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区域协调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秉镰 范馨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4,共11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空间表现。基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历程与特征,重点探索了经济发展导向的区域协调理论逻辑与目标设定,从宏观目标、经济体制、空间结构、区域协同、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必然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空间表现。基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历程与特征,重点探索了经济发展导向的区域协调理论逻辑与目标设定,从宏观目标、经济体制、空间结构、区域协同、区域政策、生态保护六方面着手,围绕差距缩小、要素畅通、空间集聚、分工合理、协同治理、绿色低碳六大发展目标,提出了经济发展导向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即打造区域发展新动能、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构建区域政策体系和紧抓区域生态治理,从而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 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论争 被引量:3
2
作者 陶文昭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前,学界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直存在种种异议,其中包括多中心论、中心转移论以及中心负面论等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明确而又持之以恒的战略思想。这些异议虽然反映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问题,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目前,学界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直存在种种异议,其中包括多中心论、中心转移论以及中心负面论等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明确而又持之以恒的战略思想。这些异议虽然反映了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问题,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前要纠正在实践上的一些偏颇,赋予其理论上新的时代内涵,走科学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内涵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占斌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6-37,共2页
讲话精彩语录"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内涵 强调 科学发展 根本要求 长治久安 道路 语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弼时与陕甘宁边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
4
作者 雷云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3-97,共5页
任弼时与陕甘宁边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雷云峰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研究所研究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而这个口号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在陕甘宁边区的杰出创举,任... 任弼时与陕甘宁边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雷云峰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研究所研究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而这个口号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在陕甘宁边区的杰出创举,任弼时等党的领导人则是这一创举的鼓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经济建设为中心 理论与实践 毛泽东 任弼时 边区经济建设 新民主主义社会 民主政治 新民主主义建设 发展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外交思想
5
作者 叶娟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7年第6期64-68,共5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他主张为维护经济建设而对世界上所有国家采取灵活外交政策,积极同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但同时,他又强调必须把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能拿主权与经济利益作交易。为争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他主张为维护经济建设而对世界上所有国家采取灵活外交政策,积极同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但同时,他又强调必须把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放在第一位,决不能拿主权与经济利益作交易。为争取经济利益而采取的灵活外交和为保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强硬外交相结合,正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建设为中心 外交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几点思考
6
作者 孙旭玉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46,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从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始终坚持这个中心不动摇,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并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更加关注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从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始终坚持这个中心不动摇,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并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更加关注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GDP增长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家祧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年第2期5-6,共2页
关键词 GDP增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是硬道理” 阶级斗争 干部政绩 经济运行 经济生活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形成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宗荣 龚自德 周锐京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6-42,共7页
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形成的历史考察罗宗荣,龚自德,周锐京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科学成果,第一次用新的思想、观点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 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形成的历史考察罗宗荣,龚自德,周锐京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科学成果,第一次用新的思想、观点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考察 发展生产力 思想形成 解放生产力 改革开 两个基本点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可持续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辩证关系
9
作者 黄德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80-83,共4页
试论可持续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辩证关系黄德华经过漫长的探索和深刻的反思,人们在社会发展方式上达成了共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率先制订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纲领———《中国21世纪议程》。那么,... 试论可持续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辩证关系黄德华经过漫长的探索和深刻的反思,人们在社会发展方式上达成了共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率先制订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纲领———《中国21世纪议程》。那么,可持续发展与我们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 可持续 社会发展 发展观 社会主义现代化 辩证关系 发展经济 发展之路 社会的全面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论略
10
作者 施鹏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36-39,共4页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到“南巡讲话”,邓小平同志提出和论述了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深入学习和把握邓小平这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到“南巡讲话”,邓小平同志提出和论述了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深入学习和把握邓小平这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 论略 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开放 当今时代 党的基本路线 四化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人民生活 解决就业问题——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一点认识
11
作者 黄启臣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28-32,共5页
人民温饱和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问题中的突出问题。积解放以来四十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说明只有坚持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才能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才能为我国5亿多劳动力的就业创造条件,进而使我国人... 人民温饱和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问题中的突出问题。积解放以来四十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说明只有坚持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才能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才能为我国5亿多劳动力的就业创造条件,进而使我国人民生活在90年代内达到小康水平,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 温饱 小康 劳动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模式——“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内涵及其关系
12
