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内核
1
作者 孙民 赵峰 《理论视野》 CSSCI 2024年第10期11-16,共6页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计划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草稿,其基本思想、根本方法、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价值旨归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特征和精神内核。它不仅是对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探讨,同时...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计划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草稿,其基本思想、根本方法、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价值旨归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特征和精神内核。它不仅是对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般探讨,同时也是将唯物史观运用于经济研究过程的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伦理解读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芬 田梦非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辩证批判,提出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理想。依据此文本,可以从个人的发展、自由的发展、全面的发展三个角度分析马克思关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何需要以及如何实现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自由的发展 全面的发展 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从“征兆”到“具有充分意义”的重大界标——《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凯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2-558,共7页
在马克思哲学研究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一直被认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后来,随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和发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哲学研究史上一度被认为比《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更为重要。所... 在马克思哲学研究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一直被认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后来,随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和发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哲学研究史上一度被认为比《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更为重要。所有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把马克思哲学中具有"征兆"意义的东西视为"具有充分意义"的东西了。在这方面,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这一时期的工作最终以马克思自己对自己哲学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系统概括而结束,标志着马克思哲学的阶段性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物”与“事物”——对物化和事物化概念的一个文本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乾坤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8,共7页
对物化与事物化概念的研究应该回到物与事物概念上面。黑格尔在批判康德物自身预设的同时对物与事物概念首次作出了清楚的划分,这是我们研究马克思物与事物概念的重要参照。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以物这一概念指称了资... 对物化与事物化概念的研究应该回到物与事物概念上面。黑格尔在批判康德物自身预设的同时对物与事物概念首次作出了清楚的划分,这是我们研究马克思物与事物概念的重要参照。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以物这一概念指称了资本主义经济现实的现象层面,在批评物性现象的同时,马克思深入到了具体的历史的资本主义事物性结构以及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之中,这正是马克思超越黑格尔的关键所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物与事物概念在马克思历史现象学的方法的呈现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事物 物化 事物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看马克思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要良 《理论视野》 CSSCI 2019年第6期21-27,共7页
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特别是“剩余价值学说史”部分中阐发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方法:从生产方式这个本质过程来解剖社会现象;捍卫经典理论体系的"合理内核”;运用科学抽象方法认识本质规律;寻找事物... 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特别是“剩余价值学说史”部分中阐发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方法:从生产方式这个本质过程来解剖社会现象;捍卫经典理论体系的"合理内核”;运用科学抽象方法认识本质规律;寻找事物之间具有特征性和原则性的区别;坚持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用“普照的光”观照各种社会复杂现象;坚持普遍规律与实际情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瞄准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趋势进行理论创新;聚焦重大理论和观点创新,不搞“完美主义的学术重复”。要深化《资本论》哲学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发掘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科学研究创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批判何以揭示人类历史——《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确立的历史研究原则
6
作者 王莅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31,共8页
在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开启的《资本论》研究过程中,马克思自觉嵌入了超越市民社会的人类历史视角,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和人类历史研究具有实质上的同构性。作为经济学历史性原则的具体化展开,马克思确证了经济学逻辑是人类历史的... 在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开启的《资本论》研究过程中,马克思自觉嵌入了超越市民社会的人类历史视角,使政治经济学批判和人类历史研究具有实质上的同构性。作为经济学历史性原则的具体化展开,马克思确证了经济学逻辑是人类历史的叙述方法、共同体诸态是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原始积累论是人类历史的现代入口三条研究指南,它们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唯物主义历史观 人类历史 共同体 原始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判与建构:马克思科技及其社会作用思想研究——基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7
作者 马敏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14-118,共5页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节是对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作用思想的集中反映。马克思通过对“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的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这就决定了科学技术是独立于直...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节是对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作用思想的集中反映。马克思通过对“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的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这就决定了科学技术是独立于直接劳动过程的服务于资本的力量,推动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进而影响了社会形态的更替。研习《手稿》中的科技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科技与人、科技与社会、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科技 社会作用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抽象”及其三种形式
8
作者 赖慧婷 元晋秋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35-143,共9页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不仅表现出一种关于抽象的方法论上的自觉,而且开始在三种形式上运用抽象。形式之一是作为分析工具的抽象,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在讨论“生产一般”这个“抽象”时所肯定的内容,即以...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不仅表现出一种关于抽象的方法论上的自觉,而且开始在三种形式上运用抽象。形式之一是作为分析工具的抽象,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在讨论“生产一般”这个“抽象”时所肯定的内容,即以抽取事物的共性为内容的“共性抽象”;二是马克思在这里所提示补充的内容,即以抽取事物的特殊性为内容的“本质抽象”;三是从“共性抽象”到“本质抽象”的过程。形式之二是同具体相对应的抽象,它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性质或本质规定,表现为客观事物在思维进程中从“表象中的具体”到完整地再现的中间环节。形式之三是直接描述现实的抽象即“现实抽象”,它是对具有抽象性特征的现实的直接反映或描述。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范畴,有必要鉴别这三种形式的抽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共性抽象 本质抽象 现实抽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9
作者 张露山 《今古文创》 2025年第2期70-72,共3页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异化观念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分析的成果。经过研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深入理解异化劳动理论,探究异化劳动的深刻概念,分析其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与阐述异化...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异化观念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结合分析的成果。经过研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深入理解异化劳动理论,探究异化劳动的深刻概念,分析其历史背景与理论来源,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与阐述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内容,即四个基本特征,最终结合劳动学说,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探究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劳动理论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内涵
10
作者 李言林 《今古文创》 2025年第6期71-73,共3页
本文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核心文本,深入挖掘其中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四个主要规定的描述,也就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及人与人间的异化关系,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扭曲本质... 本文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核心文本,深入挖掘其中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四个主要规定的描述,也就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及人与人间的异化关系,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扭曲本质及其对人的压迫揭示出来。同时,探讨了该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包括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超越、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以及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基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劳动理论 资本主义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格斯对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基于《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的文本考察
