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沌正余弦算法在含风能电力系统经济排放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庆 李玉琛 +3 位作者 蒙飞 袁和刚 李涛 孙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72-177,共6页
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含风能的经济排放调度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为了解决含风能的经济排放调度问题,将该问题描述为一个机会约束问题来处理风力发电的随机特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混沌正余弦算法来提供最优发电计划,以同时最小化发电... 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含风能的经济排放调度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为了解决含风能的经济排放调度问题,将该问题描述为一个机会约束问题来处理风力发电的随机特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混沌正余弦算法来提供最优发电计划,以同时最小化发电成本和碳排放量。该算法利用混沌序列替代正余弦算法的随机数,避免了局部最优点的早熟收敛,提高了解的精度。然后,对比实数编码化学反应优化算法和基于二次逼近的混合人工协同搜索算法,通过2个10-unit案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最后研究了约束条件阀值水平σ对优化结果的影响,当σ增加时,风电渗透率增加,从而导致总生产成本和排放值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混沌正余弦算法 最优化 经济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区间-线路建设阶段碳排放分析
2
作者 施羲渊 姚崇武 +5 位作者 林瑞敏 田浩东 蒲静 郭茹 蔡辰 黄翔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0,共9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引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算定额的轨道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通过整合碳排放强度和经济强度指标,构建“车站-区间-线路”多层级碳排放分析体系。以福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及西延线工程为...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引发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算定额的轨道交通碳排放核算方法,通过整合碳排放强度和经济强度指标,构建“车站-区间-线路”多层级碳排放分析体系。以福州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及西延线工程为案例,定量分析轨道交通建设阶段的碳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建材生产阶段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总排放的50%~79%,其中钢筋、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和水泥是主要贡献因子。车站层面的碳排放强度为1.67~3.40 tCO_(2)e/m^(2),受车站规模和结构设计影响;单位经济强度为1.54~3.40 tCO_(2)e/万元,主要受轨道交通低碳程度影响。区间层面的碳排放强度因施工方法不同呈现显著差异,其中采用明挖法施工的区间碳排放强度更高,最高达36.5 tCO_(2)e/双延米,主要因其对钢材和混凝土的需求较高。本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低碳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对推进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阶段 排放核算 线路碳排放 减排潜力 排放经济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量认可度影响煤电CCUS技术经济可行性的沙盘推演
3
作者 蔡斌 陈绎弛 +3 位作者 谢诗泽 杨明煜 李铖炜 薛禹胜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05,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之一,但目前中国尚未出台相关的政策机制来认定CCUS的碳减排量。这使得当前煤电CCUS仅可从有限的实物CO_(2)市场中获得部分经济收益,而无法在碳排放市场上获得碳减排...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电力系统低碳转型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之一,但目前中国尚未出台相关的政策机制来认定CCUS的碳减排量。这使得当前煤电CCUS仅可从有限的实物CO_(2)市场中获得部分经济收益,而无法在碳排放市场上获得碳减排收益,抑制了煤电CCUS技术的投资积极性,不利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本文搭建了颗粒度精细至机组级的中长期电源结构转型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以年为时间步长,实现了CCUS煤电厂的发电量、排放量、捕集量、利用量、封存量、各类成本以及各类收益指标中长期时序轨迹的仿真推演,并据此量化分析了碳封存量与碳利用量的碳减排量认可度系数对煤电CCUS经济性的影响,实现了给定CCUS政策目标(如确保CCUS收支平衡)下的碳封存量和/或碳利用量的认可度系数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CCUS碳减排量给予认可将能够改善煤电CCUS的经济效益,本文提出的CCUS碳减排量认可度计算方法可根据政策目标、碳排放成本、CCUS成本等因素的变化而动态更新碳封存量和/或碳利用量的碳排放认可度标准,支撑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助力煤电CCUS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转型 CCUS技术 混合仿真 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 减排量认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际碳排放经济效率的TOPSIS评价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81-84,共4页
