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宁“经济方面的政治”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分析
1
作者 陈世香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0-604,共5页
“经济方面的政治”思想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及其实现途径方面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逻辑过程如下 ,1 .“政治是各阶级间的斗争”这一基本政治理念是其形成的理论逻辑起点。 2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经济方面的政治”思想是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及其实现途径方面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逻辑过程如下 ,1 .“政治是各阶级间的斗争”这一基本政治理念是其形成的理论逻辑起点。 2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观是其形成的逻辑关键。同早期经典作家们一样 ,列宁认为“经济方面的政治”是无产阶级实现其历史使命的一个基本历史阶段。为此 ,探讨并总结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具体途径 ,就构成了列宁“经济方面的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经济方面的政治”思想 无产阶级专政 历史使命 实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的经济”转向“经济的政治”──邓小平政治思想主要之点初探 被引量:5
2
作者 乔耀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9-10,13,共3页
关键词 邓小平政治思想 最大的政治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 经济方面的政治 经济决定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对列宁经济与政治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3
作者 孙德海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48,共4页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体表现,是为经济服务的,政治与经济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是两个不同质的范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提出了“经济方面的政治”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体表现,是为经济服务的,政治与经济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是两个不同质的范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曾提出了“经济方面的政治”的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列宁的这一思想,又提出了“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方面的政治 政治经济 马克思主义 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条件下 经济政治 政治经济的集中表现 最大的政治 无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邓小平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海燕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7-29,共3页
学习邓小平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思想吴海燕对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作了深刻的论述,科学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一目前什么是政治?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 学习邓小平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思想吴海燕对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邓小平同志作了深刻的论述,科学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一目前什么是政治?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政治经济 政治 经济建设为中心 最大的政治 经济工作 经济方面的政治 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5
作者 贾本乾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7,共4页
略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贾本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进行经济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国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则将一事无成。所... 略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贾本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进行经济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国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则将一事无成。所以江泽民同志最近反复强调,一定要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济方面的政治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 阶级斗争 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群众 经济建设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政治思想体系的结构
6
作者 梅荣政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9,共4页
试论邓小平政治思想体系的结构梅荣政探讨邓小平政治思想体系的结构,首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把握邓小平政治思想演进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邓小平政治思想体系的结构,是对其全部历史发展的逻辑概括,不通观其整个发展过程就不能作出... 试论邓小平政治思想体系的结构梅荣政探讨邓小平政治思想体系的结构,首先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把握邓小平政治思想演进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邓小平政治思想体系的结构,是对其全部历史发展的逻辑概括,不通观其整个发展过程就不能作出正确概括、邓小平政治思想的发展大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政治思想 邓小平同志 阶级和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时期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解放思想 最大的政治 经济方面的政治 治国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
7
作者 梅荣政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4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大的政治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方面的政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邓小平同志 全面把握 反对形而上学 社会主义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苗春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77-81,共5页
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做了大量工作,已经澄清一些重大理论是非。但是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联系三十年学校教育的经验教训,认真地加... 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做了大量工作,已经澄清一些重大理论是非。但是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联系三十年学校教育的经验教训,认真地加以研究。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就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 教育与政治 政治干部 教育规律 阶级斗争 阶级社会 “四人帮” 林彪 经济方面的政治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列宁政治观的发展
9
作者 彭纳揆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6-39,共4页
邓小平对列宁政治观的发展彭纳揆列宁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使社会主义根基稳固,列宁在理论上“翻来复去”地论述“转向经济方面的政治”,在实践上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建设的政治”方略。读《邓小平文选》,深深地感... 邓小平对列宁政治观的发展彭纳揆列宁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使社会主义根基稳固,列宁在理论上“翻来复去”地论述“转向经济方面的政治”,在实践上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建设的政治”方略。读《邓小平文选》,深深地感到,虽然邓小平同志直接涉及政治的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政治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列宁 党的纲领 经济建设 经济方面的政治 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理论问题——学习列宁著作的笔记
10
作者 冯世新 《人文杂志》 1981年第3期15-19,共5页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是,当我们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后,却出现了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向。这同我们对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认识得不够清楚有关。学习列宁在1920年至1921年间对这一问...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是,当我们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后,却出现了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的偏向。这同我们对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认识得不够清楚有关。学习列宁在1920年至1921年间对这一问题的有关论述,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很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著作 政治占首位 政治关系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着重点 无产阶级专政 托洛茨基 理论问题 经济建设 经济方面的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反思
11
作者 刘春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25-29,共5页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绩是明显的。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特别是去年部分学生上街闹事,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1.对人们的思想状况,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状况缺乏正确的估计。几...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成绩是明显的。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特别是去年部分学生上街闹事,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1.对人们的思想状况,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思想政治状况缺乏正确的估计。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高校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应该说主流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比如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大政方针;追求崇高理想,崇尚普通劳动者;勤奋读书,志在祖国和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四项基本原则” “左”的影响 思想政治状况 政治经济的集中表现 辩证否定 经济工作 经济方面的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