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规模、经济增长阶段与需求动力机制结构演变 被引量:17
1
作者 杜焱 柳思维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2,共8页
本文重点考察了国家规模不同的假设条件下,需求动力机制在罗斯托经济增长(成长)的长期阶段的动态演变过程。大国与小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机制在罗斯托的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会发生变化。小国在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经济增长... 本文重点考察了国家规模不同的假设条件下,需求动力机制在罗斯托经济增长(成长)的长期阶段的动态演变过程。大国与小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机制在罗斯托的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会发生变化。小国在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驱动逐渐转变为出口需求主导驱动,在第六个阶段,经济增长仍主要由出口需求主导驱动。大国在第五个经济增长(成长)阶段,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驱动逐渐转变为国内消费需求主导驱动,在第六个阶段,经济增长主要由国内消费需求主导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动力机制 经济增长阶段 国家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演化 被引量:5
2
作者 范桂汕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30,共5页
经济增长的阶段论或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史学家概括和划分经济增长的阶段,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造成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评价... 经济增长的阶段论或经济发展阶段学说,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经济史学家概括和划分经济增长的阶段,是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分析造成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以及评价不同阶段的经济绩效和阶段跨越的历史动因;并为工业化与现代化战略设计和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阶段 罗斯托 钱纳里 库兹涅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长质量、阶段特征与经济转型的关联度 被引量:12
3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40,共8页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关系图以及能够反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1995—2006年为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数及其分指数,据此判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及增长模式的进程。以期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可持续发展影响因子动态变化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4
作者 李强 卫海燕 黄静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文章借用气候突变原理,采用Mann-Kendall方法判定了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从四个主题出发,构建了包含37个指标的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主题层内部采用权重积(WP)方法构建四个主题子指数,采用欧式距离法计算研究区1989~200... 文章借用气候突变原理,采用Mann-Kendall方法判定了陕西省经济快速增长阶段,从四个主题出发,构建了包含37个指标的陕西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主题层内部采用权重积(WP)方法构建四个主题子指数,采用欧式距离法计算研究区1989~2006年的综合环境生态指数并对其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主导可持续发展变化的主导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效应是研究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人类胁迫和社会响应通过间接的作用对研究区可持续能力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综合可持续能力 时间变化 经济快速增长阶段 Mann—Kendall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斯托的增长阶段理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转型的启示 被引量:11
5
作者 魏志奇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的阶段》用经济史的归纳方法,将工业化进程分为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重读这一理论,对正在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的阶段》用经济史的归纳方法,将工业化进程分为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重读这一理论,对正在集中注意力发展经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如持续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制度的不断变革;在增长阶段的转换期,要把防控风险放到比以往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防止腐败的艰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发展中国家 增长换挡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积累的关联性探讨——基于1996-2007年分地区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6
作者 张士斌 张天龙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52,共7页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既存在着数量上的关系,也存在质量上的关系,即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阶段上的关联。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两者的阶段性关联。在中国最近10多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且...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既存在着数量上的关系,也存在质量上的关系,即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阶段上的关联。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两者的阶段性关联。在中国最近10多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且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由不同的人力资本积累阶段驱动:在经济增长的初级阶段(560美元以下),初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经济增长主要由初中教育来驱动;在经济增长的较高阶段,中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有所提升,经济增长主要由中等(高中和中专)教育驱动;但在经济增长的较高阶段,大专及以上文化劳动者比例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没有显著增强,这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阶段 人力资本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各个阶段食物需求的演变趋势
7
作者 焦守田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1-11,共1页
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处于低收入阶段,人们的食物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经济增长阶段,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在消费支出中首... 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处于低收入阶段,人们的食物消费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经济增长阶段,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在消费支出中首先增加的是食物支出。因此这阶段,虽然收入增加了,但恩格尔系数不但没有降低,反而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人们对食物中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会有所增加。到经济增长的高收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动物性食品 恩格尔系数 经济增长阶段 食物需求 食物消费 植物蛋白 世界经济发展 演变趋势 消费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断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三个视点
8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0-300,共1页
赵伟撰文《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三个视点的判断》指出,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有多个标准,依据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本文认为判断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三个视点,分别为:人均收入与关键发展指标视点、工业化... 赵伟撰文《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三个视点的判断》指出,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有多个标准,依据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本文认为判断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三个视点,分别为:人均收入与关键发展指标视点、工业化进程视点和经济增长阶段视点。按照人均收入与关键发展指标判断,目前中国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按照工业化进程判断,中国工业化虽然接近完成,但社会经济结构一些关键转折尚未完成,仍处在工业化快速推进时期;按照经济增长阶段论分析,中国似乎正在迎来大众高消费时代。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巨大,加之存在体制分割,大众消费要得以持续并进入高潮,尚需多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中国社会 经济增长阶段 工业化进程 中等收入国家 社会经济结构 人均收入 大众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朱国宏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6-42,共7页
近年来,“生活质量”作为一个术语,频频见诸报刊,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有关“生活质量”问题的社会调查也在进行着,从东北到北京再到上海,大有向全国扩散的势头.然而,在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概念的“生活质量”,似乎遭到了不应有的忽视.人... 近年来,“生活质量”作为一个术语,频频见诸报刊,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有关“生活质量”问题的社会调查也在进行着,从东北到北京再到上海,大有向全国扩散的势头.然而,在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概念的“生活质量”,似乎遭到了不应有的忽视.人们将“生活质量”当作一个不言自明的术语来看待,以致于在概念上出现了混乱和混淆.只要信手翻检几篇有关“生活质量”问题的论文就不难发现,虽然大家都讨论“生活质量”,但在众人笔下,“生活质量”竟成了“千面观音”:一会儿以“生活水平”的同义语出现,一会儿以“人口质量”的共同体出现,一会儿又以“发展”的类形物出现,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在概念上存在如此纷歧的情况下,我们能期待“生活质量”调查取得什么样的结果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罗斯托 主导部门 经济增长过程 消费阶段 莫里斯 经济增长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 生活质量指数 海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