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工业与普遍无产阶级化——斯蒂格勒的“精神政治经济学新批判”
1
作者 刘日明 陈芝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2,共9页
斯蒂格勒的“精神政治经济学新批判”探究了精神工业与持留经济所造成的意识时间的商品化与共时化突变,剖析了短视资本主义增值的秘密机制。“新批判”揭露了技术对劳动、生活和理论知识的代管所诱发的普遍无产阶级化,澄明了经济体系对... 斯蒂格勒的“精神政治经济学新批判”探究了精神工业与持留经济所造成的意识时间的商品化与共时化突变,剖析了短视资本主义增值的秘密机制。“新批判”揭露了技术对劳动、生活和理论知识的代管所诱发的普遍无产阶级化,澄明了经济体系对技术体系的霸权致使力比多毁坏的后果,阐发了个体化的丧失、欲望的结构性毁灭以及精神的贫困等生存之痛。斯蒂格勒拓展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化思想,推动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发展,但因其脱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视域而造成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最终陷入“技术本位主义”并诉诸乌托邦式的救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时间 第三持留 精神工业 无产阶级化 精神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以“合作”为主线的新经济学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少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7,共5页
对经济学精神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有人以最大化追求作为经济学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竞争为基础的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其实,重视竞争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在实际经济运行... 对经济学精神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有人以最大化追求作为经济学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竞争为基础的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其实,重视竞争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合作”一直以“竞争”的另一面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构成人类经济关系的另一道风景线。在未来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合作”极有可能成为新经济学的一条主线,导致经济学的革命。而由于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中国很有可能在未来经济学的创立中发挥积极作用,而这又有赖于中国学术界的艰苦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经济学精神 合作 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置空间再生中空间形态的演变——以精神经济学分析为基础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燕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1-176,共6页
随着社会发展机制的逐渐转变,许多既定使用的空间原有的功能逐渐丧失、遭到废弃乃至呈现出一种闲置现象。这些空间往往记录着当时使用的建筑素材、颜色、构法等,反映着当时的使用形态、建筑风格、建筑空间以及建筑语汇,乃至周边环境所... 随着社会发展机制的逐渐转变,许多既定使用的空间原有的功能逐渐丧失、遭到废弃乃至呈现出一种闲置现象。这些空间往往记录着当时使用的建筑素材、颜色、构法等,反映着当时的使用形态、建筑风格、建筑空间以及建筑语汇,乃至周边环境所构成的社会脉络及纹理,如社会风貌、经济活动以及当地产业等,这使许多闲置空间仍然具备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在精神经济学研究领域,闲置空间再生中的空间形态演变,引起了物质形式的贬值和精神内容的升值。就其空间形态演变的现状而言,闲置空间的再生是在权衡与妥协中兼顾历史空间的保留和文化创意氛围的形成,是在以尽量恰当的方式努力转变传统观念和构建文化认同,是在政府和居民的配合中实现空间形态的重塑和功能转化,是在"空间的生产"中形成产业链和创造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置空间再生 空间形态演变 产业结构优化 精神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