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被引量:2
1
作者 任皚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共4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最初草稿中所提出的“三形态”理论是学术界近几年来研讨的一个热点。这一研讨涉及到“三形态”理论的具体内容,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艰巨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等问题。在党的十四大提出... 马克思在《资本论》最初草稿中所提出的“三形态”理论是学术界近几年来研讨的一个热点。这一研讨涉及到“三形态”理论的具体内容,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艰巨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等问题。在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目标模式的今天,重新正确认识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发掘其理论遗产,并赋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内容,不仅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思想 经济形态理论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工业社会”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2
作者 梁树发 邱守娟 《北京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22-27,共6页
近二十年来,西方一批资产阶级学者开始热衷于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研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贝尔、康恩、布热津斯基和托夫勒等人为代表的“社会历史学派”。该学派的特点是,对社会历史过程、未来社会的性质和特征力图从整体上进行研究和... 近二十年来,西方一批资产阶级学者开始热衷于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研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贝尔、康恩、布热津斯基和托夫勒等人为代表的“社会历史学派”。该学派的特点是,对社会历史过程、未来社会的性质和特征力图从整体上进行研究和预测。他们构造了一系列未来社会的模型,诸如:“后大规模消费社会”(康恩)、“技术电子社会”(布热津斯基)、“超工业社会”或“第三次浪潮社会”(托犬勒)、“后工业社会”(贝尔)等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所谓“后工业社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社会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技术形态 马克思主义 前工业社会 主导地位 共产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 社会形态 未来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形态是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东 孙承叔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6期5-11,共7页
最近二、三十年间,在东西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内外,就唯物史观中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展开了相当激烈的论战。一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存在,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表明,几乎没有一个民族是完全按照社会经济形态的五个阶段、沿着... 最近二、三十年间,在东西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内外,就唯物史观中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展开了相当激烈的论战。一种观点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存在,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表明,几乎没有一个民族是完全按照社会经济形态的五个阶段、沿着单一线路发展的,因而这个理论值得怀疑,甚至应当摈弃。另一种观点则坚持认为,社会经济形态五个阶段的理论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动摇的基点之一。在我们看来,争论双方,无论是怀疑者还是捍卫者,似乎都还缺少对马克思这一理论底蕴的深入探讨,亟待解决重新认识马克思这一理论的方法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形态 社会有机体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总和 骨骼系统 社会经济结构 马克思历史观 共时性结构 社会形式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社会经济形态”与“社会形态”概念——与刘德福同志商榷
4
作者 罗贵秋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2期34-38,共5页
读了刘德福同志发表在《山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5期上的文章《也谈‘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概念》(以下简称刘文),很受启发。现在又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写在这里,以就教于同志们。刘文认为,为了弄清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涵义,必须... 读了刘德福同志发表在《山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5期上的文章《也谈‘社会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概念》(以下简称刘文),很受启发。现在又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写在这里,以就教于同志们。刘文认为,为了弄清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涵义,必须“联系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作历史的考察”。我们完全赞成这个意见。我们先看看刘文所作的“历史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社会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生产方式 概念 市民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自然历史过程 生产关系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历史进程理论考评 被引量:1
5
作者 郑镇 《文史哲》 1988年第5期5-12,共8页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说过社会历史有五种基本的经济形态依次更替,但“五形态说”的理论基础却是马克思奠定的。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研究的最突出贡献在于对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规律作了理论上的论证。“三形态说”也是马克思社会历史...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说过社会历史有五种基本的经济形态依次更替,但“五形态说”的理论基础却是马克思奠定的。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研究的最突出贡献在于对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规律作了理论上的论证。“三形态说”也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进程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它在马克思著作中只占次要地位。“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有不同的历史功用。前者能最好地说明为什么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后者能最好地说明为什么任何杜会都不能超越商品经济阶段。“五形态说”是过去的历史主题,而“三形态说”则是今天历史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著作 形态 历史进程 社会形态 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人类社会 社会历史发展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内在动力
6
作者 刘工践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3年第4期60-66,共7页
当前,在我国正兴起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进行的一次规模宏大的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的全面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亿万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尝试。 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形态... 当前,在我国正兴起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进行的一次规模宏大的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的全面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亿万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的尝试。 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形态理论入手对这场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内在动力进行一次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生产关系 内在动力 上层建筑 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 理论依据 政治体制 三中全会以来 经济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史学遗产的价值论说
7
作者 张剑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历史学界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倾向,结合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研究的实际,从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及历史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正确处理史学与政治...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历史学界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倾向,结合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研究的实际,从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及历史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正确处理史学与政治的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必须以历史的态度认真继承马克思主义史学这笔丰厚的史学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阶级分析方法 史学与政治 马克思主义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的抉择: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
8
作者 荣长海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5,共5页
在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已为实践所证实的历史结论,时至今日仍不为不少人所接受,甚至受到猛烈的攻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在理论上还没有完全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 外国资本主义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理性 特殊性 中国文化 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看“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志纯、学盛同志商榷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75-81,共7页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是指导我们研究历史的理论基础。离开这个理论基础,就没有历史科学。“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弄清“亚细亚生产方...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是指导我们研究历史的理论基础。离开这个理论基础,就没有历史科学。“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弄清“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是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不可逾越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经济形态理论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奴隶制 部落所有 所有制形式 摩尔根 原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