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弱势群体的经济成因及其社会保护 被引量:14
1
作者 贺艳秋 李钧民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38,共3页
弱势群体源于社会变革和公民个体的生活变迁。弱势群体与一般社会公众的生活距离和区别,不仅在生活内容和生活水平上,也包括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弱势群体的产生和存在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着力转化、提升弱势群体是... 弱势群体源于社会变革和公民个体的生活变迁。弱势群体与一般社会公众的生活距离和区别,不仅在生活内容和生活水平上,也包括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弱势群体的产生和存在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着力转化、提升弱势群体是社会控制和政府管理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种类 经济成因 社会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环境问题的经济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5
2
作者 曹勇宏 尚金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4,共6页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既是一对较难调和的矛盾 ,又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以经济发展过程为视角来解决环境问题 ,不仅可以得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而且能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以长春市为例 ,分析了长春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既是一对较难调和的矛盾 ,又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以经济发展过程为视角来解决环境问题 ,不仅可以得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而且能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以长春市为例 ,分析了长春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经济因素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并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对策 ,包括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行业结构、实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布局和保持经济的适度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市 环境问题 经济成因 经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定位雷同的非经济成因解释与破除——基于“羊群行为”理论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卜华白 卜时珍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3-177,共5页
我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具有明显的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尽管可以产生聚集协同作用和示范学习作用用,但是,羊群效应也会导致同级城区之间产业发展战略定位雷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定位雷同"至今如同区域经济... 我国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具有明显的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尽管可以产生聚集协同作用和示范学习作用用,但是,羊群效应也会导致同级城区之间产业发展战略定位雷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定位雷同"至今如同区域经济发展"魔咒",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破除这一"魔咒",直接关系到我国区域经济能否健康成长。文章基于"羊群行为"理论视角理论视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定位雷同"魔咒"进行了非经济成因解释进行了非经济成因解释,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破除对策面提出了破除对策,为政府、企业的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定位雷同“魔咒” 经济成因解释非经济成因解释 破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拥挤的经济成因与缓解政策选择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明贵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6-29,共4页
交通拥挤并不完全是由于交通运输能力与设施短缺而导致的 ,随着出行者边际费用的个人化倾向、交通需求周期性波动的时间模式和交通市场内部的倾斜性排挤等 ,都可能导致交通拥挤。为缓解交通拥挤 ,应讨论道路使用费。
关键词 交通拥挤 经济成因 缓解政策 交通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负商誉的经济成因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军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2003年第05A期7-8,共2页
关键词 负商誉 经济成因 企业 无形资产 经理 自利动机 企业并购 内部控制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矫饰主义与解构主义设计的经济成因
6
作者 江小浦 江牧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3-174,179,共3页
通过对清朝矫饰主义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中装饰主义倾向的经济因素的分析,阐述了无论古今的商业化社会的设计特点,并通过对清朝样式雷家族设计的剖析,得出设计中的装饰倾向不仅仅是设计风格和社会时尚的结果,经济方面的成因也应该是影... 通过对清朝矫饰主义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中装饰主义倾向的经济因素的分析,阐述了无论古今的商业化社会的设计特点,并通过对清朝样式雷家族设计的剖析,得出设计中的装饰倾向不仅仅是设计风格和社会时尚的结果,经济方面的成因也应该是影响设计风格形成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饰主义设计 解构主义设计 装饰主义 样式雷家族 经济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变革与乡村社会变迁:清末乡村家族文化渐变的经济成因
7
作者 李永芳 常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8-170,共3页
