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民经济总体协调发展问题初探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其藩 《管理工程学报》 1988年第Z1期11-18,共8页
本文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中国国民经济总体协调发展的有关问题,揭示了国民经济系统的四个基本特点,系统行为的反直观性,整体与局部在效益上的矛盾,长期与短期效益上的矛盾,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开系统。国民经济总体... 本文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中国国民经济总体协调发展的有关问题,揭示了国民经济系统的四个基本特点,系统行为的反直观性,整体与局部在效益上的矛盾,长期与短期效益上的矛盾,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开系统。国民经济总体协调发展问题必须考虑系统内外的约束条件,必须置于国际环境中加以考虑和研究。本文提出了建设国民经济总体协调发展问题的指示体系和目标体系的原则。并论证了研究国民经济这样一个高度非线性的大系统的时间跨度应在一百年以上。文中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体系与模型库。(拥有十个子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得出一系列为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科技总体协调发展的宏观控制的战略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系统动力学 国民经济总体 国民经济系统 发展问题 目标体系 国民经济发展 指标体系 理论与方法 战略与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
2
作者 宿景祥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79-86,共8页
世界经济在2010年全面恢复增长,但由于各国经济政策不能协调一致,致使全球金融和商品市场剧烈动荡,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甚至有陷入"二次衰退"的危险。其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世界经济&qu... 世界经济在2010年全面恢复增长,但由于各国经济政策不能协调一致,致使全球金融和商品市场剧烈动荡,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甚至有陷入"二次衰退"的危险。其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世界经济"两极化"趋势日益明显,但"两极化"并不意味着国家间冲突会必然加剧。现代世界发展大势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经济是主流,政治必将越来越从属于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总体形势 2010年 增长 世界经济“两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与总体经济互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安琪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15-117,共3页
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通过经济贡献、文化观念、关联带动、人力提升等中介支撑、带动、促进总体经济的增长,总体经济又通过经济的质与量对文化产业产生作用。文化市场存在"格雷欣法则",文化生产与需求存在良... 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通过经济贡献、文化观念、关联带动、人力提升等中介支撑、带动、促进总体经济的增长,总体经济又通过经济的质与量对文化产业产生作用。文化市场存在"格雷欣法则",文化生产与需求存在良性循环与不良循环两种模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良好的产业内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谐共生,并与总体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总体经济 互动中介 格雷欣法则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国外的理论进展
4
作者 郑长德 《山东经济》 2011年第3期22-32,共11页
从卢卡斯的思想实验开始,回顾了经济理论界提出的关于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关系的主要理论,重点介绍了马丁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框架,提出的关于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集聚)间的关系的模型。可以看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关... 从卢卡斯的思想实验开始,回顾了经济理论界提出的关于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关系的主要理论,重点介绍了马丁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框架,提出的关于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集聚)间的关系的模型。可以看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空间公平与总体经济效率关系的研究出现了多种流派,从最初的只关注地理"第一性"的外生理论,到关注地理"第二性"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与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结合,从最初的经验观察和假设(威廉姆森假说),到较完整的理论模型的建立。但要达成一致意见尚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公平 总体经济效率 经济地理学 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均衡理论与凯恩斯总体经济均衡理论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罗嗣红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0-13,共4页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均衡理论与凯恩斯总体经济均衡理论的比较罗嗣红通常在提到经济均衡理论时,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凯恩斯的总体经济均衡理论。实,在《资本论》中论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时,马克思很详细地论述了社会经济的均衡...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均衡理论与凯恩斯总体经济均衡理论的比较罗嗣红通常在提到经济均衡理论时,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凯恩斯的总体经济均衡理论。实,在《资本论》中论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时,马克思很详细地论述了社会经济的均衡问题。本文通过简要阐述马克思宏观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宏观经济 均衡论 凯恩斯 总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宏大的未知数——石家庄城市建设总体经济效益探求
6
作者 贾然 《城市规划》 1985年第4期9-12,共4页
提起经济效益,人们往往只想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部门、一个行业,而忽视对城市的总体观察。事实上,城市建设的成功或失误,能够为各个方面带来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 城市总体经济效益是宏大的,但在统计报表上却还是一个未知数。本文拟从... 提起经济效益,人们往往只想到一个企业,乃至一个部门、一个行业,而忽视对城市的总体观察。事实上,城市建设的成功或失误,能够为各个方面带来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 城市总体经济效益是宏大的,但在统计报表上却还是一个未知数。本文拟从石家庄市的用地、布局以及城市办“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经济效益 城市建设 平方 城市布局 未知数 “社会” 石家庄市区 生活区 城区规模 向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总体经济评价的计算初探
7
作者 吴强 《煤矿设计》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40-41,共2页
矿区总体是由若干个不同类企业群体组成,而每个同类群体有时也是由若干个同类企业组成。另外还有一些服务性企业及单位,这样,进行经济评价的计算就远比单个项目复杂。现结合山东省滕北矿区总体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以下简称滕北总体)当... 矿区总体是由若干个不同类企业群体组成,而每个同类群体有时也是由若干个同类企业组成。另外还有一些服务性企业及单位,这样,进行经济评价的计算就远比单个项目复杂。现结合山东省滕北矿区总体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以下简称滕北总体)当中的几个具体计算问题作一探讨。 总体经济评价方法,应以煤炭部1982年颁发的“关于颁发《矿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试行)的通知”和国家计委1987年10月颁发的《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煤炭部1988年颁发的《煤炭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企业经济评价实施办法》为依据,除此以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总体经济 评价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标准行业分类应否设立“国际组织”门类——关于完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的研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灿 郑正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43,共7页