作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8期10-11,共2页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如何走向未来?中国,怎么办?面对这一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探索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邓小平...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国,如何走向未来?中国,怎么办?面对这一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探索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将其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引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基本点 人的使命 经济建设为中心 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 政治经济 独具特色 一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组织全年学术活动——江苏省社科联召开学会秘书长会议部署今年工作
13
作者 周彪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江苏省社科联于1992年3月7日、12日分别召开了所属学会、研究会秘书长会议。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受到了很大教育和鼓舞,认为这个讲话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关键时期的关键性讲话。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江苏省社科联于1992年3月7日、12日分别召开了所属学会、研究会秘书长会议。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受到了很大教育和鼓舞,认为这个讲话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关键时期的关键性讲话。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赵杰同志在会上传达了省社科联四届六次理事会会议精神,并就今年全年学术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讲了话,经济、政治、社会史等七个学会的同志围绕今年的学会工作作了交流发言。会议认为,做好社科联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国际形势是动荡不安,各种矛盾和纷争层出不穷,中国既面临严峻挑战,又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国内形势看,中国正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执行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 关键时期 正确认识 国际形势 改革开放 历史意义 现实意义 指导思想 资本主义 严峻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毛泽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的形成及转轨的教训
14
作者 汪佩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1-10,共10页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毛泽东是一位搞阶级斗争的能手,但他对经济问题不感兴趣,对经济建设不太重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综观毛泽东的一生,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国初期直到60年代中期,他对经济建设问题都是相当重视的...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毛泽东是一位搞阶级斗争的能手,但他对经济问题不感兴趣,对经济建设不太重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综观毛泽东的一生,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建国初期直到60年代中期,他对经济建设问题都是相当重视的。即使在“文革”期间,毛泽东也时常念及经济问题。在50年代中期,他曾形成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主张。但是,毛泽东没有紧紧地抓住这个中心,而是转轨了,逐步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上去,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困难。这是令人遗憾不已的。本文的目的,旨在研究毛泽东“中心论”思想的形成,考察其转向的轨迹及失误的教训。笔者以为,这对于我们当前贯彻党的14大精神,毫不动摇地执行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经济建设为中心 阶级斗争 基本路线 建设问题 中心 经济工作 社会主义改造 中心任务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内在统一 ——可持续发展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关系之辩证
15
作者 李春香 彭分文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75-76,共2页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采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两项决策无疑是正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经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二者存有明显差异,但二者的本质...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采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两项决策无疑是正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经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二者存有明显差异,但二者的本质是一致的,其关系的实质是发展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在统一。把握好协调二者关系的原则,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二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为中心 辩证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6
作者 王福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41-143,共3页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王福成(中共郑州市金水区委)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和挫折的实...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王福成(中共郑州市金水区委)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和挫折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 始终坚持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主要矛盾 理论武装 精神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历史的重托 时代进步的课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浅析
17
作者 文美林 《湖湘论坛》 1995年第4期8-9,共2页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理论上,它反映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否完全清醒。实践上,它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回答这一问题...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理论上,它反映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否完全清醒。实践上,它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回答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本质 发展生产力 始终坚持 实现共同富裕 解放生产力 两极分化 消灭剥削 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的经验教训
18
作者 张广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6期1-6,共6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战略方针,从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前后经历了22年之久的曲折历程。回顾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曲折历程,探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被延误的原因,吸取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贯彻执行邓...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战略方针,从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前后经历了22年之久的曲折历程。回顾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曲折历程,探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被延误的原因,吸取其经验教训,对于今天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指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扭住经济建设不放,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排除“左”的错误干扰,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 战略方针 “左” 中共“八大” 社会主义 经验教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发展生产力 重新确立 阶级斗争为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9
作者 崔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3,共3页
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初读党的十四大文献后,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在概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时... 在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初读党的十四大文献后,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在概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时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国家 发展生产力 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有中国特色 重要讲话 解放生产力 社会全面进步 邓小平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学好《决议》树立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20
作者 陈星 《企业经济》 1981年第Z1期17-19,共3页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总结了建国三十二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阐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运用和发展,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我...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总结了建国三十二年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经验,阐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运用和发展,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生产 马克思主义 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改造 文化生活 发展社会生产力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