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污染的健康经济损失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惠娟 周德群 魏永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21-2429,共9页
空气污染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空气污染的健康经济损失评价是环境相关部门开展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为理清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从空气污染健康经济损失的评价对象、评价方法以及空气污染因子的选择对文献进行了分... 空气污染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空气污染的健康经济损失评价是环境相关部门开展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为理清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从空气污染健康经济损失的评价对象、评价方法以及空气污染因子的选择对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健康经济损失评价的热点对象主要集中在我国等空气污染较严重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得益于我国监测数据的日趋完善,运用连续多年数据评价区域健康经济损失动态变化的研究开始增多.评价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人力资本法、修正人力资本法、患病失能法、支付意愿法、疾病成本法、统计寿命价值法、情景分析法等,每种方法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评价中常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评价使用的空气污染因子已由SO2、CO为主,逐渐转向以PM10与PM2.5为主、O3为辅,加强PM2.5、O3、CO2的协同治理已经成为共识,并在部分区域付诸实施.研究显示,空气污染的健康经济损失评价领域涉及内容较广,需要多学科研究人员的参与以提高研究质量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公众健康 经济损失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事故导致列车延误的社会经济损失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恺 李晓龙 徐高峻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32,共5页
评价地铁事故导致列车延误的社会经济损失,是交通安全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地铁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决策的重要依据。从地铁列车延误对乘客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地铁客流的时段分布特征,构建了两个延误模型,并确定了地铁事故延误损失... 评价地铁事故导致列车延误的社会经济损失,是交通安全经济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地铁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决策的重要依据。从地铁列车延误对乘客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地铁客流的时段分布特征,构建了两个延误模型,并确定了地铁事故延误损失的评价指标。根据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客流及事故数据,确定计量参数数值,选择适用模型,并以此估算出年度事故延误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事故 列车延误 社会经济损失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入侵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经济损失评价研究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明阳 菅利荣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7,31,共5页
外来入侵物种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最大的生物威胁,通过生物入侵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经济损失评价研究,可以提高林业工作者对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程度的认识,为制定生物入侵防治的政策和制度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在基础理论、... 外来入侵物种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最大的生物威胁,通过生物入侵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经济损失评价研究,可以提高林业工作者对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程度的认识,为制定生物入侵防治的政策和制度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计算结果敏感度分析等方面均存在缺陷和不足,严重制约了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而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灾害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生物入侵WEB数据库的大量涌现,粗糙集、杂合粗糙集数据挖掘方法的日益成熟,3S技术在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中的广泛应用,为生物入侵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经济损失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对未来的经济损失评价研究进行了展望,探讨了经济损失评价研究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经济损失评价 分析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洪水灾害经济损失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肖红霞 齐实 +3 位作者 李思扬 王则一 王劲修 张广分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236,共5页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998—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洪水灾害经济损失、不稳定度、洪水灾害经济损失对GDP的贡献率以及洪水灾害经济损失指数共4方面对广西地区洪水灾害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程度是影响该区洪水灾害经济损...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998—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洪水灾害经济损失、不稳定度、洪水灾害经济损失对GDP的贡献率以及洪水灾害经济损失指数共4方面对广西地区洪水灾害的经济损失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程度是影响该区洪水灾害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洪水灾害农业经济损失占总经济损失的比重保持在5%-15%;区内环境不稳定度的年际变化较大,总体趋势逐年下降;洪水灾害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为0.5%-9%;洪水灾害损失指数能反映洪水灾害致灾因子年际变率和孕灾环境的不稳定性,能够很好地评价洪水灾害经济损失,同时为洪水灾害发生时能快速评估出洪水灾害的损失及洪水灾害防治提供方法和依据。建议加强对较大洪水的防御能力,加大该地区的农业基础投资力度,提高各类防治工程的防洪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损失指数 经济损失评价 洪水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视域下的经济学分析与强化探索——评《水库大坝建设的经济价值与经济损失评价》
5
作者 龚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生态环境是人们得以生存、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更是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强力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农业与工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完... 生态环境是人们得以生存、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更是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强力支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农业与工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完善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损失评价 经济价值 大坝建设 社会经济发展 水库 化探 学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珠三角区域水旱灾害经济损失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继鹏 周尚哲 李红兵 《热带地理》 2006年第4期314-318,328,共6页
从区域的视角,对泛珠三角区域水旱灾害经济损失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泛珠三角区域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由水灾和旱灾引起,水灾损失整体大于旱灾损失,但旱灾损失也占有较大的比例,洪涝与干旱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各省(区)... 从区域的视角,对泛珠三角区域水旱灾害经济损失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泛珠三角区域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主要是由水灾和旱灾引起,水灾损失整体大于旱灾损失,但旱灾损失也占有较大的比例,洪涝与干旱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各省(区)水旱灾害经济损失都呈上升趋势。建议加大对海南、江西、广西和云南等省(区)的水旱灾害防治投入;加强区域内各省(区)防汛抗旱的协调与合作,协同应对区域性的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珠三角区域 水旱灾害 经济损失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淹没经济损失预测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慧 雷国平 +2 位作者 宋戈 徐晓嘉 田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3-197,I0004,共6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预测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为防洪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平面模拟方法模拟了松花江水位达到120.89m时哈尔滨市各区的淹没范围,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相结...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预测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为防洪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平面模拟方法模拟了松花江水位达到120.89m时哈尔滨市各区的淹没范围,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哈尔滨市区土地利用现状空间分布信息,并用其将社会经济信息进行空间展布,对淹没区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农村住宅与家财和城镇住宅与家财进行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预测。结果表明:当松花江水位达到120.89m时,淹没范围涉及哈尔滨市的松北区、呼兰区、道外区、道里区和香坊区,淹没面积达到1402km2,总经济损失为68.2亿元。淹没面积、淹没造成的总经济损失最大的是松北区,松北区也是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和农村住宅与家财损失最严重的区域。城镇住宅与家财损失最严重的是道里区和道外区,这2个区也是单位面积经济损失率较高的区域,是哈尔滨市防洪工作的重点。呼兰区和松北区是单位面积经济损失率最低的区域,可以考虑作为泄洪区。松北区、呼兰区和道外区的部分工业用地,以及道里区、道外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城镇住宅用地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损失 空间展布模型 经济损失评价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损度指数法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中的应用——以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分析为例 被引量:23
8
作者 陈香 沈金瑞 陈静 《灾害学》 CSCD 2007年第2期31-35,共5页
采用灾损度DLD和环境不稳定度EI两个要素,构建了灾害经济损失指数DELI(灾损度指数)指标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并应用它对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利用灾损度指数对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可取,它不受灾害发... 采用灾损度DLD和环境不稳定度EI两个要素,构建了灾害经济损失指数DELI(灾损度指数)指标对灾害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并应用它对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利用灾损度指数对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可取,它不受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可比性强,资料信息源多,计算方便,适用范围广;福建省台风灾害灾损度指数呈波动上升,反映福建台风灾情加重与灾害本身损失加大和福建省环境不稳定度加大有关,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损度指数 经济损失评价 台风灾害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