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新格局
1
作者 侯一蕾 温亚利 刘新叶(摄)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7期54-57,共4页
构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新格局,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融合发展意义重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和物质基础,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 构建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新格局,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融合发展意义重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和物质基础,与人类福祉密切相关。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已经严重威胁到全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在全球形成广泛共识。中国作为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长期以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 人类福祉 生物多样性丧失 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新格局 生态系统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合作 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第六届海峡两岸生物届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
2
作者 罗美娟 黄海 《福建林业》 2015年第3期10-10,共1页
6月14-17日,南福建省德化县政府、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林学会、台湾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台湾森林休憩保育协会、台湾水土保持技术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第六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在德化县举行... 6月14-17日,南福建省德化县政府、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林学会、台湾大学生物资源暨农学院、台湾森林休憩保育协会、台湾水土保持技术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第六届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研讨会在德化县举行。研讨会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与林下经济”,来自海峡两岸100多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围绕这一主题就闽台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展开深入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森林保护 海峡两岸 经济发展 生物资源 文化 合作 台湾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鹏 《生态经济》 CSSCI 2000年第9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经济机制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文化多样性与西部大开发(英) 被引量:5
4
作者 裴盛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7-115,共9页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 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 0 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 7,5 0 0种;中国的动物区...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性生物 巨大多样性"国家,中国具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被类型、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中国的植物尤其丰富,30,0 0 0种高等植物产于中国,其中乔、灌木 7,5 0 0种;中国的动物区系同样丰富。据统计已发现有 6,347种脊椎动物(包括 1,2 4 4种鸟类和 3,862种鱼类),特有植物物种多达 1 7,30 0种;特有脊椎动物 667种;中国西部 1 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四川、青海、云南 6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 5个自治区以及重庆市。土地面积 6 98万km2 ,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0 %;有全国 75 %的植物物种数和动物物种数。中国西部省区人口总数为 4 0 5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比重。多民族文化状态造就了中国西部省区成为独特的生物 文化多样性地区;另一方面,中国西部省区面临农村贫困、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退化和少数民族依然处于边缘状态的现实。本文讨论了中国西部省区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及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潜力。急需保护该地区的自然和文化,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中国西部 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经济保护 物种保护 多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园林建设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和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潘秀蓉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保护生物多样性 城市园林建设 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 城市园林绿化 城市生态园林 城市生态平衡 经济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建合作平台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6
作者 王莉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95-96,共2页
四川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四川具有野生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性完备,特有物种数量居全国第一;此外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位居全国第二,小生境复杂程度全国最大。保护和促进四川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文明建... 四川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四川具有野生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多样性完备,特有物种数量居全国第一;此外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位居全国第二,小生境复杂程度全国最大。保护和促进四川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参与国际新一轮经济和产业竞争,也是维护和保障长远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多样性 平台 合作 生态文明建设 物种多样性 资源丰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来俊杰 孟宪毅 +1 位作者 李丽 冯世君 《内蒙古林业》 2008年第6期30-31,共2页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城市经济...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城市现代化建设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承载力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问题
8
作者 王献薄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4年第2期55-56,共2页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所以,迫切需要对国家未来的环境发展有所规划,制定明确的生态目标。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1.保护人类健康12.保护生物多样性;3.管理自然资源;4.保护自然及文...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所以,迫切需要对国家未来的环境发展有所规划,制定明确的生态目标。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1.保护人类健康12.保护生物多样性;3.管理自然资源;4.保护自然及文化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自然保护 生物多样性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水电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资源影响及保护措施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卿足平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4,共3页
四川江河湖泊众多,有大小江河1000多条,天然湖泊1000余座,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其中鱼类资源尤为丰富,栖息有我国众多的著名珍稀和特有鱼类,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保护好天然鱼类资... 四川江河湖泊众多,有大小江河1000多条,天然湖泊1000余座,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其中鱼类资源尤为丰富,栖息有我国众多的著名珍稀和特有鱼类,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保护好天然鱼类资源与生态环境,是实现鱼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川省水电工程建设呈现出蓬勃快速发展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资源 水电工程建设 保护措施 四川省 生物多样性保护 经济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 鱼类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经济林建设中栽植及育苗培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10
作者 周晓艳 《河南农业》 2024年第20期46-48,共3页
