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澄明被经济学语境遮蔽的人道主义——兼析施密特对结构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士清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30,共5页
无论是人道主义还是结构主义 ,历史主义还是科学主义 ,都是对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人为割裂”,而非马克思自身的“认识论断裂”。施密特关于“历史与结构统一”的观点澄清了阿尔都塞等结构主义者提出的“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不足之处 ,... 无论是人道主义还是结构主义 ,历史主义还是科学主义 ,都是对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人为割裂”,而非马克思自身的“认识论断裂”。施密特关于“历史与结构统一”的观点澄清了阿尔都塞等结构主义者提出的“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不足之处 ,从而破除了“经济学语境”对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遮蔽 ,并恢复了马克思“人道主义”与“经济学语境”相统一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经济学语境 反“理论上的人道主义” “理论上反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阿多诺: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解码——关于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的评论
2
作者 夏凡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78,共3页
关键词 经济学语境 哲学解码 张一兵 《无调式的辩证想象》 阿多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经济学语境范式的宏观经济学体系研究
3
作者 崔绍忠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31,共8页
经济学的语境范式是由生态经济学家尼瓦.古德雯(Neva R.Goodwin)、女性主义经济学家朱莉.纳尔逊(Julie A.Nelson)等学者构建起来的经济学研究范式。从宏观经济学层面上来讲,这一范式在经济学语境模型的基础上界定了宏观经济的目标——... 经济学的语境范式是由生态经济学家尼瓦.古德雯(Neva R.Goodwin)、女性主义经济学家朱莉.纳尔逊(Julie A.Nelson)等学者构建起来的经济学研究范式。从宏观经济学层面上来讲,这一范式在经济学语境模型的基础上界定了宏观经济的目标——提高生活水平、维护经济稳定和加强经济安全以及保持可持续发展,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础上增加了宏观经济测量的社会和环境维度,提倡使用超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经济福利测量指标。经济学语境范式所构建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为解决人类21世纪所面临的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提供了较为可行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语境范式 宏观经济目标 宏观经济测量 经济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经济学语境: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人道主义解读视角的补充
4
作者 杜红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126,共8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等政治经济学著作中探讨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生存状态,他从人与生产的关系出发,以“人表现为生产的目的”为尺度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表现为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等政治经济学著作中探讨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生存状态,他从人与生产的关系出发,以“人表现为生产的目的”为尺度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的问题,以政治经济学批判深化了哲学批判。20世纪中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语境中再次围绕人与生产的关系重新阐释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并着重传达了其中的人道主义价值理念。针对西方人本主义流派对马克思的人道主义解读,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认为有必要补充经济学阐释维度,从而超越抽象层面的“浪漫主义”文化批判。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不仅挖掘了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超经济学特征,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对“经济人”的批判思想。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语境中重新解读马克思“人与生产的关系”,批判了对马克思的断裂式解读,进而构建了对马克思思想的连续性理解;同时,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解读中还超越了对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理解,是对马克思哲学视角的人道主义解读进行一种经济学视角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语境 理解马克思 人与生产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生态缺憾及其克服——经济学的语境范式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崔绍忠 《山东经济》 2008年第5期27-31,共5页
当前在经济学界居于话语霸主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因无法克服其生态"无根性"的致命缺陷而导致了人类社会经济不可持续的危机。经济学的语境范式①是女性主义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流派相融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经济活动的终极目... 当前在经济学界居于话语霸主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因无法克服其生态"无根性"的致命缺陷而导致了人类社会经济不可持续的危机。经济学的语境范式①是女性主义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流派相融合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高度重视经济活动的自然和社会/心理语境,特别是高度重视人类经济所赖以生存的生态语境,即生态系统之根,把谋求经济发展与实现生态平衡结合起来,为克服新古典经济学的生态缺憾,进而为建设人类生态文明提供了较为可取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古典经济学 经济学语境范式 生态缺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 被引量:12
6
作者 焦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2,共5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初步阐述了共产主义思想。他立足于主体,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或专制的共产主义"、"废除国家的共产主义"。以异化劳动为中心线索...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初步阐述了共产主义思想。他立足于主体,批判地考察了"粗陋的共产主义"、"按政治性质是民主或专制的共产主义"、"废除国家的共产主义"。以异化劳动为中心线索,以扬弃私有财产为主题,阐述了共产主义的主体本质。同时,马克思又利用初步掌握的经济理论,从经济语境上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共产主义的现实基础,为通向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道路。他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关系的论述过于理想化,明显带有过渡性和不成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共产主义 经济学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敦笔记》:马克思透视剩余价值的开端
7
作者 张义修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80,共7页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初步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并在后续的手稿中不断加以完善。那么,他是经过怎样的理论准备才实现对剩余价值的科学透视的呢?这就要回溯到19世纪50年代初马克思的《伦敦笔记》。在这批笔记中,马克思以...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初步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并在后续的手稿中不断加以完善。那么,他是经过怎样的理论准备才实现对剩余价值的科学透视的呢?这就要回溯到19世纪50年代初马克思的《伦敦笔记》。在这批笔记中,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深入经济学语境,开启了破解剩余价值之谜的理论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理论 经济学语境 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 开端 透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马克思人道主义的“三个统一”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冬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4,共4页
马克思人道主义不同于一般的人道主义的地方,就在于马克思人道主义做到了经济学和哲学双重语境的统一;对无产阶级关注与对人类关注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三个统一"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对于我们坚持、发展马克思人... 马克思人道主义不同于一般的人道主义的地方,就在于马克思人道主义做到了经济学和哲学双重语境的统一;对无产阶级关注与对人类关注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三个统一"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对于我们坚持、发展马克思人道主义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道主义 经济学与哲学语境 阶级与人类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