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模糊化现象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冯拾松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74,共2页
一、经济模糊化的概念 1.模糊性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在对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以传统数学为核心的精确方法,精确方法的应用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由此产生了对精确性和精确方法的迷信,认为科... 一、经济模糊化的概念 1.模糊性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在对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以传统数学为核心的精确方法,精确方法的应用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由此产生了对精确性和精确方法的迷信,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精确的,精确性是科学的,而模糊性则是非科学的.然而,20世纪以来,当人们将精确方法应用于系统科学研究时,却显得无能为力,从而引起人们的反思.现代系统科学主要研究复杂系统和人文系统,模糊性和复杂性是其显著特征,研究对象大多是没有明确界线的模糊事物,不允许做出非此即彼的判断,也不能进行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模糊化 系统科学 经济生产 经济发展 经济分工 区域经济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