经济林建设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重要途径,作为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收益上,更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以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经济林建设面临一些挑战。... 经济林建设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重要途径,作为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收益上,更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以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经济林建设面临一些挑战。因此,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和种苗工作站工作人员从经济林定义与重要性出发,探讨当前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重点分析栽植及育苗技术,为今后经济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建设 现代农业 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 不可替代 实践指导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与自然共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美丽中国的基本目标
11
作者 王献溥 于顺利 方伟伟 《绿色科技》 2014年第12期1-4,共4页
指出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是当今生态发展文明时代的奋斗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美丽中国,就要围绕这些方面的要求来进行。简要地探讨了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 指出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是当今生态发展文明时代的奋斗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美丽中国,就要围绕这些方面的要求来进行。简要地探讨了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与自然共存 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芳 邝奕轩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2期50-53,共4页
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互联网革命的要求,是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生态经济的要求,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要求,是适应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了推进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建设应采取... 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互联网革命的要求,是信息经济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生态经济的要求,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要求,是适应生态系统管理的要求,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了推进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管理 信息化建设 生态系统管理 保护与利用 生物多样性 信息经济 生态经济 资源共享 管理水平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麻黄绿色支柱产业创立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结合的典范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双印 刘爱萍 +3 位作者 张志如 张玉山 孙庆东 聂洪武 《内蒙古草业》 2002年第2期23-27,共5页
阿鲁科尔沁旗是天然麻黄最主要的分布区之一。多年来 ,随着草原的退化、沙化 ,麻黄的分布面积在迅速的减少 ,甚至有灭绝的危险。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生态建设 ,使麻黄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 ,旗委、旗政府决定有效地开发荒山、荒坡 ,... 阿鲁科尔沁旗是天然麻黄最主要的分布区之一。多年来 ,随着草原的退化、沙化 ,麻黄的分布面积在迅速的减少 ,甚至有灭绝的危险。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生态建设 ,使麻黄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 ,旗委、旗政府决定有效地开发荒山、荒坡 ,大力发展麻黄产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资源 绿色支柱产业 生态建设 经济效益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利用 荒漠化 人工栽培 药材 饲草 西部大开发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水河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成效与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庆 《中国水产》 2012年第7期30-32,共3页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为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依法划定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水域、滩涂及其毗邻的岛礁、陆域,是经农业部及地方各级政府批准设立...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指为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依法划定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水域、滩涂及其毗邻的岛礁、陆域,是经农业部及地方各级政府批准设立的特殊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区。其在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国家水域生态安全、进行相关科学研究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保护 保护建设 水产 水生生物多样性 育种价值 经济价值 特殊保护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作市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洪勇 《河南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39-42,共4页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系统安全的稳定器、生物物种的基因库,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建设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焦作市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系统安全的稳定器、生物物种的基因库,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建设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衡量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焦作市自然保护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促进焦作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建设 焦作市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生物多样性 管理 生态系统安全 持续健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启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永生 《国土绿化》 2002年第1期37-37,共1页
经国家计委批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这是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史上第一个全国性重大工程,该工程已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2月21日至22日,国家林业局召开工程启动会,对工程的实施进行动员部署。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保护 自然保护建设 野生动植物资源 国家林业局 生物多样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合理利用 资源保护 天然湿地 重大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生态屏障 强富民产业 推进张掖生态经济功能区建设
17
作者 聂斌 《甘肃林业》 2012年第1期23-25,共3页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批建立,将张掖生态建设上升和融入了国家战略,体现了国家对张掖生态环境独特、生态区位重要的高度重视,必将成为张掖市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 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批建立,将张掖生态建设上升和融入了国家战略,体现了国家对张掖生态环境独特、生态区位重要的高度重视,必将成为张掖市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市 功能区建设 生态经济 生态屏障 国家级自然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贯彻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依法强化草原保护和建设
18
作者 孙景 黄应庆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现代畜牧业 建设 可持续发展 草原保护 施行 经济 政府 合理利用 生物多样性 《草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初见成效
19
作者 唐国垣 《林业与生态》 1998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自然保护建设 森林旅游 生态效益 省人民政府 直接经济效益 国家级保护植物 生物多样性 县(市)级 社会效益 科学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意见
20
《云南林业》 2012年第1期41-43,共3页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1958年至今,全省先后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61个,重要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得到较好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已不适应形...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1958年至今,全省先后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61个,重要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得到较好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对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资金投入不足、重开发轻保护、缺乏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保护形势十分严峻。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建设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进步,现就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建设 云南省人民政府 管理体制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系统 经济社会 科学发展观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