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欠发达县域的空间识别及其发展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彦随 杨林朋 郭远智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53,共15页
欠发达地区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突出短板。本研究基于欠发达地区的科学认知,识别了中国欠发达县域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类型,提出了欠发达县域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 欠发达地区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突出短板。本研究基于欠发达地区的科学认知,识别了中国欠发达县域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类型,提出了欠发达县域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建立健全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作为人地关系负向演化的结果,欠发达地区是一个以经济欠发达为主要内容的相对地理概念,由此决定了对欠发达地区的识别宜采取“1+N”的方案。(2) 2022年,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新疆的边境地区以及苏-浙-闽沿海地区,其背后的主导因素包括交通运输用地占比、受教育年限、城镇化率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3)基于主导因素识别的部门欠发达县域包括交通欠发达县域、教育欠发达县域、城镇化欠发达县域和工业化欠发达县域,宜采取针对性措施补短板、强弱项。(4)经济欠发达县域主要分布在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可依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制约因素将其划分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工业化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教育和城镇化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多要素相对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和多要素严格约束型经济欠发达县域5类,不同类型欠发达县域的常态化帮扶策略应立足其主导制约因素的组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区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1+N”方案 经济欠发达县域 发达地区 乡村地域系统 人地系统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思路 被引量:9
2
作者 罗仲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9,共6页
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还处在以吃穿用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带动经济增长的阶段,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处在初级阶段;产品交换存在供需矛盾,供给的时间、数量与质量和需求不一致,要素... 西部欠发达山区县域还处在以吃穿用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带动经济增长的阶段,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处在初级阶段;产品交换存在供需矛盾,供给的时间、数量与质量和需求不一致,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不发达,交易规则不公平;空间结构发展局限,难以发挥集聚资源的优势。西部山区县的经济增长重点要逐步过渡到以信息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再生产循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发达山区县域经济 经济增长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经济的发展理念与思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国如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2-60,共9页
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国现代化早日实现的"基础工程";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必须理清若干主要发展思路。
关键词 发达地区县域经济 现代化“基础工程” 发展理念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