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孕育出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规范,也是对世界经济法体系发展作出的中国贡献。通过研究,不仅找到了中国式经济法体系共识的经验材料基础并清晰阐述其具体内容构成,而且首次揭示其中国特色和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经济法体系 中国共识 中国特色 中国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法体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士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85年第1期83-87,共5页
经济法体系应该包括两种含义,即经济法律体系和经济法学体系。经济法律体系是经济法学存在、建立的客观基础,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对象;而科学的经济法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必定促进经济法制的加强,从而使经济法律体系日臻完善。两者互为依存... 经济法体系应该包括两种含义,即经济法律体系和经济法学体系。经济法律体系是经济法学存在、建立的客观基础,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对象;而科学的经济法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必定促进经济法制的加强,从而使经济法律体系日臻完善。两者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法制建设的需要,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法律体系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法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律规范 经济法体系 经济法体系 国际经济法 经济关系 经济法体系 经济法 经济法学研究 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内部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清 《政治与法律》 1985年第5期5-6,共2页
作为调整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的我国经济法,是国家领导、组织和管理经济的重要工具,也是各种企业组织、经营和管理活动的行为规范。它在以宪法为核心,以组织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民法等为部门法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显著... 作为调整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的我国经济法,是国家领导、组织和管理经济的重要工具,也是各种企业组织、经营和管理活动的行为规范。它在以宪法为核心,以组织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民法等为部门法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我国已颁布了约二千件法律、法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经济法体系 内部结构 调整经济关系 经济活动 部门法 基本法规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组织和管理 经济合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过去、演进新知:经济法体系的“二元六部”构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斐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5,共5页
体系学的任务是总结过去,演进新知,因此,经济法体系的研究不仅在于总结过去,还在于能够演进新知。经济法体系的理论具有批判和反思现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及其适用的能力。经济法体系理论在四个方面逐层展开:自形式逻辑而言,对实质上违背客... 体系学的任务是总结过去,演进新知,因此,经济法体系的研究不仅在于总结过去,还在于能够演进新知。经济法体系的理论具有批判和反思现有规范性法律文件及其适用的能力。经济法体系理论在四个方面逐层展开:自形式逻辑而言,对实质上违背客观规范的支配力进行规制,是经济法体系的元规范;自规范论而言,公法与私法的不同类型组合,形成了经济私法和经济公法的二元结构;自价值论而言,以各类经济法主体的利益关系为关联,形成了经济法的六部构造:企业法、竞争法、消费者法、财税法、产业法、金融法;自法哲学而言,在权力不平等者之间落实正义是经济法的精神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体系 元结构 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建立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必然性
10
作者 罗大钧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6期90-92,共3页
建立起我国比较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的任务,已提到日程上来。为此,深入探讨经济法体系问题,提出一套系统、科学的经济法体系的理论,指导建立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实践,这是当前我国经济法学界面临的一项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本文仅就建立我国... 建立起我国比较完备的经济法规体系的任务,已提到日程上来。为此,深入探讨经济法体系问题,提出一套系统、科学的经济法体系的理论,指导建立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实践,这是当前我国经济法学界面临的一项有重大意义的工作。本文仅就建立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必然性谈一些看法。一、经济法有其自身独立的体系在我国,关于经济法体系问题多有争论。持否定态度者不外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否认经济法有其自身独立体系的存在,另一种是怀疑目前建立我国经济法体系的可能性。我认为经济法的体系足一种客观存在,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识而转移。我国的经济法不但有其自身独立的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正在为人们所认识。 (一)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独立法律部门,应该有其自身独立的体系。从形式上看,经济法规数量众多,涉及范围广泛,显得庞杂而又零散。但实际上这众多的法规是按着不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体系 经济法制建设 经济立法 经济法 经济关系 必然性 经济法 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法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大钧 《求是学刊》 1987年第2期48-53,共6页
关键词 我国经济法 经济法体系 经济立法 调整经济关系 独立的法律部门 法律体系 行政法 民法 社会主义企业 财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我国现代经济法体系的逻辑构想
12
作者 延溢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现代经济 经济法体系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法体系 合同法 国有企业 交换关系 反不正当竞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法体系问题
13
作者 姚庆辰 《农业经济》 1985年第6期13-17,共5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农村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广大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新局面。面对这么一个经济掁兴的伟大局面,如何进一步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更快发展,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我国农村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广大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的新局面。面对这么一个经济掁兴的伟大局面,如何进一步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更快发展,努力建设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农业经济法体系,以巩固和发展农村中已经开创的新局面,进一步调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矛盾,从而保证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这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体系 我国农业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立法 经济法 社会主义农业 内在统一性 经济振兴 群众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在经济法中的地位——“以人为本”理念与经济法主体和体系的新思考 被引量:52
