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1篇文章
< 1 2 2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述论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俊祥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62,共11页
"经济政治学"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20多年来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深化,已经基本形成为中国特色的新兴交叉性政治学学科。因为,"经济政治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概念范畴或术语工具... "经济政治学"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20多年来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深化,已经基本形成为中国特色的新兴交叉性政治学学科。因为,"经济政治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概念范畴或术语工具、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特性、学科体系和学科特色价值等学科范式构成要素。具体地说,经济政治学以广义的经济政治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内容;经济政治学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广义政治研究方法;经济政治学已经形成三层次多领域的学科理论研究领域;经济政治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解释力。归纳起来,"经济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及其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经济政治学的思维方法奠基、经济政治学的学科范式确立、经济政治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以及经济政治学的学科体系完善这四个发展阶段。而且,"经济政治学"学科还在进一步完善中,其理论研究也有待更加深化和现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治 历史唯物主义政治分析方法 广义政治 经济政治 政治学新兴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治学:政治-经济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永桃 范春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7-185,共9页
经济政治学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是经济的政治学,它既研究经济现象中的政治问题,也研究政治现象中的经济问题,揭示经济现象与政治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经济政治学以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它... 经济政治学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是经济的政治学,它既研究经济现象中的政治问题,也研究政治现象中的经济问题,揭示经济现象与政治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经济政治学以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它倡导一种动态平衡的经济政治观。与传统的政治学相比较,经济政治学是思考角度、思维模式的一种转换,是在政治学领域确立经济理性和经济价值的变革,也是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治 经济理性 经济价值 围家政权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工下岗失业的经济政治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居涛 魏自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下岗失业 小企业 经济政治 社会主义 第三产业发展 追加的劳动力 劳动者 劳动力资源 市场经济条件 就业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济政治化与主权国家政治经济化的悖论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洁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21世纪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处于急剧变动和重组的过程中,本文认为,当今世界呈现出经济政治化与主权国家政治经济化双重趋势发展的矛盾状态,其结果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取决于矛盾双方的实力对比。加入WTO后的一年多时间,中国面... 21世纪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处于急剧变动和重组的过程中,本文认为,当今世界呈现出经济政治化与主权国家政治经济化双重趋势发展的矛盾状态,其结果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取决于矛盾双方的实力对比。加入WTO后的一年多时间,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已经并且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政策方针的制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治经济化和经济政治化的影响。催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中国经济自身的崛起与持续发展的愿望。认识到“两化”趋势的本质特征与外在表现后,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加以防御,保留回旋余地,力图避免出现恶果,促进局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政治 主权国家 政治经济 经济全球化 区域一体化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危机与经济政治的民主治理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晓钦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7-160,共4页
关键词 民主治理 经济政治 全球危机 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经济 法国巴黎 法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贸易非均衡的经济政治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士铨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48-54,共7页
中美贸易的非均衡,不但对两国经济关系,也对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笔者从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和服务贸易逆差所体现的经济结构高下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由此引起的贸易互补性;贸易顺差与美国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数... 中美贸易的非均衡,不但对两国经济关系,也对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笔者从中国对美货物贸易顺差和服务贸易逆差所体现的经济结构高下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由此引起的贸易互补性;贸易顺差与美国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和种类的相关性;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国际经济竞争力的迅速提高引起美国对中国参与国际生活的态度变化等角度,分析其原因和结果,并对两国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如何解决贸易不平衡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非均衡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直接投资 国际竞争力 经济政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济政治化趋势与我国的经贸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学义 刘同芗 《国际经贸研究》 CSSCI 1997年第4期15-19,共5页
8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经济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动向: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带有政治色彩,国际政治斗争渗透在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关系中使国际经济活动呈现出政治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8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国际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经济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动向: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带有政治色彩,国际政治斗争渗透在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关系中使国际经济活动呈现出政治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将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争端纳入经济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经济政治 西方发达国家 实行经济制裁 最惠国待遇 经济手段 世贸组织 国际经济活动 对外经贸 反倾销 发展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治学之体系构建
