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治理整顿中的超经济强制
1
作者 石磊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0年第3期9-13,共5页
作者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的诸种矛盾,决定了治理整顿进入关键阶段之后仍然要借助于超经济强制;治理整顿与体制改革在目标上相互统一,相得益彰,治理整顿不是要用超经济强制使旧体制死灰复燃,而是要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要使超经... 作者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的诸种矛盾,决定了治理整顿进入关键阶段之后仍然要借助于超经济强制;治理整顿与体制改革在目标上相互统一,相得益彰,治理整顿不是要用超经济强制使旧体制死灰复燃,而是要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要使超经济强制不会导致治理整顿与改革的目标歧异,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超经济强制与经济强制的关系,并从稳定经济和促进体制建设这两个统一的大局出发,正确使用超经济强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强制 宏观经济 管理 计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强制”:理论批判与分析框架构建 被引量:14
2
作者 解楠楠 张晓通 邢瑞磊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96,159,160,共20页
当前,美国及其盟友刻意淡化其反华活动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和道义的事实,将中国的正当反制污名化,操纵国际舆论,极力渲染“中国经济强制论”,并为其编造的“中国威胁论”提供所谓“新证据”。中国一些媒体在为中国正名时不自觉地陷入了西... 当前,美国及其盟友刻意淡化其反华活动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和道义的事实,将中国的正当反制污名化,操纵国际舆论,极力渲染“中国经济强制论”,并为其编造的“中国威胁论”提供所谓“新证据”。中国一些媒体在为中国正名时不自觉地陷入了西方思维和理论陷阱中,包括将“Economic Coercion”译成更具贬义的“经济胁迫”。本文在梳理与反思西方社会关于“经济强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中美“经济强制”政策逻辑和实践的比较,认为美国的“经济强制”呈现进攻性和霸权性,其目标国家具有全球性,并往往成为对目标国家的全方位攻击,目的在于巩固和维护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中国的“经济强制”具有典型的防御性,其目标行为具有特定性,影响范围和损害程度相对有限,目的在于纠正目标国家的行为,推动双方关系回到正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外交 经济强制 中美关系 经济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宋代超经济强制变动趋势的经济考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葛金芳 《江汉论坛》 1983年第1期66-71,共6页
宋代仍然是一个存在着超经济强制的封建社会,这是无庸置疑的。然而对于超经济强制在宋代究竟是日趋强化还是较前松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却是有争论的。部分同志力持“二度农奴化”这个看法,认为自北宋中叶以迄元朝,超经济强制呈强化趋势... 宋代仍然是一个存在着超经济强制的封建社会,这是无庸置疑的。然而对于超经济强制在宋代究竟是日趋强化还是较前松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却是有争论的。部分同志力持“二度农奴化”这个看法,认为自北宋中叶以迄元朝,超经济强制呈强化趋势。育的同志虽然不同意这种观点,但是面对强化论者持以为据的具体材料,又未能作出科学解释,只好同时承认“地主阶级为保证在经济上对客户的残酷压榨,就必然要加强对广大佃农的人身束缚。”这种貌似全面的论证,反而使人无所适从。那么,怎样才能他这一问题的讨论深入下去呢?我以为若从土地所有制关系和农业经营方式入手,将超经济强制的演进趋势和当时经济关系的诸多变动联系起来考察,或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土地转移率的急剧提高导致累世相承的主仆名分趋向瓦解超经济强制的实质性内涵,无疑是地主对于农民人身自由的部分占有,其表现便是各种不同形式的人身依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强制 土地买卖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地主阶级 唐宋之际 人身依附关系 封建社会 土地占有 两税法 北宋中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地资本化改革的可行性路径分析——基于超经济强制惯性解除的视角
4
作者 朱志峰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4-189,共6页
农地资本化在我国的进行不能够忽视国家力量的介入,但是国家力量的介入要保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状态。从破除农地资本化进程之中超经济强制惯性制约的视角来看,明晰农地产权,增强农地本身的抵押、入股等融资权能,增强农地... 农地资本化在我国的进行不能够忽视国家力量的介入,但是国家力量的介入要保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状态。从破除农地资本化进程之中超经济强制惯性制约的视角来看,明晰农地产权,增强农地本身的抵押、入股等融资权能,增强农地主体在农地征收之中的参与度,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强制 农地资本化 农地产权 农地抵押 农地征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封建专制特权与超经济强制
5
作者 柯建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71-78,共8页
超经济强制是封建剥削的本质特征。在中世纪西欧的领主庄园内,农奴的“人身作为土地的附属物”(《资本论》第3卷第891页),和土地同属于主人的财产。领主对土地的等级占有为封建等级制度提供了条件,而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土地依附和... 超经济强制是封建剥削的本质特征。在中世纪西欧的领主庄园内,农奴的“人身作为土地的附属物”(《资本论》第3卷第891页),和土地同属于主人的财产。领主对土地的等级占有为封建等级制度提供了条件,而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土地依附和司法依附关系则成为封建领主对农奴实行超经济强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强制 封建专制 封建等级制度 明清 人身依附 特权 本质特征 中世纪 《资本论》 封建领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超经济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魏永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0期1-20,共20页