11
作者 郭金龙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对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产生过重要的持续性的学术影响。一是引导马克思转向对现实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剖析路径;二是为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借鉴;三是为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论点支...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对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产生过重要的持续性的学术影响。一是引导马克思转向对现实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剖析路径;二是为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借鉴;三是为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论点支援和补充;四是帮助马克思确证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共产主义结论。客观全面把握《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转向的影响,是我们准确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学术思想关系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研究综述
12
作者 杨静 陈柳钦 《云梦学刊》 2024年第2期82-94,共13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思想内涵极为丰富。虽然马克思没有在《手稿》中提出“生态”的概念,但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在全球化的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当前学术界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思想内涵极为丰富。虽然马克思没有在《手稿》中提出“生态”的概念,但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在全球化的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当前学术界对《手稿》中马克思生态思想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和解读,形成诸多共识,为丰富马克思生态思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马克思生态思想是指导人类摆脱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强大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思想 生态危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理想性维度与现实性维度——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13
作者 马诗晴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45-152,367,共9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自由思想既内蕴一个理想性维度,又包括一个内在生成的现实性维度。其中,在理想性维度中,自由是一种境界,表征着对未来社会的自由理想的希冀;而在现实性维度中,自由是一个过程,彰显为对资本主义社会...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自由思想既内蕴一个理想性维度,又包括一个内在生成的现实性维度。其中,在理想性维度中,自由是一种境界,表征着对未来社会的自由理想的希冀;而在现实性维度中,自由是一个过程,彰显为对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自由困境的揭示。这两个维度互为前提:理想性维度为现实性维度提供价值目标和实践方向,现实性维度是理想性维度的应有之义,二者的内在统一是探索自由何以可能的关键。基于此,探析自由思想的理想性维度与现实性维度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澄明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真实面貌、解答当代社会中自由的悖谬状态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自由 理想性维度 现实性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贫困与独立的论述
14
作者 王艳 邵常伟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0期74-76,共3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释贫困与独立的相关内容。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是工人贫困的表现形式,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是工人身处贫困生活的成因。“独立”一词的话语内涵在于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创造,经济独立与精...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释贫困与独立的相关内容。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是工人贫困的表现形式,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度是工人身处贫困生活的成因。“独立”一词的话语内涵在于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创造,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是“社会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独立的真实样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贫困与独立的重要内容对我国治理相对贫困问题进而提升人的独立自主程度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贫困 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15
作者 马艳 杨星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5期69-72,共4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作为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之一,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理论资源,是马克思在对先哲的自然观深入剖析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科学自然思想,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与费尔巴哈感性自然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作为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之一,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理论资源,是马克思在对先哲的自然观深入剖析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科学自然思想,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与费尔巴哈感性自然观。通过梳理《手稿》中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进一步探究其主要内容,即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异化劳动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疏远以及共产主义是二者实现真正和谐统一的路径。新时代条件下,再审视《手稿》内蕴的生态思想能够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维度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思想 人与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政治经济学的人学前提
16
作者 杜雪亚 《今古文创》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马克思将“全面的、完整的人”作为前提置于他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这清晰阐明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异化、人的发展四个方面对“全面的、完整... 马克思将“全面的、完整的人”作为前提置于他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这清晰阐明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异化、人的发展四个方面对“全面的、完整的人”人学前提进行诠释,展现了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同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的人 人学前提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私有财产逻辑
17
作者 崔越兴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2期68-70,共3页
私有财产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分析是分为三重逻辑的,首先是人学前提和哲学依据,其次是研究私有财产的起源和本质,最后是私有财产的走向即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在人学前提和哲学依据方面,马克思以... 私有财产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分析是分为三重逻辑的,首先是人学前提和哲学依据,其次是研究私有财产的起源和本质,最后是私有财产的走向即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在人学前提和哲学依据方面,马克思以对费尔巴哈哲学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作为批判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基础;在研究私有财产的起源和本质方面,马克思通过思辨逻辑和科学逻辑相串联来分析私有财产;在私有财产的扬弃方面,马克思认为只有扬弃私有财产,消灭劳动的异化性质才能实现人的本质向人的复归,实现共产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私有财产 异化劳动 费尔巴哈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解读
18
作者 柴思嘉 王心如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4期48-50,共3页
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一些早期著作中就有所体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比较集中地阐述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 生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一些早期著作中就有所体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比较集中地阐述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了批判继承,形成了关于生态理论问题的一系列思考,即:生态的本质;生态危机的产生原因以及生态问题的解决办法。其中的生态思想具有重要价值,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思想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生态环境思想的考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国聘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8-52,共5页
关键词 自然主义 人道主义 马克思 《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生态环境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学解读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一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共5页
本刊组织四篇文章,以笔谈方式讨论《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在关联。这四篇文章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MEGA2的文本学解读,重新审视了青年马克思第一次经济学研究时... 本刊组织四篇文章,以笔谈方式讨论《巴黎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在关联。这四篇文章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MEGA2研究小组的最新研究成果,立足MEGA2的文本学解读,重新审视了青年马克思第一次经济学研究时写下的《巴黎笔记》与著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献和逻辑关系。文章不仅考察了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双重理论逻辑——异化逻辑和对象化逻辑——的内在关联,也审视了《穆勒笔记》异化逻辑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理论的差异和关联,并且透视出青年马克思人本学劳动理论逻辑中更深的理论背景——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否定辩证法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GA2 青年马克思 《巴黎笔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异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