在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和中国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中,均将"国际组织"列作独立的产业门类;在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还明确将"国际组织"门类归入第三产业。作为"... 在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和中国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中,均将"国际组织"列作独立的产业门类;在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还明确将"国际组织"门类归入第三产业。作为"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的产业(行业)分类,其分类对象和范围其实有所不同;遵循科学的"国民核算主体原则",任何一国的国民经济产业(行业)分类均应以"常住单位"构成的"经济总体"作为基本分类对象,其产业部门中均不应包含国际组织(以及类似的外国使领馆)等非常住单位;只有对于诸如联合国、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不属于任何单一国家的"经济总体(准国家)",国际组织作为一个产业门类才具有实际存在意义。因此,为提升国民经济产业分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应从现行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取消"国际组织"门类,并调整《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的相应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分类 国际组织 常住单位 经济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及总体经济概况
9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9年第12期14-14,共1页
埃及经济属于开放型市场经济,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50%。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农村人口占总人口55%,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4%。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四大外汇收... 埃及经济属于开放型市场经济,拥有相对完整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体系。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50%。工业以纺织、食品加工等轻工业为主。农村人口占总人口55%,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4%。石油天然气、旅游、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四大外汇收入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生产总值 外汇收入 总体经济 服务业 食品加工 苏伊士运河 石油天然气 轻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江淮低山丘陵区蚕桑生产总体经济效益综合技术研究
10
《现代农业科技》 1996年第7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总体经济效益 综合技术 蚕桑生产 安徽省农科院 副产物的利用 配套技术 改造技术 复合经营 低产桑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选择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模式的基点
11
作者 蒋清海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2-33,15,共3页
现行的区域经济政策倾斜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力和对沿海实行倾斜政策,这一模式促进了全国经济和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地区间差距拉大、产业结构失衡和趋同、“诸侯经济”割据等问题的出现。我认为,从过去那种中央... 现行的区域经济政策倾斜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力和对沿海实行倾斜政策,这一模式促进了全国经济和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地区间差距拉大、产业结构失衡和趋同、“诸侯经济”割据等问题的出现。我认为,从过去那种中央高度集权下的“平衡”模式到地方分权下的“倾斜”模式是一种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模式 地方政府 地方分权 地区间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总体 中央与地方 区域经济政策 有效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经济运行机制
12
作者 孙耀川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1-44,共4页
优化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经济运行机制自身存在着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微观经济运行机制,二是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机制。从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看,企业微观经济机制的运行状况如何,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同时也对宏观经... 优化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经济运行机制自身存在着两个层次,一是企业微观经济运行机制,二是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机制。从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看,企业微观经济机制的运行状况如何,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同时也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深刻影响。同样,宏观经济机制运行状况如何,对企业微观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总体运行都产生制约作用。所以,优化经济运行机制,必须同时优化企业微观和国家宏观这两个方面的经济运行机制。1.企业微观经济运行机制的优化;(1)必须把企业塑造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使其成为自我决策、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载体,它以市场为取向,通过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促使内部经营机制的改善。(2)国家对国有企业要继续提出完善经营承包制的要求,用经济合同明确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3)凡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都要划小核算单位,实行总厂、分厂、车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型企业 宏观经济运行 微观经济运行机制 国民经济总体 经济活动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产业政策 调控目标 相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本位原则在经济刑法中的确立与适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鹏程 龙兴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51,共4页
社会整体经济效率最大化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目标。经济刑法是刑罚手段在经济法上的运用,是经济法中的刑法,既要体现刑法的基本理念与精神,也应体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追求。当前,我国过分注重经济刑法的... 社会整体经济效率最大化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经济法的根本价值目标。经济刑法是刑罚手段在经济法上的运用,是经济法中的刑法,既要体现刑法的基本理念与精神,也应体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追求。当前,我国过分注重经济刑法的惩罚性,对经济刑法的经济性与社会性关注不够。经济刑法社会本位原则的确立,有助于经济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国家经济管理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有助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刑法 社会总体经济效率 国家经济管理利益 利益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论
14