8
作者 金太军 袁建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107,共8页
经济政治学以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综合运用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生活中相互交融的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中的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特性,并试图揭示其一般运行规律,为分析政治变革的内容及方式提供... 经济政治学以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综合运用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生活中相互交融的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中的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特性,并试图揭示其一般运行规律,为分析政治变革的内容及方式提供新的途径,从而有效地达到以变革促发展的目的。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经济体系、经济结构、经济功能、经济资源、经济权力、政治变革、政治结构、政治功能、政治资源、政治权力等。经济政治学研究的关键在于政治与经济互动的纽带,以政治体系为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治 经济体系 政治体系 政治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共和主义传统与马克思的经济政治分析
9
作者 储建国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69,共7页
西方社会有一种经济共和主义传统,它源于对原始社会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理想城邦生活的一种想象。马克思的经济政治研究继承了这一传统,但又试图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现实分析而超越这一传统,将应该追求的共有、共治和共享的经济生活解释... 西方社会有一种经济共和主义传统,它源于对原始社会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理想城邦生活的一种想象。马克思的经济政治研究继承了这一传统,但又试图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现实分析而超越这一传统,将应该追求的共有、共治和共享的经济生活解释为必然发生的事。这种将规范批判与经验分析结合起来的努力产生了经济政治研究的一个飞跃,但也留下了至今仍然难以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政治分析 经济共和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经济政治观
10
作者 师吉金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2,22,共4页
从政治角度来思考经济问题,是政治家和政治学家的重要视阈。邓小平在论述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的时序特征和战略步骤、经济发展的保障时,都充满着政治的思考。认真学习邓小平的经济政治观,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邓小平... 从政治角度来思考经济问题,是政治家和政治学家的重要视阈。邓小平在论述经济发展的原因、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的时序特征和战略步骤、经济发展的保障时,都充满着政治的思考。认真学习邓小平的经济政治观,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政治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中“依法纳税”内容存在的偏失及矫正
11
作者 梁发祥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49-50,52,共3页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教材第三课"依法纳税"部分内容存在重义务轻权利、"纳税人"定义狭窄及税收特性理论陈旧等方面的偏失。这种偏失不利于学生纳税人意识的养成和纳税人身份的认同,也不利于...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版)教材第三课"依法纳税"部分内容存在重义务轻权利、"纳税人"定义狭窄及税收特性理论陈旧等方面的偏失。这种偏失不利于学生纳税人意识的养成和纳税人身份的认同,也不利于促使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发展。应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及在课堂教学中补充新理论和新观点等措施予以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材 依法纳税 偏失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经济政治思想
12
作者 刘钢锁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28,共3页
邓小平经济政治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政治经济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经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经济的政治性,把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从政治的高度来透视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 邓小平经济政治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政治经济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经济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经济的政治性,把经济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从政治的高度来透视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之路;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等,是邓小平一贯的经济政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经济政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编后
13
作者 刘廷忠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4年第9期59-60,共2页
2003年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我主编的《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一书,现在笔者就编写工作谈几点自己的理解,并希望专家学者匡正。
关键词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刘廷忠 师范院校 政教专业 公共政治理论课 教材介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理论的中职德育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究——以《经济政治与社会》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吕智敏 王小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2,共7页
中职德育课程宏观上是国家精神塑造的主阵地、中观上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主渠道、微观上是合格公民培育的主战线,但现实中存在学校层面制度落实不到位、教师层面教改动力不足、学生层面入脑入心不完全等实然困境。以"Y理论""... 中职德育课程宏观上是国家精神塑造的主阵地、中观上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主渠道、微观上是合格公民培育的主战线,但现实中存在学校层面制度落实不到位、教师层面教改动力不足、学生层面入脑入心不完全等实然困境。以"Y理论""项目化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为例探索并实施基于Y理论的中职德育课程项目化教学。在信任中职学生本性要求学习、在兴趣驱动下能主动承担责任、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将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学生的身份是项目的完成者、展示者,教师的身份是项目的设计者、引导者,生师通过平等对话、协作,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立德树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理论 中职德育 经济政治与社会 项目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经济政治化的缘起、表现及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海立 陈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4-47,共4页