文章采用2003-2008年的省级碳排量数据,运用OWA算子赋权方法对不同年份进行全重分配,并结合TOPSOS评估发放对各地低碳排放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的碳排放经济效率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结果权重修正后的结... 文章采用2003-2008年的省级碳排量数据,运用OWA算子赋权方法对不同年份进行全重分配,并结合TOPSOS评估发放对各地低碳排放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发达地区的碳排放经济效率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结果权重修正后的结论与传统TOPSOS评价较为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评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重模型 TOPSIS评价模型 排放经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经济效率的TOPSIS评价分析——基于山东省17地市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5
5
作者 徐胜 杨娟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对山东省不同地区的碳排放经济效率进行研究,采用2005-2009年的山东省17地区的市级碳排放量数据,运用OWA算子赋权方法对不同年份进行权重分配,并使用TOPSIS评估方法对各地区碳排放经济效率进行了系统地评价。得出结论:东部沿海地区,像... 对山东省不同地区的碳排放经济效率进行研究,采用2005-2009年的山东省17地区的市级碳排放量数据,运用OWA算子赋权方法对不同年份进行权重分配,并使用TOPSIS评估方法对各地区碳排放经济效率进行了系统地评价。得出结论:东部沿海地区,像东营、烟台、威海、青岛等地的碳排放经济效率普遍高于山东省内陆地区,时间权重修正后的结论与传统上的TOPSIS综合评价结果十分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评价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山东省不同地区提高碳排放经济效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WA算子赋权 TOPSIS综合评价模型 排放经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经济-碳排放-能源效益实证分析——以山东省胶州光伏及其储能系统为例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小虎 楚春礼 +2 位作者 曹植 楚春亮 鞠美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2-414,共13页
建立光伏-储能系统成本收益经济模型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能源分析模型,以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碳排放强度和碳补偿回收期、能量回收期分别作为经济效益、碳减排效益和能源效益的评价指标,并以山东省胶州农村5,8,10,15kW光伏和1... 建立光伏-储能系统成本收益经济模型和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和能源分析模型,以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碳排放强度和碳补偿回收期、能量回收期分别作为经济效益、碳减排效益和能源效益的评价指标,并以山东省胶州农村5,8,10,15kW光伏和11kW·h储能系统为案例,分析增加储能系统后的经济-碳排放-能源特征.案例表明,增加储能系统会带来负面效应,其中经济效益变化最大,碳减排效益次之,能源效益变化最小.以10kW系统为例,静态投资回收期延长34.7%,内部收益率降低20%,碳排放强度增加5.36%,碳补偿时间延长5.83%,能量回收期延长0.56%.通过延长系统使用时间,扩大光伏安装规模,能够增加用户经济收益,同时能够降低碳排放强度,缩短碳补偿时间,从而降低储能系统对整个系统经济-碳排放-能源效益的负面影响.在离网情景下,安装储能电池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经济收益,碳减排效益和能源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储能系统 经济-碳排放-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经济——排放多目标调度
7
作者 黄家南 周步祥 +1 位作者 黄振刚 张百甫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6-200,共5页
从火电机组燃料成本和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入手,构建了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发电调度运营管理多目标优化模型。引入了一种新的概率分布模型——截断多用途分布模型(TVD)来表征风电场,并简化风电的不确定性,同时引入基于TVD的可调节置信区间(A... 从火电机组燃料成本和污染物排放两方面入手,构建了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发电调度运营管理多目标优化模型。引入了一种新的概率分布模型——截断多用途分布模型(TVD)来表征风电场,并简化风电的不确定性,同时引入基于TVD的可调节置信区间(ACI)风电场成本函数模型及一种基于列维飞行及解决非凸问题的改进型闪电算法(ILFA),可在随机多目标框架中有效地解决经济—排放调度(EED)问题。最后,通过算例与其他经典分布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更准确地反映风电情况,该算法在平衡经济成本和污染物排放方面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排放调度 TVD ACI 风电场 闪电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煤电CCUS规模化发展的电力转型路径优化
8
作者 蔡斌 秦恺承 +4 位作者 杨明煜 薛禹胜 裴飞 李铖炜 陈绎弛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煤电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电CCUS的规模化发展是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计及煤电CCUS的电力转型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技术是煤电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煤电CCUS的规模化发展是电力低碳转型的关键措施之一。基于计及煤电CCUS的电力转型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对不同的煤电发展路径进行仿真,评估了不同煤电CCUS发展规模下电力转型路径的电力、排放与经济类指标,以总经济代价最小为目标函数比选了最优煤电CCUS发展路径。结果表明:煤电CCUS与新能源的协同发展有潜力降低电力低碳转型的总经济代价;在电力转型优化中不应将某个年份后不再新建煤电作为约束条件,应在给定的参数条件下优化煤电CCUS发展路径并分析其对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并强调应及时根据最新的参数条件更新路径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电低碳化发展 CCUS规模化 煤电与新能源协同 技术-经济-排放仿真模型 电力转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机组主蒸汽参数选择的环保收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统彬 弓学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12,共4页