作者 王慎之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5-30,共6页
作者认为区域是连结国民经济总体和企业的中观层次,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企业扩权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中观层次主要对上负责,仍然会截留已经下放的权力。因此,权力只有分级下放才会有显著效果。本文的理论支点在于在不损害国民经济总... 作者认为区域是连结国民经济总体和企业的中观层次,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企业扩权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中观层次主要对上负责,仍然会截留已经下放的权力。因此,权力只有分级下放才会有显著效果。本文的理论支点在于在不损害国民经济总体性的前提下,为地区提供一块自主活动的天地,使中央和地方的目标达到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总体 企业 经济杠杆 分权模式 经济体制改革 宏观经济 经济活动 微观经济 财政支出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房地产经济研究会学术观点综述
15
作者 果父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3年第2期92-94,共3页
【正】 武汉市房地产经济研究会自一九八二年三月成立以来,举行过四次学术活动,编印了会刊《武汉房产经济研究》三期,去年十二月底,该会举行理事会,就房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准备编写一本关于房产经济的教科书。在学术讨论会和会刊上,
关键词 观点综述 居住条件 经济研究 房租 商品 房地产经济 社会福利 社会再生产 物质条件 国民经济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理论讨论综述
16
作者 廖世忠 《技术经济》 1988年第Z1期113-116,101,共5页
我国究竟是否应该发展外向型经济,不只是一个外贸策略问题,而且是一个从对外经济角度表述的直接关系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国民经济总体战略。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制定正确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已刻不容缓。特别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 我国究竟是否应该发展外向型经济,不只是一个外贸策略问题,而且是一个从对外经济角度表述的直接关系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国民经济总体战略。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制定正确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已刻不容缓。特别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外汇短缺的瓶颈,引起了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主张。有的认为我国应该将进口替代策略调整为出口替代策略;有的认为我国经济总体上还应取进口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向型经济 进口替代 对外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总体 外汇短缺 战略转变 策略问题 内向型经济 产业政策 策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正确发挥经济优势问题
17
作者 顾学荣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1年第2期29-32,共4页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针和新的课题。实践证明,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活跃了城乡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同任何新的事物总是难免存在着不够完备的情况一样,在贯彻执行发挥优势方针的过程中,也会产生... 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针和新的课题。实践证明,贯彻执行这一方针,活跃了城乡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同任何新的事物总是难免存在着不够完备的情况一样,在贯彻执行发挥优势方针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当前,在发挥地区和企业的经济优势时,如何正确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相互关系,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对这方面的问题如果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一出现问题就对发挥优势的方针发生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挥优势 经济优势 正确发挥 优势问题 客观经济条件 国民经济总体 企业 正确处理 实践证明 城乡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宏观经济控制与财政杠杆
18
作者 贾荣鄂 《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1989年第4期32-36,共5页
宏观经济控制,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我国,由于对宏观经济控制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还亟待进一步的开拓和深化。本文拟就宏观经济控制中运用财政杠杆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运用财政杠杆等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 宏观经济控制,是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我国,由于对宏观经济控制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还亟待进一步的开拓和深化。本文拟就宏观经济控制中运用财政杠杆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运用财政杠杆等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宏观经济控制必须运用财政杠杆宏观经济控制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层是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控制,从国民经济总体上安排好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的平衡以及国民经济结构比例的平衡,这是控制宏观经济,或是宏观经济的自我控制。一层是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对微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使其沿着宏观经济控制的正确比例方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经济控制 财政杠杆 宏观经济活动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微观经济 财政分配 调节 两个层次 国民经济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经济横向联系的模式
19
作者 周明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6-11,共6页
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必须有新的突破,农村经济的“两个转化”才能大踏步地继续前进。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市场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会种田,不会做生意。见啥能捞钱,大伙都去干,一干就卖不出去,市场多变,国家政策... 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必须有新的突破,农村经济的“两个转化”才能大踏步地继续前进。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市场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会种田,不会做生意。见啥能捞钱,大伙都去干,一干就卖不出去,市场多变,国家政策也常变,农民感到进退为难。这种情况是小生产和商品经济的矛盾,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农副产品是流向城市的,是和工业品交换的。要解决小生产和商品经济的矛盾,必须从研究城乡关系——发展城乡横向经济联系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经济 商品经济 农村经济 横向经济联系 体制改革 国民经济总体 两个转化 城乡关系 农副产品 市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尼、亚洲经济的后起之秀
20
作者 赵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18-21,共4页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由13700多个岛屿组成的美丽的千岛之国。拥有1.8亿人口,190万平方公里土地,是东盟国家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成员。近二十年来,印尼国内生产总值从1970年的710亿美元,增至1990年的1250亿美元;
关键词 东盟国家 国内生产总值 千岛之国 天然气出口 出口产品 亚洲开发银行 印尼政府 国民经济总体 货币升值 经济起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