关于超经济强制问题,我国学术界已发表过几篇文章。就这些文章的论点来看,无疑的都有独到的见解;从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各篇文章中的某些看法,还是值得商榷的。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论述,存在着... 关于超经济强制问题,我国学术界已发表过几篇文章。就这些文章的论点来看,无疑的都有独到的见解;从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各篇文章中的某些看法,还是值得商榷的。总的来说,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论述,存在着不少分歧,更谈不到全面的正确的解决。本文拟就超经济强制的史实含义、超经济强制存在的历史时期、超经济强制的基础以及超经济强制的性质诸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意见。一、超经济强制的史实含义“超经济强制”这一概念,有几种不同的译名:有译作“经济外的强制”,有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手段 人身依附关系 农民 封建社会 经济强制 封建生产关系 地主 剩余劳动 封建地租 劳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内在统一论
7
作者 黄少安 《湖湘论坛》 1991年第6期51-55,共5页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内在统一还是根本对立?这个问题是理论界尚未完全解决的重要理论课题。本文试图对二者的内在统一进行论证。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活动主体 物质利益 特定经济 理论课题 劳动关系 社会劳动 竞争规律 经济强制 经济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成因与现实转换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寿春 李善民 《经济问题》 1988年第11期2-7,共6页
在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由于共同的历史原因,存在着深刻的“城乡离差”。然而,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具体考察令人惊奇地发现,中国“城乡离差”的形成有着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点,即中国通过国家超经济强制的方式促成并维系... 在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由于共同的历史原因,存在着深刻的“城乡离差”。然而,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具体考察令人惊奇地发现,中国“城乡离差”的形成有着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点,即中国通过国家超经济强制的方式促成并维系着“城乡离差”,从而形成二元经济结构格局。本文就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转换作点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发展中国家 经济强制 工业化发展 格局 现实转换 乡镇企业 农业投资 农产品 城市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经济:在协调中走向一体——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思路
9
作者 郑欣淼 侯辅相 +1 位作者 王同信 吴长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5-61,67,共8页
当前农村诸多问题,其基本的深层的原因,在于长期城乡隔绝体制所造成的城乡利益矛盾和冲突。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和思考。我们认为,把农业发展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把农村改革同城市改革结合... 当前农村诸多问题,其基本的深层的原因,在于长期城乡隔绝体制所造成的城乡利益矛盾和冲突。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和思考。我们认为,把农业发展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把农村改革同城市改革结合起来,从协调城乡关系入手,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农村 城乡经济 城乡关系 城市工业 农民 城乡一体化 县城建设 小城镇 经济强制 农村发展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改革
10
作者 孙德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3-56,共4页
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改革孙德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构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此需要进行诸多领域的配套改革和政策调整,其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 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改革孙德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的构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此需要进行诸多领域的配套改革和政策调整,其中,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国有资产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改革 法人财产权 经营机制 产权主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所有权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经济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劳动力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11
作者 马奇凡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6-9,共4页