选定主蒸汽参数范围,编程计算出不同主蒸汽参数对应的发电效率及烟气量,并给出相应的特性曲线。结果表明,烟气量随初温和初压的升高而降低;初压(初温)变化范围一定时,在高温(高压)区提高初压(初温)对于降低烟气量更有利。对同等装机容... 选定主蒸汽参数范围,编程计算出不同主蒸汽参数对应的发电效率及烟气量,并给出相应的特性曲线。结果表明,烟气量随初温和初压的升高而降低;初压(初温)变化范围一定时,在高温(高压)区提高初压(初温)对于降低烟气量更有利。对同等装机容量的亚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部分排放经济性参数进行比较,证明提高机组主蒸汽参数可提高环保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蒸汽参数 发电效率 烟气排放 环保收益 排放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目标下贵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陆苹茹 陈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18-25,共8页
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让如何在有效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前提下,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水平最高,成为目前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的新方向。为研究贵阳市碳减排目标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本文运用线性规划法,构建最大碳储量与... 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让如何在有效降低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前提下,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水平最高,成为目前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的新方向。为研究贵阳市碳减排目标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本文运用线性规划法,构建最大碳储量与最小碳排放量2个目标函数,得出2个不同的优化方案。将2个优化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最大碳储量下的优化方案能有效增加贵阳市的碳储量并减少碳排放,确定基于最大碳储量的优化方案更佳。结合贵阳市各区县的碳排放与GDP,计算贵阳市各区县碳排放经济效率,得出花溪区的碳排放经济效率为贵阳市最高。贵阳市土地利用碳源区主要集中于白云区、观山湖区和云岩区,碳汇区主要集中于开阳县、清镇市、花溪区和息烽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结构优化 碳减排 贵阳市 排放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o economic evaluation of oxy fuel combustion cycle in Kazeroon power plant considering enhanced oil recovery revenues 被引量:1
11
作者 Ehsan Torabnejad Ramin Haghighi-Khoshkhoo Niloufar Sarabch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25-1033,共9页
Oxy fuel combustion and conventional cycle(currently working cycle) in Kazeroon plant are modeled using commercial thermodynamic modeling softwar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two models regarding the resources of tran... Oxy fuel combustion and conventional cycle(currently working cycle) in Kazeroon plant are modeled using commercial thermodynamic modeling softwar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two models regarding the resources of transport and injection of carbon dioxide into oil fields at Gachsaran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the various oil price indices is conducted and indices net present value(NPV) and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on investment(IRR)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of the two models reveal that gross efficiency of the oxy fuel cycle is more than reference cycle(62% compared to 49.03%), but the net efficiency is less(41.85% compared to 47.92%) because of the high-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components, particularly air separation unit(ASU) in the oxy fuel cycle. In this model, pure carbon dioxide with pressure of 20×105 Pa and purity of 96.84% was captured. NOX emissions also decrease by 4289.7 tons per year due to separation of nitrogen in ASU. In this model, none of the components of oxy fuel cycle is a major engineering challenge. With increasing oil price, economic justification of oxy fuel combustion model increases. With the price of oil at $ 80 per barrel in mind and $ 31 per ton fines for emissions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IRR is the same for both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 fuel combustion: C02 capture combined cycle enhanced oil recovery NOx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