乡村家族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变迁与中国的历史进程相辅相成,交织着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清末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乡村家族文化发生嬗变是各种因素相互交错催生的结果,其中经济变革则是一重要成因,主要体现有四:一... 乡村家族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变迁与中国的历史进程相辅相成,交织着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清末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乡村家族文化发生嬗变是各种因素相互交错催生的结果,其中经济变革则是一重要成因,主要体现有四:一、西方经济的入侵动摇了乡村家族文化的根本;二、近代工商业城镇的兴起促使乡村家族组织趋向瓦解;三、族田的私有化破坏着乡村家族文化的物质基础;四、清末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造成乡村家族成员的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文化 族田 经济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后农村劳动力回流的特征及经济成因分析
8
作者 刘星利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12-13,共2页
本文描述了农村劳动力回流的事实及现状,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结合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等因素,同时运用理论模型分别从宏观、微观角度分析金融危机后我国农民工回流的原因。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回流 金融危机 经济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才流动的经济学成因
9
作者 周志远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41,共3页
试论人才流动的经济学成因周志远中共湖南益阳市委组织部人才流动是作为高层次劳动力的人才与一定生产或工作条件的动态配置与组合。其实质是生产要素之间的重新组合过程。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而不单纯是人才学和社会学涉及的问题。... 试论人才流动的经济学成因周志远中共湖南益阳市委组织部人才流动是作为高层次劳动力的人才与一定生产或工作条件的动态配置与组合。其实质是生产要素之间的重新组合过程。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而不单纯是人才学和社会学涉及的问题。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去考察人才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流动 用人单位 有效供给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 经济成因 人才竞争 流动偏好 边际效用 人才需求 价值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务犯罪成因解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保银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4-787,共4页
经济因素是职务犯罪产生的根本所在;贪图利益是职务犯罪的人性释放;制度缺失造成有机可乘导致腐败蔓延;惩治不力产生侥幸之心使得腐败横生。正确认识职务犯罪产生的土壤是有效防范腐败的前提。
关键词 经济成因 人性成因 制度成因 惩治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经济中的生态问题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京林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8期36-42,共7页
生物圈与智能圈蕴涵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丰富内涵以及传统经济模式的局限性,促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诞生。生态经济的核心在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反馈和自然环境负反馈之间找到平衡,从正向和逆向的时间序列中考虑人类需求和行为模式... 生物圈与智能圈蕴涵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丰富内涵以及传统经济模式的局限性,促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诞生。生态经济的核心在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反馈和自然环境负反馈之间找到平衡,从正向和逆向的时间序列中考虑人类需求和行为模式对整个生物圈的影响,最终达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内涵 生物圈 技术成因经济 环境保护型经济 生态基金 生态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中国的经济史研究已具有鲜明的环境意识
12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0,共1页
李志英撰文《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环境意识及其成因分析》指出,经济史研究天然与环境史研究有密切联系。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就是人类的体力、智慧与特定自然资源相结合的产物。对此,民国时期的学者的认识已经很清楚了。一方面... 李志英撰文《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环境意识及其成因分析》指出,经济史研究天然与环境史研究有密切联系。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就是人类的体力、智慧与特定自然资源相结合的产物。对此,民国时期的学者的认识已经很清楚了。一方面,他们意识到人类在自然环境面前的渺小,认为即使是在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相当程度进步的工业时代,人类仍不能跳出地理环境的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李志英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环境意识及其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古代乞丐风俗》
13
作者 池子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0-90,共1页
评《中国古代乞丐风俗》池子华中国曾是丐业发达之邦,乞丐问题既是客观的历史存在,又是困扰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然而,由于“不登大雅之堂”的偏见,乞丐问题被长期拒之于“学术殿堂”之外,1990年曲彦斌先生著《中国乞丐史》出... 评《中国古代乞丐风俗》池子华中国曾是丐业发达之邦,乞丐问题既是客观的历史存在,又是困扰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然而,由于“不登大雅之堂”的偏见,乞丐问题被长期拒之于“学术殿堂”之外,1990年曲彦斌先生著《中国乞丐史》出版发行,这一问题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乞丐问题 经济成因 物质贫困 风俗图 社会问题 安徽师范大学 亚文化 社会历史内容 精神贫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