贬斥劳动力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及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轴心地位,就根本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劳动的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确立劳动力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轴心地位。这... 贬斥劳动力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及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轴心地位,就根本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言。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劳动的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确立劳动力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轴心地位。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扫清理论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所有制 所有制结构 劳动力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企业 合作经济 经济强制 能力体系 资产阶级社会 劳动本身 社会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六朝经济史》
12
作者 简修炜 《学海》 1994年第3期90-92,共3页
读《六朝经济史》简修炜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中,六朝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一是由于在古代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史上,六朝300多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此间制止了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起伏性和曲折性,进入到稳... 读《六朝经济史》简修炜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中,六朝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一是由于在古代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史上,六朝300多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此间制止了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起伏性和曲折性,进入到稳定、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后来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经济发展 自然条件 封建生产关系 封建土地所有制 大土地所有制 生产关系变革 土地所有权 社会条件 经济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类型与减贫战略选择 被引量:6
13
作者 党国英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70,共3页
中国贫困人口群体的数量、构成及贫困程度与社会经济结构问题有关。解决结构原因产生的贫困问题,如果主要使用转移支付的手段,既欠缺公正,又缺乏效率。结构转变之外因素引起的贫困问题,需要多种形式的转移支付办法去解决。从政策话语看... 中国贫困人口群体的数量、构成及贫困程度与社会经济结构问题有关。解决结构原因产生的贫困问题,如果主要使用转移支付的手段,既欠缺公正,又缺乏效率。结构转变之外因素引起的贫困问题,需要多种形式的转移支付办法去解决。从政策话语看,尽管我们提出了诸如"造血式扶贫"这类概念,但扶贫的主导思想实际上是在转移支付政策下体现的,而真正对脱贫作出贡献的是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群体 结构原因 类概念 结构转变 城乡一体化 购买力平价 经济强制 农民人均纯收入 技术进步水平 本国货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产权制度的几个问题
14
作者 李春洪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9-22,共4页
关于产权制度的几个问题李春洪党的十四大以来,产权制度改革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研究探讨的热点之一。但是,对产权制度的认识并不一致。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一、关于产权概念的内涵... 关于产权制度的几个问题李春洪党的十四大以来,产权制度改革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研究探讨的热点之一。但是,对产权制度的认识并不一致。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一、关于产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产权,就是关于财产(包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制度改革 财产所有权 价值形态 生产资料所有制 市场交易 经济主体 公有制 产权主体 国有企业 经济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为农本是我国传统的安民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庆梁 《古今农业》 1990年第1期78-82,73,共6页
我国向有“以农立国”之称。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史证明了此点。这是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物质基础,农本思想是封建社会普遍的历史现象,是封建经济基本规律的折光反映之一。封建统治者的本性总是贪得无... 我国向有“以农立国”之称。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史证明了此点。这是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物质基础,农本思想是封建社会普遍的历史现象,是封建经济基本规律的折光反映之一。封建统治者的本性总是贪得无厌、敲骨吸髓地压迫榨取广大农民,残酷凶狠地实行超经济强制,用法律手段把农民牢固地钉死在土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强制 以农立国 封建统治者 更名田 农业生产 仁宣之治 豪民 分田 汉平帝 光武中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租佃关系的发展及其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邦炜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15-24,共10页
引言历代史家往往褒扬汉唐为“盛世治世”,贬抑北宋日“积贫积弱”。这种看法不免失之偏颇。平心而论,北宋弱而不贫。北宋人时常夸耀本朝“生齿增息”、“户口繁多”。他们称道“京师至三百万家”,“比汉唐京邑繁庶,十倍其人”,显然属... 引言历代史家往往褒扬汉唐为“盛世治世”,贬抑北宋日“积贫积弱”。这种看法不免失之偏颇。平心而论,北宋弱而不贫。北宋人时常夸耀本朝“生齿增息”、“户口繁多”。他们称道“京师至三百万家”,“比汉唐京邑繁庶,十倍其人”,显然属于溢美之词。可是,他们说:“户口之盛无如今日”,“古所不逮”,则是言而有据的。北宋全国户口总数较之唐代几乎增加一千一百八十多万户、四千七百五十多万口,即令从严考究,起码也多出六百八十多万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租佃关系 人身依附关系 佃农 官僚地主 封建国家 直接生产者 经济强制 土地所有权 地主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粮食合同定购”的局限性