14
作者 徐孟洲 谢增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2-128,共7页
“以人为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经济法的主体可以概括为消费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消费者是经济法主体的核心。消费者的保护需要经济法,经济法是消费者保护的主要法律部门。我国应以消费者... “以人为本”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经济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经济法的主体可以概括为消费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消费者是经济法主体的核心。消费者的保护需要经济法,经济法是消费者保护的主要法律部门。我国应以消费者保护为中心,构造经济法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经济法主体 经济法体系 经济法 消费者保护 消费者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5
作者 顾海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115,共3页
中国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白,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国应总结以往的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立法模式,创制四个层次,即基本的、综合性的、具体行业资源的、各地方的循环经济... 中国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空白,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国应总结以往的循环经济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立法模式,创制四个层次,即基本的、综合性的、具体行业资源的、各地方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立法模式 中国循环经济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中国经济法新体系的基本设想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进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25-26,共2页
重构中国经济法新体系的基本设想黄进才经济法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是由全部现行经济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所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我国传统的经济法体系,导源于计划经济体制,旨在保证计划作为国家管理经济的权威手段... 重构中国经济法新体系的基本设想黄进才经济法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是由全部现行经济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所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我国传统的经济法体系,导源于计划经济体制,旨在保证计划作为国家管理经济的权威手段的法律地位。另外,还程度不同地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法 经济法体系 体系 市场主体法 宏观调控法 法律规范 基本经济法 市场行为法 政府调节 市场经济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重塑经济法权利体系对营商环境改善的影响——以资本财产权为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宇松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从财产法的视角,可以将经济法视作系统规范资本类财产整体有效运行的新型财产法。在资本类财产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法已成为缔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基本法。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当前主流经济法理论在经济法权利体系的构建上存在一些不... 从财产法的视角,可以将经济法视作系统规范资本类财产整体有效运行的新型财产法。在资本类财产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法已成为缔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基本法。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当前主流经济法理论在经济法权利体系的构建上存在一些不足,集中表现为在经济法权利体系的内容配置中,将政府置于主导地位,企业和企业家处于从属地位,这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行政权力带来了便利和诱惑,阻碍了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有碍良好营商环境缔造。需要在遵循资本类财产运行规律、尊重企业家精神和财产权构建的一般要求基础上,将经济法权利体系重塑为“资本财产权——市场准入权、自主经营权、公平竞争权、剩余索取权”,将企业和企业家的权利置于经济法权利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将政府置于协助和从属地位,从而让企业和企业家真正成为经济生活舞台的主角,同时倒逼服务型政府的建立,进而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权利体系 资本财产权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理论体系的成熟与研究方法的突破——评介漆多俊教授主编的《经济法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运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经济法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 漆多俊 经济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法学体系
19
作者 谢次昌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8-21,共4页
一、关于经济法学体系的理论基础《民法通则》颁布以前,我国经济法学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纵横经济关系统一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既调整纵向经济关系,又调整横向经济关系。
关键词 现代经济法 经济法体系 经济关系 经济管理关系 调整对象 部门经济法 民法通则 微观经济法 宏观经济法 密切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WTO发展中国经济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忠梅 鄢斌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28-32,共5页
WTO使中国经济法的发展面临 着来自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意识形态、法律生长模式差异带来的诸多矛盾,本文讨论了WTO 给中国经济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从重构法律与经济、法律与政策的关系以及经济法内部 关系三方面提供了一种... WTO使中国经济法的发展面临 着来自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意识形态、法律生长模式差异带来的诸多矛盾,本文讨论了WTO 给中国经济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从重构法律与经济、法律与政策的关系以及经济法内部 关系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理论研究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中国 经济 经济法体系 体制效率 经济法理论 全球化 经济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