能源经济政治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议题之一。冷战结束后,在单极世界形势下,一些国家或组织利用能源工具,夸大和虚张能源经济问题,将能源经济问题政治化,作为与对手讨价还价的筹码,其目的在于获取地缘政治和对... 能源经济政治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议题之一。冷战结束后,在单极世界形势下,一些国家或组织利用能源工具,夸大和虚张能源经济问题,将能源经济问题政治化,作为与对手讨价还价的筹码,其目的在于获取地缘政治和对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更有甚者,为了实现本国战略目标,不惜违背市场规则,人为加剧能源安全紧张局势,借助能源地缘优势大打政治牌,借机炒作或煽动民族分裂和暴乱。能源经济政治化作为一把双刃剑,虽是实现政治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但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对国际社会秩序的重构将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 能源政治 能源经济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该确立“利益”作为经济政治学基本范畴的地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军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0,共3页
经济政治学要脱离经济学和政治学而成为一门学科,必须确立自己不同于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范畴。经济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必然比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范畴更加抽象、更加接近社会生活的本原。"利益"才是能够揭示经济—政治互动... 经济政治学要脱离经济学和政治学而成为一门学科,必须确立自己不同于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范畴。经济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必然比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范畴更加抽象、更加接近社会生活的本原。"利益"才是能够揭示经济—政治互动关系的经济政治学基本范畴。从"利益"这个基本范畴出发,我们就可以找到经济政治学研究的支点,科学解剖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现象和经济—政治关系,准确把握经济—政治现象的规律,进而构架经济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并利用经济政治学为现实社会生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治 基本范畴 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治学:选择与展望——访刘德厚教授 被引量:4
17
作者 余力 朝晖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0-34,共5页
刘德厚教授 1934年9月生于湖北省汉川县。曾就读于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研究生班(三年制)。现任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兼政治科学研究所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理... 刘德厚教授 1934年9月生于湖北省汉川县。曾就读于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业研究生班(三年制)。现任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院长兼政治科学研究所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理事、湖北省政治学会会长,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八·五”规划政治学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和湖北省“八·五”规划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治 中国政治学会 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政治功能 政治经济 政治学科 教授 社会劳动 政治利益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木桢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0,共4页
社会稳定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以稳固的民族大团结为基础,包括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就当前我国的边疆民族地区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 社会稳定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以稳固的民族大团结为基础,包括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就当前我国的边疆民族地区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着某些隐患,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需要我们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去研究.本文拟就现阶段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社会稳定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文化发展 各少数民族 国家政治生活 政治参与 经济政治 民族传统 文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经济政治学评述
19
作者 张贵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108-113,共6页
国际经济政治学评述张贵洪国际经济政治学,又称国际政治经济学,或世界经济政治学,或世界政治经济学①,是本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随后得到迅速扩展的一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它强调把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揉合起来,对世界政治经... 国际经济政治学评述张贵洪国际经济政治学,又称国际政治经济学,或世界经济政治学,或世界政治经济学①,是本世纪70年代后期形成,随后得到迅速扩展的一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它强调把国际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揉合起来,对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由于它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治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政治关系 国际合作 政治经济 现实主义 世界政治 国际政治经济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 权力政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高速公路对国际经济政治的影响(上)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福兴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1期22-23,共2页
目前信息高速公路是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如何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富国到穷国、从政府到工商、科技等社会各界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必将对国际经济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将使各国国民经济高... 目前信息高速公路是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如何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富国到穷国、从政府到工商、科技等社会各界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必将对国际经济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将使各国国民经济高度信息化,进而大大提高生产力 首先,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将使信息产业加速发展,成为带动各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高速公路 国际经济政治 建设信息 就业人口 传统产业 信息产业 世界经济一体 国民经济增长 新变化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