17
作者 许经勇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0年第1期46-49,共4页
1985年,我国理论界曾经论述过,取消延续30多年的粮食统购,代之合同定购与议价收购相结合,是我国粮食购销体制的重大改革,这不仅表现在议价收购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引入市场机制,同时表现在合尉定购制,是建立在尊重农民所有权、自... 1985年,我国理论界曾经论述过,取消延续30多年的粮食统购,代之合同定购与议价收购相结合,是我国粮食购销体制的重大改革,这不仅表现在议价收购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引入市场机制,同时表现在合尉定购制,是建立在尊重农民所有权、自主权和平等互利原则基础上。因为合同制是排除超经济强制的。但是,近几年实践的结果,并不完全是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定购 粮食统购 粮食购销体制 平等互利原则 经济强制 市场机制 理论界 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民主: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的必由之路——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思考
18
作者 荣剑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9期19-24,8,共7页
一、应当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基本理论的研究1、政治理论研究必须先行。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人们不断地认识到,实际存在着的超经济强制是国家庞大的行政机构的基础和滋生官僚主义的温床。因此,经济改革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为社会商品经... 一、应当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基本理论的研究1、政治理论研究必须先行。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人们不断地认识到,实际存在着的超经济强制是国家庞大的行政机构的基础和滋生官僚主义的温床。因此,经济改革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为社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开辟道路,而且也在于为社会的政治改革开辟道路。但政治改革不是一个被动的附属于经济改革的过程,事实上,当经济改革为政治改革开辟道路以后,政治改革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改革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民主 政治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改革 经济强制 行政机构 政治学研究 中国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 人民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关系理论双重权力的结构考察
19
作者 刘方平 《学术界》 2025年第9期44-55,共12页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关系理论认为,生产关系中经济强制和超经济强制的权力来源需要到生产关系的结构中进行考察,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生产关系主体行使经济强制权,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及其代表国家机器行使超经济强制权,而经济强制和超... 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关系理论认为,生产关系中经济强制和超经济强制的权力来源需要到生产关系的结构中进行考察,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生产关系主体行使经济强制权,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及其代表国家机器行使超经济强制权,而经济强制和超经济强制的根本权力来源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关系中的经济强制权一般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集中体现为生产权、分配权、交换权和消费权,其表现形式为强制分工。生产关系中的超经济强制权一般发生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其权力表现形态为法的强制、道德的强制和国家的强制,具有保守性、暴力性和阶级性等特性。经济强制和超经济强制本质上都是统治阶级进行剥削的形式,其绝对剥削关系的基础来自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些重大发现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关系理论丰富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强制 经济强制 生产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兼并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20
作者 叶茂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3期62-67,共6页
一关于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把秦朝繁重的赋役和严酷的刑法作为起义的根本原因。然而,通过对秦朝社会封建土地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赋役刑法对引起秦末农民起义是一个... 一关于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史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是把秦朝繁重的赋役和严酷的刑法作为起义的根本原因。然而,通过对秦朝社会封建土地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赋役刑法对引起秦末农民起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将起义的根本原因归结于此,我以为是不够妥当的。我们知道,就徭役赋税刑法制度本身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兼并 国家政治权力 经济强制 土地问题 土地所有制 社会上层建筑 刑法制度 秦王朝 自耕农民 农民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